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罗五金

月刊

1674-344X

xb6292@126.com

027-87943525/62854856

430205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面向基础教育,服务于中学师资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学教学研究。开展高等师范各学科的研究、继续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学教育管理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个结合"视域下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朱丽霞吕点点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两个结合"同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内在耦合性,在"两个结合"中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党风政风民风具有重大价值意蕴.从发展策略看,应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六个必须坚持"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统筹助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迈向新征程.

    "两个结合"廉洁文化建设"六个必须坚持"

    数字人民币的反洗钱侦查研究

    王鹏程王冠程杨自翔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人民币所具有的可追溯性、非隐藏性、多层级管理等特点使其成为反洗钱犯罪的有力工具,但其中仍然存在着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追溯、技术手段限制以及智能合约的滥用等问题和挑战.此外,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频率和规模也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困境的解决策略是:建立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加强识别刻意交易的能力;加强数字身份认证和实名制,提升数字人民币交易的可追溯性和可监控性;还要在区域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反洗钱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数字人民币反洗钱侦查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傅盈盈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塑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在逻辑向度上,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由经验到数据的数据驱动逻辑、由专属到共建的算法主导逻辑、由工具到助手的技术解放逻辑、由共性到个性的精准画像逻辑.在价值向度上,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重塑理念、人机协同、资源整合、个性施教.高校理应与时俱进,以前瞻性视角探索科学可行的实践路径,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技术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高校舆情治理五重角色与和谐舆论场构建路径探析

    罗茜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舆情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大学舆情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做好舆情治理,营造成风化人的育人氛围,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分重要.为此,有必要打造一支"五重角色"的舆情工作队伍,舆情发生前扮演好"守门员"角色,舆情萌芽时扮演好"信号员"角色,舆情发生时扮演好"领航员"角色,舆情引爆后扮演好"消防员"角色,日常工作中扮演好"宣传员"角色,并从舆论场的场源、场强、场势三个层面着手,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场.

    舆情治理舆论场高校舆情

    文化遗产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詹绍文何夷伦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活化传承、国际传播、共建共享、治理保障五个方面构建文化遗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文化遗产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按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文化遗产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政府治理模式主导下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与活化传承水平较低,文化遗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项维度表征指标在省际和地区层面也存在较强异质性.在新时代更应加强文化遗产创新保护、提升遗产活化传承水平、扩大文化遗产对外交流等,为提高文化遗产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治理能力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测度提升路径

    论乡村景观的叙事性设计及其表达

    蔡玲玲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传统村落衰落为背景,结合乡村建设的现实问题,尝试将叙事性景观理论引入乡村建设中,探讨叙事与景观、叙事与乡土文化、叙事性景观与乡土的关系,从叙事性景观在实际案例、基本策略、框架构建及文化内涵四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叙事性景观在乡村建设中的设计研究,以此为乡村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实践指导.

    乡土景观乡村振兴叙事性景观

    虚拟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陈其端刘影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VR、AR、5G等前沿技术逐渐应用到博物馆的建设中.基于虚拟技术的博物馆展示方式有效拉近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使得博物馆观众得到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深入分析虚拟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实际应用,并探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背景下,博物馆展示设计所呈现的"虚拟体验""沉浸体验""交互体验"等特有的体验特征,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提出基于虚拟技术的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通过分析"以人为本"的情感互动体验与空间形式、共情理论的融合,激发观众对展品的理解和参与的热情,使展示的知识和理念能够更好地传递给每位参观者,从而推动新时代博物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博物馆展示设计用户体验

    当前海外华裔儿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热潮与加拿大相关问题思考

    欧阳澜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当前海外华裔儿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热潮之下对加拿大华裔儿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进行了思考,认为亟需开发高质量加拿大华裔儿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教材,亟需培养华夏文化内涵丰富的高水平汉语教师.

    汉语第二语言教育加拿大

    试论钱谦益高度评价王稚登缘由及影响

    熊伟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谦益以明末清初文坛盟主的身份对明代诗歌进行批评,他的观点在明末清初,甚至之后的文坛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而集中体现其观点倾向的是《列朝诗集小传》.传中钱谦益对吴中名士王稚登多有称赞,评价皆为正面,并在诗歌选取上亦有倾向.钱谦益对王稚登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了清初文坛对王稚登评价.探究钱谦益如此评价的缘由,分析其评价的公允与否,是文学史、文化史上客观评价王稚登的重要环节.

    钱谦益王稚登诗歌批评情感认同后世影响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逻辑与塑造方式研究

    黄薇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她们或善良、智慧,或彪悍、神勇,或顺从、妩媚,或贞烈、自强,或恶毒、淫荡……总之,这些形象虽风格迥异,但具有共同点的是,在塑造逻辑上作者们基本以批判封建礼教和儒家纲常理论为出发点.在塑造方式上,作者们基本都延续着"弱者反抗"的模式去进行形象建构,以此勾勒出古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女性自觉意识.在此特围绕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以供学鉴.

    元朝明朝清朝文学作品女性角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