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仪垂杰

双月刊

1673-4602

xbb@qtech.edu.cn

0532-85071718/19

266033

山东省青岛市抚顺路11号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党的出版方针,严守国家有关保密政策,积极贯彻实施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及条例,严格按照专业分工出刊。努力做到及时反映和宣传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学术特色,对外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与进步服务,开拓新思想,力争使学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刊登校内外学者在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水与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铜尾矿对堆积结构优化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马志强陈涛马怡彤王鑫鹏...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安全环保地解决铜尾矿堆存问题,采用堆积结构优化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回收铜尾矿.研究结果表明铜尾矿的掺加会增加UHPC的堆积密实度.同时,研究了铜尾矿对UHP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水化产物的影响,并考虑了铜尾矿中重金属离子在UHPC中的浸出性能,为减少铜尾矿中重金属离子浸出,安全环保利用铜尾矿提供了思路.

    铜尾矿超高性能混凝土堆积结构浸出量

    赤泥-石灰石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水化研究

    陈强黄悦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UHPC作为一种水泥含量高的水泥基材料,会产生昂贵的生产成本以及较大的环境危害.通过使用辅助胶凝材料(SCMs)替代UHPC中的水泥,已经成为一种减少水泥消耗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赤泥(RM)常被用作辅助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但之前的研究表明,由于RM的反应性低,RM的加入可能会使UHPC性能降低.众所周知,胶凝材料中的铝相可以与碳酸钙发生协同作用,促进水化产物的形成,提高基体的性能.由于RM中含有丰富的铝相,将RM与石灰石粉(LP)协同替代部分水泥,开发出一种可持续的UHPC.通过力学试验、水化热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孔隙率测试以及碳排放测试,研究了 RM的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水化、孔隙结构以及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RM和LP的UHPC早期强度普遍低于参考组,但由于RM、LP和水泥之间的协同作用,其后期强度发展迅速.随着RM掺量的增加,RM的成核效应及其提供的高碱度环境会导致主放热速率峰出现时间提前,水化反应加速.由于RM的填充作用以及RM、LP和水泥之间的协同作用,RM和LP的复合添加可以降低UHPC基体的孔隙率.此外,RM和LP的加入有效降低了UHPC的碳排放.

    超高性能混凝土赤泥协同反应力学性能水化孔隙率碳排放

    迁移阻锈剂和电沉积双效修复对钢筋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王柱仁熊传胜金祖权黄雨鑫...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筋的锈蚀极大地缩短了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在电迁移阻锈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电迁移、电沉积双效修复方法,以修复锈蚀钢筋,避免二次腐蚀的发生.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氯离子滴定法评估了双效修复效果.采用毛细吸水试验评价了双效修复对砂浆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测试分析了双效修复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双效修复显著降低了砂浆内部氯离子含量,修复后钢筋耐腐蚀性能提高了 2个数量级,乙醇胺+硫酸镁展现出最好的修复效果.此外,电沉积修复后,砂浆致密性增强,硫酸镁沉积作用最明显.

    钢筋双效修复耐腐蚀性能致密性

    固化处理海相黏土强度特性研究

    李华洋刘俊伟赵洪轩尚文昌...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一种新型滩涂海相黏土固化剂,并对固化海相黏土的强度特性进行研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初始固化剂配比,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固化龄期、干湿循环次数及固化剂配比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作用,分析得到固化剂最优配比及其固化效果.研究发现固化海相黏土早期强度可达到1 MPa以上,长期强度达到2.6 MPa左右,且具有较好的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耐久性能.所研究的固化剂能够使海相黏土在较短的时间内减少含水率并完成初步硬化,同时具有足够的长期强度和抵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以满足近海工程的需要.

