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情报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情报科学
情报科学

靖继鹏

月刊

1007-7634

infosci@jlu.edu.cn

0431-85095200

130022

吉林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情报科学/Journal Information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的学术刊物。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我国情报科学研究的发展,开展情报教育,普及情报知识。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现代信息业发展、多媒体技术、情报人员结构等方面。主要栏目有学术前沿、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综述、研究生园地、书评、简介及专题论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险认知视域下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要素及关联路径研究

    彭丽徽周媛李茜丹蒋欣...
    101-11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厘清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主要因素,挖掘规避情感与规避行为的关联路径,能为老年人全方位、立体化的健康管理及"适老化"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结合CAC范式与RISP理论模型提取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构建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81份有效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进行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信息主观规范、信息充分性、相关渠道信念与负向情感呈负相关,与正向情感呈正相关;正向情感与健康信息获取、利用规避行为呈负相关,与健康信息吸收规避行为呈正相关。[创新/局限]本研究从风险认知视角阐释了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前因要素和关联路径,对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未来研究需扩大研究样本,使研究结论更具普适性。

    老年人风险认知健康信息规避影响因素CAC范式

    融入隐式情感和主题增强分布的网络敏感信息深度识别研究

    吴树芳尹凯吴汭漩朱杰...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网络敏感信息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对象,对其进行精准识别可以有效推动网络空间净化的进程。[方法/过程]为提高网络敏感信息识别性能,提出一种融入隐式情感和主题增强分布的深度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提出的IME方法度量敏感词的隐含情感,并将其与信息的原始情感融合获取网络信息的隐式情感特征;然后结合网络敏感信息的特殊性改进BTM模型,并基于改进模型获得网络信息的敏感主题增强分布;最后利用深度学习中的注意力机制将隐式情感特征、敏感主题特征与传统的敏感词特征、语义特征融合,实现对网络敏感信息的识别。[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挖掘的隐式情感特征和敏感主题特征均能有效提升网络敏感信息的识别性能,与已有方法相比,多特征融合方法在进行网络敏感信息识别时性能较优。[创新/局限]深入挖掘敏感信息的隐式情感特征和敏感主题特征,融合多种特征实现网络敏感信息的有效识别,为网络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但信息中敏感主题的增强分布有待进一步研究。

    敏感信息隐式情感主题增强分布敏感主题深度识别

    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智慧情报服务生态系统构建及系统动力学分析

    李晓妍
    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智慧情报服务是对传统产业情报服务的拓展与延伸,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产业链—情报服务链—创新链"动态螺旋创新服务循环。[方法/过程]基于知识生态学理论构建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智慧情报服务生态系统,并对系统要素、概念模型、生态特征与功能、层级互动关系等进行深度解析,在此基础上通过Vensim PLE软件对系统进行模型仿真与灵敏度分析。[结果/结论]通过系统解析与系统动力学分析结果,识别出系统关键要素,实现对服务系统现实可行性的探索,为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开展智慧情报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创新/局限]利用知识生态学与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对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智慧情报服务生态系统进行剖析,但仍需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校正与完善模型。

    产业技术创新智慧情报服务服务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有组织科研驱动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框架构建与实践

    张善杰陈祥燕吕长红陆亦恺...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高校有组织科研是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种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为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提供了新的驱动力和作为空间。[方法/过程]在分析有组织科研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学科情报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引入价值共创理论和情报学中的多源信息利用思想、跨界竞争情报思维等,设计构建了有组织科研驱动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框架。该框架由信息采集层、知识加工层和情报应用层三部分组成,充分体现了学科情报服务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最后,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有组织科研服务进行实践验证。[结果/结论]有组织科研承担的重要战略使命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聚焦其情报需求场景,整合资源,强化情报意识和能力,推动服务创新。[创新/局限]有组织科研驱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创新是一个系统性课题,本文从服务理念和内容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对服务机制、馆员能力、服务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

    有组织科研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价值共创多源信息跨界思维

    从制度信任到人际信任——共享出行平台信息生态运行机制对策研究

    张嵩王震卢宝周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共享出行中因司机行为引发的恶性事件导致用户对司机群体产生信任危机。司机审核、警企合作等平台机制作为约束司机行为和建立人际信任的重要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制度保障并加强其使用意愿。[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任转移理论和信号理论,在信息生态视角下构建了平台信任、司机群体信任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在平台机制调节下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实证检验平台信任到司机群体信任的转移过程及边界条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平台信任正向显著影响司机群体信任;司机群体信任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警企合作机制负向调节平台信任与司机群体信任之间的关系,而第三方支付机制正向显著调节平台信任对司机群体信任的影响。[创新/局限]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构建来源于制度信任,并且这一转移过程受到平台层面制度环境的调节影响,研究成果拓展了信任转移理论和信号理论在共享经济领域的应用,并为共享出行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管理对策。

