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连湘

双月刊

1672-6987

xbzr@qust.edu.cn

0532-88959017,88959018

266061

青岛市松岭路99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因学校名称的变更曾用《山东化工学院学报》、《青岛化工学院学报》刊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获奖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的来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收录,并己加入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工程与制药、环境科学、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或研究简报,以及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学科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Gd2O3:Yb,Tm,Zn在光动力抗菌疗法中的应用

    王晨曦王玮
    84-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简单水热法合成了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Gd2O3:Yb,Tm,Zn,在980 nm激光照射下所发出的蓝色荧光能够被光敏剂部花青540(MC540)吸收,并激活其光敏反应,产生单线态氧。利用该原理,实现了由Gd2O3:Yb,Tm,Zn介导的近红外光响应的光动力抗菌疗法,对耐药细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率分别高达92%以及88%。

    光动力治疗抗菌上转换荧光近红外响应

    昌邑湿地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及产酶菌株筛选

    赵梦娟董文迅刘文全梁生康...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昌邑湿地环境可培养细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产酶潜力。采用10倍梯度稀释涂布平板的培养方法,从昌邑湿地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昌邑地区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同时对菌株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及耐盐性测定。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将分离得到的93株细菌分别归类到3个门的7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该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的优势菌群,占所有菌株的50%。细菌酶活检测结果表明:60株细菌具有纤维素酶活性,51株细菌具有蛋白酶活性,50株细菌具有淀粉酶活性,其中34株细菌同时具有3种酶活性。研究表明昌邑湿地土壤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并获得了产酶活性良好的耐盐菌株资源,为研究滨海湿地在环境治理及净化能力方面提供基础参考。

    滨海湿地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纤维素纳米晶基复合微球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建明宋迎坤
    101-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素纳米晶(CNC)作为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基团等良好的吸附剂特性,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当CNC与其它功能性纳米粒子复合时,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吸附活性,可以有效地增强各组分的作用,同时以微球作为载体有效解决了纳米材料难以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的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关于CNC基复合微球在水处理中应用的文献,这将为研究人员提供设计更合适CNC基复合微球的指导方针,从而促进研究。

    纤维素纳米晶复合微球水处理

    基于聚(乙二醇)-b-聚(N-正十二烷基)甘氨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组装

    李曾皓付小会孙静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环聚合(ROP)合成了一种具有结晶驱动自组装的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N-(正十二烷基)甘氨酸(PEG-b-PNDG)。利用DSC表征了嵌段聚合物的结晶行为。该聚合物在不同比例的二氧六环和氯仿的混合有机溶剂中可以组装形成直径分别为40 nm左右的球形胶束和220 nm左右的球形聚集体。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聚类肽结晶驱动自组装开环聚合球形胶束

    炭黑用量对不同橡胶低温性能的影响(Ⅰ)

    史浩楠赵永健温新龙史新妍...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极性与饱和度不同的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活氯型丙烯酸酯(ACM)4种橡胶为基体胶,炭黑N550用量采用0、10、30、50、70份,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低温回缩试验仪、低温脆性试验机对不同用量炭黑填充硫化胶低温性能进行表征,3种测试仪器表征的低温性能分别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回缩10%对应温度(TR10)以及脆性温度(Tb)。结果表明,极性胶NBR、ACM的Tg、TR10 随炭黑用量增加变化幅度较大,而非极性胶NR、EPDM的Tg、TR10 变化较小,与结合胶含量成正相关;虽然NBR和ACM存在饱和性差异,但两者的Tg、TR10 变化幅度相近。同样的,NR和EPDM也表现出相同规律,说明橡胶的饱和性对橡胶的Tg与TR10 影响无关联。炭黑填充量对橡胶Tb的影响规律因橡胶种类的差异而表现出多元化,与结合胶含量无关,且与橡胶的极性和饱和性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其中EPDM橡胶表现出了最低的脆性温度,且远低于其Tg。

