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指挥控制与仿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指挥控制与仿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第七一六研究所
指挥控制与仿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第七一六研究所

秦立富

双月刊

1673-3819

info716@vip.163.com

0518-85823166

222061

江苏连云港市102信箱6分箱

指挥控制与仿真/Journal Command Control & Simul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指挥控制与仿真》为武器工业类与军事科技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6研究所主办。本刊目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数据库收录。经过30余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本刊已逐渐形成以海、陆、空三军C4ISR系统、作战系统、指控系统、武器系统以及军事电子信息设备的研究开发、仿真技术、建模和软件报道为特色,兼顾国民经济建设其它相关领域的军事科技与武器装备类核心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报道领域有:火控、指控理论和技术发展回顾、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火控、指控新原理、新技术、新成果;C3I、C4I、C4ISR、C4KISR理论与技术;信息融合、系统重构、智能火控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目标探测与跟踪、武器驱动、导航定位技术;实验技术、检测技术、模拟训练技术;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技术;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工程管理技术;火控、指控系统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管理经验与技术;火控、指控系统硬件设备研制实践经验等。2010年本刊影响因子在全国36中武器工业与军事科技类期刊中,排序进入前七名, 2011年,本刊将力求刊物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欢迎新老读者(包括个人和单位)订阅。本刊每期单价15.00元,全年6期共计90元。即日起全年任何时间均可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BCI硅基碳基融合新智能的开始

    尹奎英遇涛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正迎来人类发展的第四次浪潮,正处于从信息社会向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融合的智能社会的关键转型期.近年来,计算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度学习的空前普及和成功将人工智能(AI)确立为人类探索机器智能的前沿领域.与此同时,得益于器件的革命性进展和人工智能(AI)的发展,脑机接口(BCI)植入技术同样快速落地,这意味着BCI+AI 碳基硅基融合的开始,然而,硅基和碳基运算的底层逻辑存在根本差异,脑的智能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提出的视觉认知引导的孪生AI深度网络,是由个人意识驱动的深度网络技术,通过捕捉并解析个体的思维模式和创意灵感,为每个用户量身打造独特的视觉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创造世界的视觉主导者,打破物质和意识的壁垒,得以展现丰富的个性和创造力.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人脑视觉表征脑视觉重构意识孪生

    数智赋能的武器装备体系发展研究

    张玉强肖本帅杨祥红孙盛智...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智能化战争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基于智能化战争的特点,阐述了传统武器装备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体系发展的策略,对提高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赢得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武器装备体系效能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关键技术

    安靖刘伟周杰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形式化描述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方法,重点对该方法的仿真实验、代理模型、强化学习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关键技术的实现,该方法能够获取高可信度的仿真小样本数据集;基于经验数据构建作战概念的代理模型,并输入高可信度仿真数据集,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优化训练;最后,将训练得到的代理模型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进行交互寻优,实现作战概念能力需求的反向探索.

    作战概念能力需求分析深度强化学习代理模型仿真推演

    某新型迫击炮防重装弹系统设计

    许汝耀蔡灿伟孙章毅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迫击炮发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装弹问题,确保部队实弹射击时人员和装备的安全,设计一种新型迫击炮防重装弹系统,借助炮弹装填时的下滑力和缓冲机运动时的缓冲力来自动切换自身状态的指示物,从而解决迫击炮实弹射击中可能出现的"重装弹"问题.通过顶杆组件与缓冲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将缓冲力传递至防重装弹系统.经理论计算与仿真实验验证,表明其顶杆组件能够满足迫击炮射击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迫击炮防重装顶杆组件强度稳定性

    机载蓝绿激光雷达反水雷运用分析及发展思考

    陈慧杰田焜陈浩王孙满...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雷具有隐蔽性好、易布难除等特点,使反水雷作战成为世界海军公认难题.机载蓝绿激光雷达是海洋探测的新技术之一,因受浅水环境的影响小,可作为新型探雷载荷,弥补传统探测方式在浅水区域的不足.随着无人装备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搭载机载蓝绿激光雷达进行水雷探测将会成为反水雷作战中新型探雷手段之一.首先分析国内外反水雷作战中机载蓝绿激光雷达的发展现状,其次结合机载蓝绿激光雷达的探测及定位原理,总结无人机搭载蓝绿激光雷达在反水雷作战中的运用特点及作战效用.最后结合反水雷作战需求对未来机载蓝绿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机载蓝绿激光雷达反水雷水下目标探测目标定位

    艇载激光武器作战运用展望

    孙培洋王丹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艇载激光武器对于潜艇的自我防御和任务拓展有着极大的意义,通过综述激光武器的研究进展,介绍美国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情况,进而提出潜艇加装激光武器的要求.对于艇载激光武器使用时机给出了建议,并分析了艇载激光武器毁伤反潜巡逻机的能力,重点介绍了利用激光武器对抗反潜巡逻机的流程,最后展望了艇载激光武器可以执行的任务类型,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潜艇激光武器防空反导作战方式

    美军军事仿真LVC系统发展与启示

    赵鑫业高成志苑博崔鹏...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实战化训练的需求,建模和仿真领域的未来目标是创建统一的真实-虚拟-构造(LVC)集成架构,支持快速集成模型和开展仿真,用于联合作战训练、战术协同、拟制作战计划和评估等.通过探究LVC概念内涵和应用领域,分析美军LVC训练网络发展计划,梳理了分布式任务作战、联合仿真环境和美海军模拟训练三个典型LVC系统应用范例.借鉴美军应用LVC解决联合训练的经验做法,给出加快构建我军一体化联合训练的启示,为我军联合训练环境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联合训练实战化训练分布式仿真LVC互操作

    基于博弈论的弹目攻防决策方法研究

    薛静云刘方张银环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战环境中弹目攻防双方的对抗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弹目攻防决策方法.基于导弹目标运动数学关系得到状态方程,根据弹目攻防对抗机理建立"一对一导弹-目标"动态博弈模型,确定弹目双方策略集与收益矩阵,提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求解方法,并结合模型滚动预测方法获得该策略空间的纳什均衡点.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策略下导弹制导律为该策略空间的纳什均衡点,且该方法可以减小导弹对目标的脱靶量,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为导弹攻防作战提供了依据.

    攻防策略微分博弈模型预测Nash均衡制导律

    面向巡飞弹编队的战前筹划任务分配方法

    曹成才黄炎焱孙鹏耀吴奎...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巡飞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执行任务的日益复杂,巡飞弹编队任务规划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巡飞弹任务价值收益与任务损耗代价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任务执行时序等多种实际约束,构建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多巡飞弹战前筹划任务分配模型.为求解该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改进遗传算法,基于不同时期的种群适应度,调整自适应选择策略和自适应交叉策略,在保证收敛性的同时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所设计的改进算法在求解多巡飞弹任务分配问题上的有效性.

    巡飞弹编队战前筹划任务分配改进遗传算法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火力-目标分配方法

    李伟光陈栋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力-目标分配问题解空间较大、离散、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QN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将 6 层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与Q-learning算法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深度学习的感知能力和强化学习的决策能力,通过模型性能测试对比,该方法拟合能力较强、收敛速度较快、方差抖动性较小,并通过实际作战场景对算法进行了验证,所得的分配结果符合作战期望,可为指挥员火力打击分配问题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火力-目标分配深度强化学习Q-learning算法DQN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