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连湘

双月刊

1672-6987

xbzr@qust.edu.cn

0532-88959017,88959018

266061

青岛市松岭路99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因学校名称的变更曾用《山东化工学院学报》、《青岛化工学院学报》刊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获奖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的来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收录,并己加入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工程与制药、环境科学、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或研究简报,以及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学科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滤波辨识(12):多变量OEARMA系统的滤波辅助模型递阶广义增广迭代参数辨识

    丁锋万立娟栾小丽徐玲...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变量输出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M-OEARMA)系统,即多变量Box-Jenkins系统,利用滤波辨识理念和辅助模型辨识思想,研究和提出了滤波辅助模型递阶广义增广梯度迭代辨识方法、滤波辅助模型递阶多新息广义增广梯度迭代辨识方法、滤波辅助模型递阶递推广义增广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滤波辅助模型递阶多新息广义增广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等。这些滤波辅助模型递阶广义增广迭代辨识方法可以推广到其它有色噪声干扰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多变量随机系统中。

    参数估计迭代辨识多新息辨识递阶辨识滤波辨识最小二乘多变量系统

    半导体光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的研究进展

    张自生苏倩王伟文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固氮技术以清洁的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使用丰富的氮气和水作为原料,秉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原则,是一项富有潜力的氨合成技术。然而,光催化氮气还原反应效率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在介绍氮气还原过程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光催化固氮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围绕增强光吸收、加速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转移和促进N2 吸附活化方面,结合近几年文献报道的光催化固氮典型案例重点综述了半导体材料的改性策略,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光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半导体改性策略

    基于DNAzyme辅助信号放大的荧光检测APE1

    葛永浩宋盼张晓茹宋维玲...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脱氧核酶(DNAzyme)辅助放大荧光信号,发展了一种简便快速无嘌呤/无嘧啶内切酶(APE1)的高灵敏度检测策略。验证了实验可行性,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对目标物APE1进行了检测,检测限为3。0×10-4 U·mL-1,并证明了本实验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DNAzyme荧光APE1信号放大

    [A336]FeCl4离子液体密度,黏度和硫化氢溶解度实验研究

    杨园园王宁程华农郑世清...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温度为313。15~358。15 K范围下对铁基离子液体[A336]FeCl4 与水分层后的离子液体相密度和黏度进行了测量。采用经验关联式对密度和黏度数据进行了拟合,并与纯离子液体进行了比较。[A336]FeCl4 铁基离子的疏水性和黏度的降低有利于湿法氧化脱硫过程。分别在313。15、323。15、333。15、343。15 K温度条件下测定了0~150 kPa压力范围内硫化氢在铁基离子液体[A336]FeCl4 中的溶解度数据,使用RETM模型对溶解度数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大于0。99。得到了[A336]FeCl4 吸收硫化氢的亨利系数和化学平衡常数,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气体脱硫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脱硫离子液体密度黏度溶解度模型

    长寿命晶态小分子磷光性质的研究

    宋琪杨文君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精细结构的1DmCZ分子基于咔唑基团本身具有良好给体材料的基础上,引入-CN基团作为受体,从而合成出具有扭曲结构的双D=A结构分子,实现了长余辉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的合成。通过溶剂挥发方法培养出单晶结构,并对其独特结构进行解析,最终得出其独特的扭曲结构和强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分子产生长寿命磷光余辉的根本原因。

    室温磷光D-A结构磷光寿命

    平板式电化学过滤器构建及对甲基橙去除机制研究

    初永宝李迎新马青峰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了一种"一锅式"平板式电化学过滤器。同时,从电压、流速、电解质、pH多角度优化其甲基橙降解效率,并对其降解机制、稳定性和普适性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3 V,电解质浓度10 mmol·L-1,流速1。5 mL·min-1,pH(4~10)的条件下,甲基橙去除率达95%。淬灭实验表明,体系降解机制为直接氧化。同时,在长时间稳定性实验中,甲基橙去除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除甲基橙外,罗丹明B以及两者混合后的污染物降解率均在94%以上。

    平板式过滤器碳纳米管膜电化学降解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王卉卉匡少平王炳辰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集大庆油田不同泥龄老化油泥污染土壤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细菌多样性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揭示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并筛选确定样本中的优势特色耐油菌,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土壤pH值下降,由碱性(8。44)变为中性(7。47~7。85),总有机碳(TOC,20。12~28。35 g·kg-1)和总石油烃(TPHs,2 475~2 955 mg·kg-1)含量均显著升高,有效磷(AP)和有效氮(AN)急剧降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老化油泥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受老化油泥污染后,厚壁菌减少了约85%,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至46。63%±4。65%和14。11%±1。53%,且污染时间越长,对变形菌的促进作用越大。细菌科和属水平凸显了Woeseiaceae(γ-变形菌)和JTB255-MBG(变形菌门-Woeseiaceae菌科)的丰度增长,且其相对丰度与油泥污染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高通量测序结果揭示,老化油泥污染一方面抑制了土壤中许多重要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衍生和促进了具有耐油特性的其他细菌的生长发育。其中,变形菌门是石油污染土壤中最主要的优势菌门,它与所包含的耐油细菌科、属形成了"变形菌门-Woeseiaceae菌科-JTB255-MBG菌属"的优势耐油细菌群落结构。本研究成果可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老化油泥土壤

    噻吩-2,3-二羧酸的电合成

    王永琪孙琪昕郑婕冯柏成...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通过电卤化、格氏反应、间接电氧化三步合成目标产物噻吩-2,3-二羧酸。考察了电卤化过程中电流密度、温度对2-溴-3-甲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电卤化试剂采用溴化钠,产品收率可达85。5%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格氏反应中底物活泼性的考究。通过格氏反应合成了3-甲基-2-噻吩羧酸,主要对其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较优反应时间为6 h,产品收率最高达87。8%。以间接电氧化法合成噻吩-2,3-二羧酸,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温度、基质氧化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较优工艺下收率为87。6%。噻吩-2,3-二羧酸的整个电合成的过程中均无采用传统有毒有害的卤化剂与氧化剂,对环境友好,三废排放少,且过程简单,产物易分离,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收率。

    有机电合成电卤化格氏反应噻吩-2,3-二羧酸医药中间体

    同步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艾叶

    赵迎春刘志达郭冉冉李秀芬...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同步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艾叶样品的热分解过程和热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分别在氮气、氧气气氛下监测艾叶样品在程序升温下的热失重和红外变化,并将274和312℃时的热解产物切入到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同步检测和分析,两种气氛下共检测到了41个主要化合物,不同气氛下下检测到的化合物的种类是有差别的,在氮气气氛下检测到29个主要化合物,其中γ-松油烯、α-松油醇、马鞭草烯醇、对伞花烃、萜品油烯等含量较高。在氧气气氛下,共检测到27个主要化合物,其中对聚伞花素、γ-松油烯等含量较高。本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可以对热解产物进行实时检测,为艾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同步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法艾叶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中PBAT含量的方法

    郗丹范秀凯唐孔科齐永润...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生物基降解塑料制品中生物基降解材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定性定量分析;选用二氯甲烷为生物降解塑料材料制品的溶剂,通过对生物降解材料PBAT的热裂解温度,气质试验参数,标准物质筛选,特征碎片的确定及多组分检测干扰因素排查,确定了PBAT裂解特征产物1,6-二氧杂环十二烷-7,12-二酮和苯甲酸,采用二者峰面积之和进行定量。在10~500 mg·L-1 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在10、50、250 mg·L-1 3种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90。7%~97。9%,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内,稳健度符合要求。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制品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