    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温回缩温度低温脆性温度

    超临界气体炮发射装置内弹道建模与数值分析

    邹凯林国问郭春晓张震东...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临界二氧化碳相变发射是当前武器发射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为进一步扩展超临界气体炮发射的研究,基于高压发射技术和气体炮的基本原理,确立超临界相变发射装置的总体方案,对超临界态二氧化碳与火药燃气的换热过程进行拟合。以弹体发射速度为目标,根据热力学方程与内弹道方程,得到初始压力变化规律,建立了超临界相变气体炮发射模型。基于Fluent对超临界相变发射流场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变发射装置内气流速度变化,得到了初始压力和弹体质量对弹体出口速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弹体在不同运动时刻周边流体域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经验公式。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设计的超临界相变发射方案符合弹体预定的发射指标,流体仿真模型可靠。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射技术内弹道气体炮流体力学相变

    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YOLO-V5的多尺度行人目标检测

    杨旭睿冯宇平李悦陶康达...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在各类复杂场景中不同尺度行人目标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YOLO-V5多尺度改进算法。通过对YOLO-V5主干网络进行加深,进一步提高其特征提取能力,丰富深层语义信息;在算法中引入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使其能够关注输入特征图中的有效区域;在原始YOLO-V5基础之上,增加一组新的目标检测头部,来增强算法对小尺度目标的检测性能。所提出的方法在Citypersons行人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将Citypersons验证集中的不同尺度目标细分为3种后,改进算法对这3种不同尺度行人目标的AP50指标分别达到了64。5%、66。6%、71。7%,Recall指标分别达到了53。0%、56。6%、61。7%,较原始YOLO-V5算法分别提高了3。8%、3。6%、2。3%和3。3%、4。7%、3。5%。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对多尺度行人目标的检测效果具有明显提升。

    行人目标检测YOLO-V5多尺度目标检测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组合滤波算法在3D假肢模型中的应用

    崔凤英李佩佩曹梦龙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经典统计滤波算法无法自适应选取参数以及传统双边滤波算法难以兼顾保特征和光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组合滤波算法。首先引入基于局部点云体积的自适应标准差倍数以灵活滤除假肢点云大尺度噪声;在滤除大尺度噪声的基础上,引入一种新的协方差矩阵加权方式,提高估计点云法向的准确性,并通过法向夹角变化程度的均值对特征权重因子进行改进,增强双边滤波因子的保特征性,旨在光顺三维假肢模型小尺度噪声。与单独使用统计滤波、双边滤波相比,所提算法在3个假肢模型的最大误差Emax至少降低了5%;平均误差Eave至少降低了6。9%。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在有效剔除假肢模型大尺度噪声的同时又避免了过光顺和去噪不彻底,可以较好地保持模型中的几何特征。

    自适应策略滤波算法3D假肢模型重建

    自适应混沌竞争文化算法及在车间调度中的应用

    姜涛周艳平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文化算法初始种群多样性低、收敛效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本工作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沌竞争文化算法。该算法由上层信念空间和下层种群空间组成,种群空间为优化主体,信念空间控制种群空间的优化。首先,通过混沌立方映射产生初始种群,该方法提高了初始种群的遍历性、均匀性;其次,在种群空间引入将种群分为优势群体和劣势群体的双种群竞争机制,且不同群体采用不同进化方式,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效率;最后,将本工作提出的自适应变异方式引入双种群,避免了算法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困惑。函数优化结果突出了该算法的高效性,将该算法应用于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求解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优化目标,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收敛速度、精度方面都有较大提升,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文化算法混沌立方映射双种群竞争机制自适应变异流水车间调度

    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预测

    张明香顾海明于彬
    14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和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机制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预测方法SA-BiLSTM。首先,利用FP3指纹、MACCS指纹、Pubchem指纹和PaDEL分子描述符对药物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其次,使用套索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方法消除对分类无关的特征,并利用重复编辑最近邻(repeated edited nearest neighbors,RENN)方法对数据进行平衡处理,得到最优特征向量。最后,将最优特征向量输入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分类器预测DDIs。基于五折交叉验证,同时与其它预测方法进行比较,本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获得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为了综合评价SA-BiLSTM的性能,对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网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A-BiLSTM表现出优秀的预测能力,可以为DDIs的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特征提取重复编辑最近邻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自注意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