    共享出行平台信息环境平台制度机制平台信任司机群体信任

    面向知识服务的古籍知识库构建研究

    许乾坤王东波刘禹彤黄水清...
    14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为实现"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促进古籍有效利用、推进古籍数字化"的目标,本文从知识服务的视角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与古籍研究相结合,为古籍知识的挖掘和服务提供思路,促进了古籍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方法/过程]首先,本文从"古籍数字化+服务"的角度对古籍知识库构建流程进行探究,从古籍资源特点以及用户主导的古籍知识库维度进行分析;其次,从资源层面、方法层面、功能层面和服务层面梳理了古籍知识库构建的流程;最后,从计算人文、古籍数字化理念、古籍知识库要素、古籍知识库构建四个方面展开进一步讨论,探讨了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古籍知识库构建过程,确保古籍知识库的完备性和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结果/结论]在用户知识服务驱动和古籍数字化理念的指引下,统筹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服务,利用智能化和知识体系化来拓展古籍知识库的服务功能,为古籍知识库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开拓新视野,从而推进古籍智能化利用。[创新/局限]本文构建的古籍知识库既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反馈信息挖掘新知识,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灵活的从知识库中提取信息。未来需要通过实践检验构建的古籍知识库能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不断完善构建框架和流程。

    古籍保护知识服务知识组织古籍数字化古籍知识库

    GPT牵引负面舆情态势恶化的威胁确证与化解策略研究

    王帅周林兴王韵寒
    15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对GPT类技术牵引负面舆情态势恶化引起充分重视,深入考据现象之下的威胁确证与化解问题,有利于增强忧患意识、建立健全舆情安全感知神经末梢。[方法/过程]通过关系数据模型+情境感知推理+模拟退火算法完成舆情正负属性判断,利用萤火虫算法嵌套AT树模型分析恶化态势,构建GPT技术牵引作用测度、威胁建模及分类、威胁确证及应对方法,使之实现通用性威胁识别与监测。[结果/结论]实证分析表明,GPT类技术确实能在负面舆情态势恶化中起到一定作用,危害程度从低到高的威胁依次为意识形态攻击、歪曲认知共鸣、涟漪效应催化、负面价值引导与恶性意见领袖。进一步,结合实证结果及中国古代情报学术语"伐谋"之辐射范围提供了 4条面向威胁化解的现实策略。[创新/局限]创新在于,提出一项GPT技术带来的可预见威胁,并围绕化解策略展开讨论。局限在于,未过多探讨威胁生成动机,也未针对涉舆用户开展深入分析,期待今后提供更全面地研究。

    GPT技术负面舆情牵引测度威胁发现安全处置

    国内信息茧房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兼论静态和动态双重视角

    杨芳芳宋雪雁张伟民
    169-176,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用户更容易落入信息茧房的陷阱之中。梳理信息茧房领域的相关研究,探析其主题演进趋势,旨在明确信息茧房领域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脉络,为后续研究的进行提供知识指引。[方法/过程]本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切入,运用可视化的方法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和综述国内2010年-2022年信息茧房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静态分析看,研究主题分布稳定,研究热点之间关系相对疏远;从动态分析看,信息茧房领域的研究热点更新较快,关注点较为前沿。[创新/局限]本研究兼顾动态和静态双重视角对国内信息茧房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所得结论更具解释性,在未来研究中仍需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增加研究结论的全面性。

    信息茧房群体极化信息窄化双重视角主题分布

    交叉学科期刊评价研究回顾: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

    张洋吴婷婷朱嘉麒
    177-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系统性梳理和总结交叉学科期刊评价研究进展,为促进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遵循系统性文献综述的范式,从Web of Science和CNKI等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得到40篇相关文献,采取主题分析、时序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分析文献资料。[结果/结论]该领域研究主题可归类为交叉学科期刊识别、评价方法和评价应用。研究发现:国内外交叉学科期刊评价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未来研究展望主要包括:从更综合的角度开发评价指标,并从期刊内容层次进行交叉学科期刊识别;评价指标应向融合转变,并注重构建交叉学科期刊声誉评价方法;对各类交叉学科期刊开展更为丰富的评价活动,以期展示更加全面的交叉学科期刊评价图景。[创新/局限]交叉学科期刊评价尚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交叉学科期刊识别的实证研究较少。随着交叉学科期刊评价研究领域的继续发展,未来应尽可能纳入更多的文献,开展更丰富的综合述评。

    交叉学科期刊学科交叉度期刊识别期刊评价指标系统性文献综述

    数据赋能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的评价与思考

    倪晓建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数智代的图书馆服务研究为新质生产力驱动国家数字化建设,探索数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该书的出版是一部既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专著,对于新时代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结果/结论]本文从《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一书的内容特色与服务创新出发,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模式、创新保障的长效机制、创新的发展方向等。[创新/局限]该书研究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体系创新与发展领域的很多广度和深度问题,并融入和融合了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实践、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系统等多种元素,刻画出了完整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生态链,以推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大数据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