首页期刊导航|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韩宝平

月刊

1674-3571(社)

bjb@xzit.edu.cn

0516-83105875

221008

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徐州工程学院原来园校区第二教学楼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杂化有机硅丙烯酸防腐疏水树脂合成及应用

    周涛李欢程琳段凤仪...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有机硅和纳米粒子双重改性提高丙烯酸树脂的综合性能.采用水解缩合法制备有机硅预聚体,再将其通过自由基聚合改性丙烯酸树脂,并在树脂中加入改性的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实验表明:有机硅成功与丙烯酸单体发生共聚;有机硅改性有效提高了丙烯酸树脂耐热性和疏水性;复合纳米粒子比使用单一纳米SiO2或TiO2粒子更能在保证涂层透明性同时保证紫外屏蔽性能,纳米粒子能进一步提高疏水性,并且SAR3涂层接触角达到108.4°;纳米颗粒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防腐性能.SAR3和SAR5的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经过1800 h浸泡后涂层电阻仍保持在109Ω·cm2以上,具有较好防护性能.

    耐候缓释有机硅丙烯酸树脂纳米粒子复合涂料

    生物质基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

    姜春杰肖雪王丹李传鹏...
    10-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AAO模板法制备生物质基碳纳米管.通过"H2 SO4+HNO3"混合酸回流氧化,制得官能化生物质基碳纳米管.运用FT-IR、SEM、Raman等测试技术对新型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浴温度80℃,"H2 SO4+HNO3"混合酸Ⅰ条件下回流2 h,得到的产品羧基含量较多,碳纳米管形貌破坏较少.混合酸氧化工艺可以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羧基、羰基和羟基等官能团,优化碳纳米管的功能特性,拓展其在催化材料中的应用.

    木质素AAO模板法氧化碳纳米管"H2SO4+HNO3"混酸官能化

    石墨烯包覆规整四硫化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胡军成曾海杨圣文黄雪娟...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石墨烯包覆四硫化钒(VS4/rGO)复合材料.通过X线衍射仪(XRD)、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一系列手段对材料晶体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详细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四硫化钒(VS4)纳米粒子颗粒尺寸规整,石墨烯包覆完整均匀,形成了稳定的三维包覆结构.此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使纳米尺寸的VS4粒子和导电性能优异的石墨烯纳米片接触良好,合理释放活性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并大大缩短Li+扩散距离.基于上述优势,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约800 mAh·g-1,52 mA·g-1下循环50次),并兼顾了良好的倍率性能.

    硫化钒氧化石墨烯复合结构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苯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CoFMA模型

    冯长君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设计高除草活性(Ar/%)的苯磺酰脲类化合物,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对26个苯磺酰脲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 D-QSAR)分析.训练集中22个化合物对反枝苋的除草活性(LA)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5)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485、0.914,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78.1%、21.9%,表明影响除草活性LA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作用和空间位阻.所建模型可用于指导该类化合物的设计.

    苯磺酰脲类化合物反枝苋除草活性比较分子力场分析定量构效关系

    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芯片-RCA检测新方法

    李同祥黄天姿孙会刚汤薇...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生物芯片技术和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技术结合,建立一种在片RCA检测食源致病性菌新方法.依据待检测致病菌的基因组序列设计捕获探针(capture probe,CP)、检测探针(detect probe,DP)和滚环探针(rolling circle probe,RCP),其中捕获探针、检测探针与待检测致病菌基因组序互补,RCP不含任何待检菌基因组DNA序列,CP的5′末端修饰氨基,将其点样制备成CP微阵列,DP、RCP与待检菌gDNA混合后变性,将其与CP微阵列杂交并连接,RCA扩增反应体系中加入链亲和素进行在片扩增反应,分析检测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能灵敏、特异性地检测单一和混合靶标分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检测对象,其最低检测限可到达50 fg/μL,其线性范围是400~50 fg/μL,R2达到0.97,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生物芯片滚环扩增致病菌检测探针

    多代理的电子商务配送模式利益分配研究

    赵小惠董雅文董博超胡胜...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营物流电子商务企业与便利店构建的物流配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非对称信息下的利益分配模型,研究便利店最佳努力水平和最优利益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便利店的努力水平随配送收入的增加而提高,随努力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的结论,同时,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利用竞争使便利店付出更多的努力水平,从而获得更多收益.

    电子商务配送模式利益分配委托代理

    不同管厚对GFRP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影响

    詹界东刘敏杨思雨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管厚对GFRP管构件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GFRP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模型,并运用等效应力云图、极限承载力试验、荷载-变形曲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壁厚越大,延性越好,对组合柱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越强;随管厚增大,承载力提升幅度也增大;管厚取6~7 mm为宜.

    GFRP管管厚组合柱等效应力云图荷载-应变曲线力学性能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的瓦斯探测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研究

    祁永强程梦红孙小易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低问题,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引力函数进行分段,避免了引力随距离减小而减小的情况.针对瓦斯探测机器人在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目标不可达问题,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斥力势场函数进行改进,增加一个与机器人、目标点间距离有关的调节因子,在目标点附近减小斥力对机器人的作用,确保机器人顺利到达目标点.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瓦斯探测机器人分段引力函数调节因子

    镁等离子体的不透明度研究

    胡峰孙言梅茂飞韩崇...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修改等离子体状态描述模型,详细计算镁离子各离化度的能级与跃迁,确定铝等离子体的价态分布,给出不同电子温度、密度条件下镁等离子体的辐射不透明度、压力和费米能级的变化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有助于分析早期实验结果和指导拟开展的实验.

    平均离化度不透明度压力费米能级

    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特性研究

    张学杨骆俊鹏曹澄澄谭珍珍...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300、450、600℃下制备了玉米秸秆基生物炭,通过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吸附水中诺氟沙星的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最后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明显增大,孔径趋于变小,表面羧基与酚羟基等酸性官能团数量减少;3种生物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方程对吸附等温结果拟合优于Freundlich方程,该吸附是吸热(ΔH>0)熵变增大(ΔS>0)的过程,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ΔH<40 kJ·mol-1);低温制备生物炭对诺氟沙星的饱合吸附量最大(114.20 mg·g-1),主要是由于低热解生物炭中存在大量非炭化有机质的吸收-分配作用.

    生物炭诺氟沙星玉米秸秆吸附吸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