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萍乡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萍乡学院学报
萍乡学院学报

马春玲

双月刊

2095-9249

xbkyclgc@vip.163.com

0799-6684151,6682112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萍乡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ingxia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为提高本刊质量,我们每期都主动向有名的学者、博士、教授约稿。高质量的科研生论文不收版面费还发稿费,此举得到许多作者的好评。另外,我们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本地区的人文文化,开辟了一些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西萍乡优秀家风家训内容及当代价值研究

    吴玉华凌焰郭琴优申冬梅...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萍乡优秀家风家训作为当地家族的精神信仰、行为准则,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世代相传.对明清时期江西萍乡地区族谱进行整理发现:当地人恪守敬天法祖、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勤俭持家及崇文重教等优秀家风家训.这些价值观念对当代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自身品德修养、促进家庭和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教化和德育作用.

    家风家训萍乡族谱时代价值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道隐到道通:庄子《齐物论》中的自由意识

    邱笑雯贾桠钊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是天地间精神与物质往来的根本原则,是真知的根源.然而,《齐物论》中庄子称道为"小成"所隐蔽,人在道之不行的世界中与生命本然的自由追求背道而驰."道隐"和"道通"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从"道隐"转向"道通"的方法包括去小成、破夭阏、莫若以明等等,体现了庄子自由意识超死生、反异化,且无不处于物化之中的特点.只有破除"道隐"的状态,才能抵达自然无为的境界,寻求生命的归属,实现真正的自由.

    《齐物论》道通为一自由意识个体生命

    姚华佚文六则考释

    黄卫瑶郑海涛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学者姚华一生创作甚为宏富,所作大半收录于《弗堂类稿》,然亦有不少遗珠未见学人整理.文章从近代期刊与碑刻资料中检出姚华佚文六则,并略加按语考释,以期为姚华佚文之整理有所贡献.

    姚华佚文考释

    奈保尔小说的伦理意图分析

    邓红花贺宥姗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奈保尔在书写文化身份焦虑的过程中书写着自我,解释着自我,塑造着自我,其小说展示了奈保尔在自我伦理身份建构中的焦虑.作家在意图伦理中体现了对急需建构身份归属的多重文化身份者的同情;作品在故事伦理中展现了文化身份混杂者身份难以归属的焦虑,移民在文化政治上的困境以及社会生态伦理困境.

    奈保尔意图伦理文化身份

    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在古城复原中的应用研究——以颍州占城复原为例

    罗运毛朱仁安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明清时期颍州城作为研究案例,运用元宇宙数字化技术,结合历史文献和遗迹资料,对古城进行全面复原研究.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字化模型创建,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数据处理和数字模型创建方法,以准确还原古颍州城的历史面貌.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还原古城建筑面貌方面效果良好.

    元宇宙技术古城复原颍州城虚拟数字化

    郑渊洁童话语音特征探析

    冯雪洋李慧敏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郑渊洁的童话语言为研究对象,分两大部分探析其语音特征:第一部分,通过郑渊洁擅用叠音的特征,揭示其在各词类中灵活变换语音形式、灌注和谐音律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郑渊洁巧用拟声的特征,指出其语音手段的"巧"妙之处,并根据声源对拟声语料作出分类,充分展现了语音的重要表达效果.郑渊洁童话语言的"音乐美"既是他个人风格的呈现,也是当代儿童阅读心理的外化.

    郑渊洁童话叠音拟声

    国内外学术英语语料库建设的类型、现状与态势分析

    叶万琳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各类学术英语语料库不断涌现,但现有文献尚缺乏对这些语料库的整理和归类.研究在收集现有知名学术英语语料库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以类型学方法对学术英语语料库进行参数分析、类型划分和特点描述.目的是把握学术英语语料库建设的总体格局,探寻有待开发的薄弱环节,思考我国学术英语语料库建设的未来走向.

    学术英语语料库建设

    安源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的育人向度与实践进路

    邱晓辉陈林辉廖镇宇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源精神伴随着百年党史的推进不断得到深化与发展,经历了源发期、形成期、稳定期、成熟期等多个阶段的演变.安源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与"大思政课"具有价值同一性、内容耦合性和时机的恰切性.安源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既是对"大思政课"内容的有效拓展,也是丰富安源精神的时代要求.立足"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根本要求,用"义无反顾、团结齐心、勇于斗争、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赋予"大思政课"党性、人民性、革命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性.安源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整合大资源,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者联手提供大师资,大—中—小—幼的有序衔接实现大贯通,传统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新课堂联动构筑大阵地,家—校—政—企—社多向发力实现大协同,是安源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进路.

    安源精神大思政课立德树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杨轶马志邦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精准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含很多具有针对性的、丰富而"鲜活"的思政教育资源,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水平,强化其思政素养.将精准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提升自身就业综合实力.目前两者的融合仍存在指导理念不明确,教学队伍不强,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弱,教学过程不畅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有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原因,可从沟通协调体制机制建设、教学方法、转变学生观念等方面出发,加强精准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助力大学生更好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何以坚守:一项针对男幼师的质性研究

    张园园章昊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男幼师对学前儿童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男教师引不进、留不住却是不争的事实.课题组对长期坚守在幼儿园的三位男教师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对其职业发展前期、初期、中期以及未来发展期望的关键环节进行故事性描述,同时基于扎根理论,利用"本土概念"以及文化客位概念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揭示促进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微观和内生层面的影响因素.

    幼儿园男教师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