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车实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车实用技术
汽车实用技术

刘大鹏

月刊

1671-7988

aenchina@126.com

029-83388574

710043

西安市幸福北路39号

汽车实用技术/Journ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汽车实用技术》杂志创刊于2003年,是面向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及科研院所广大师生专门刊登各类学术论文的科技期刊,杂志全面报道国内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究、试验、材料、工艺装备以及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应用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速腾EA211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数据分析

    赵晓龙孙文革鲁亚云马铖...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挖掘发动机冷却系统数据,提升和优化发动机工作性能,文章对大众速腾EA211 发动机冷却系统数据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总结了导致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及其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提炼出发动机电子风扇的控制策略。通过对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数据的深挖、研究和分析,为有效降低其故障出现率,充分提高燃油效率,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提供指导意义。

    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子风扇

    荣威i5发动机启动困难分析

    马铖王芳成艾力夏提·阿不力孜周燕燕...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发动机电控技术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电控系统被应用于发动机上,因此对于发动机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以荣威i5 发动机启动困难故障为例,深入解析其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检测方法,本研究同时适用于名爵 3、名爵 5 及其他使用同款博世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车型,以期能够为相关车主和维修人员提供维修的参考意见。

    荣威i5发动机启动困难曲轴位置传感器

    "五闭-五到-心力"教学路径改革探索——以汽车类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

    董小平杨丽颖苏丹丹李志远...
    113-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学生学情与教材传统内容兼容度低、"五闭"与学习效率低、脆弱知识多与学科思维少的三大教学难点,通过"一体两翼与思政"螯合提出重组教学内容,三大教学理念引领课堂升级,三大教学目标重在因材施教等创新举措;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强化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活动,完善考核机制,获得教学目标达成度良好、学生发展态势凸显、教学模式辐射、跟踪学生学习的教改效果。课程构建并实施了打开学生"五闭",达成"五到-心力"转变,实现沉浸式教学模式,这不仅提升了教学广度与深度,还展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具有迁移应用。

    教学改革五闭-五到-心力材料科学基础创新路径

    师生同行的新生态教学模式探索——以车载网络系统检修课程为例

    杨兴国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教学法难以适应数字时代下知识类型、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变革的问题,开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学习向导的师生同行的共建职业教育课堂"四育"新生态教学模式探索。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优质的数字课程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利用数字资源、数字平台和数字工具完成课前预习、课中任务和课后拓展;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携手共建培育教师数字化素养、学习型向导和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四育"课堂生态。通过开展教学改革,该课程分别获评市级在线精品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和校级优秀课程标准一等奖等成果,为同类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示范作用。

    数字化师生同行向导四育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大思政背景下汽车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曹鹏江兴洋邓龙泽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备条件,将思政与专业课相结合是新形势下我国思政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汽车类专业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首先调研政策和相关文献,分析当前汽车专业课教学的的现状,然后从改革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等方面,对大思政背景下汽车类专业课教学改革进行实践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汽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思政教育汽车专业课教学改革

    基于习明纳模式的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课程教学研一体化改革探索

    汪洪波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课程作为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在博士生入门阶段学好该门课程能够为其学习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指出了当前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课程内容不完善、博士生教学的特点和考核方式单一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了基于习明纳模式的教学研一体化改革探索的必要性。重点从课程内容、上课形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通过实施所采取的教学改革措施,课程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探讨维度增加、考核模式递进优化,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研一体化改革效果。

    博士生课程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汽车营销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研究

    刘超刘子萌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汽车营销行业人才结构需求的转变,高校更需要注重汽车营销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基于产教融合的汽车营销情境模拟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更好地将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模拟真实汽车营销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汽车营销的理论知识、掌握营销操作技能,并增强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对汽车营销课程的情境创设、任务驱使、实践模拟以及产教结合等,实现汽车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动汽车营销行业的创新发展以及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产教融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汽车营销

    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综述

    王晓龙冯世荣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用车的轻量化设计是当前汽车工业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减轻车辆自重,可以有效提升燃油经济性,减少碳排放,并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文章详细探讨了商用车轻量化的背景与意义,重点介绍了铝合金、高强度钢及复合材料在车身结构、车轮和底盘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先进制造技术,如 3D打印、激光焊接和一体化压铸技术在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及相应的连接技术,如铆接、胶接和螺栓连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轻量化措施的实际效果,包括燃油经济性提高、碳排放减少和车辆性能提升。最后,总结了轻量化设计对商用车整体性能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商用车轻量化铝合金高强度钢

    汽车制动抖动问题的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综述

    黄林兵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汽车制动抖动的售后抱怨,降低索赔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文章对制动抖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首先对制动抖动问题的特征及类型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制动抖动的直接原因为制动力矩波动和传递路径的放大作用,制动力矩波动的根本原因为制动盘周向厚度差及制动盘端面跳动。最终明确了制动抖动问题的控制措施为控制振源和降低传递路径的放大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解决汽车制动抖动问题的售后分析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制动系统的前期开发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制动抖动制动力矩波动传递路径制动盘周向厚度差制动盘端面跳动

    燃料电池商用车供氢系统发展趋势与研究

    许彪李明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氢燃料电池车因其能量效率高、无污染、噪音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储氢系统作为氢燃料电池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储氢系统的局限性,如储氢质量小、续航里程短、自重大、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发展。文章重点探讨了不同储氢方式在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应用,并对高压气态储氢系统的集成化、轻量化、大容积化、国产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最后,对未来车载供氢系统的发展及攻关方向进行了展望。

    燃料电池商用车供氢系统集成化轻量化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