    海相黏土化学固化无侧限抗压强度硫酸盐侵蚀极差分析

    工业废渣复合固化淤泥路用性能研究

    安浩东郭思瑶王坤吕换军...
    34-4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淤泥力学性能差无法直接用于路基填筑以及大量工业废渣无法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基于以废治废理念,选取粉煤灰、微硅粉和电石渣3种工业废渣为固化原材料,对青岛胶州湾地区近海沉积淤泥进行固化.以掺水泥固化的淤泥为对照组,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直剪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一系列试验研究,评估S-FSC(工业废渣固化淤泥)的路用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试验方法对S-FSC固化淤泥进行微观分析,揭示其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微硅粉和电石渣3种废渣之间的火山灰反应生成的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产物,会将土颗粒紧密联结起来,填充土体孔隙,使固化淤泥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淤泥工业废渣固化机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基于响应面法地质聚合物固化黏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张青云张鹏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聚合物是一种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绿色胶凝材料,通过添加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矿渣、电石渣以及碱激发剂CaO、NaHCO3来进行固化黏土试验研究.影响因素为矿渣掺量、电石渣掺量、碱激发剂掺量,响应值为7、28 d固化土抗压强度,利用Box-Behnken试验,分析获得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养护龄期7 d时,矿渣掺量影响最大;养护龄期28 d时,碱激发剂掺量影响最大.固化土预测抗压强度和实际抗压强度较为接近,模型可靠性较高.矿渣掺量为17.37%、电石渣掺量为9.31%、碱激发剂掺量为6.51%,7 d龄期抗压强度目标值达到612.97 kPa,28 d龄期抗压强度目标值达到875.69 kPa.经SEM分析,7 d主要水化产物为絮状C-S-H凝胶,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絮状C-S-H凝胶逐渐形成了三维网状C-S-H凝胶.随着钙矾石的生成,针状钙矾石和C-S-H凝胶共同填充固化土颗粒间孔隙,使固化土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矿渣电石渣响应面法地质聚合物

    用于GFRP筋的高强低碱砂浆涂层制备及性能分析

    吴亚月商怀帅王春增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矿物掺合料制备了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表面的高强低碱砂浆涂层,测取了所制涂层的耐碱性、pH值、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微观组分,并分析了不同矿物掺合料掺量和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对所制涂层pH值、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制涂层耐碱性良好,在耐碱性测试中没有出现剥落、失去黏结性等现象;胶凝材料用量为250 kg/m3,水泥掺量为40%,硅灰掺量为60%的配比最适宜配制GFRP筋表面砂浆涂层;砂浆涂层pH值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不断降低,砂浆抗折、抗压强度随着单掺硅灰掺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随着复掺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不断减小;当龄期达到28 d时,砂浆涂层中仍存在未反应的SiO2和硅酸盐,后期可以与浇筑在涂层GFRP筋表面的混凝土共同水化,提高GFRP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强度.

    矿物掺合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高强低碱砂浆涂层微观组分

    固碳钢渣透水砖性能研究及固碳效果

    苏家通朱亚光徐培蓁辛志鹏...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为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由于其安定性不良,资源化利用难以推广.拟通过压力釜碳化改善钢渣及透水砖安定性,测试钢渣的压蒸粉化率、f-CaO含量及CO2吸收量,制备固碳钢渣透水砖后测试其抗压强度、透水性能及安定性并计算其固碳量.结果表明:钢渣经碳化处理后,压蒸粉化率及f-CaO含量显著降低,安定性大幅改良,2种粒径钢渣CO2吸收量(质量比)分别为4.3%和5.9%;碳化后固碳钢渣透水砖的28 d抗压强度提升显著;透水性能受透水砖碳化养护的影响较大,经碳化养护后透水系数下降;透水砖安定性受钢渣骨料碳化的影响较大,受透水砖碳化养护的影响不大;目标孔隙率分别为14%和20%的透水砖,单块透水砖最大固碳量达到232.9和273.1 g.

    钢渣透水砖碳化安定性固碳量

    氯氧镁水泥固化余泥配合比研究

    马培源徐培蓁邹传兵朱亚光...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氧镁水泥较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过程耗能低,CO2产生少,而余泥是我国大宗固废之一,利用氯氧镁水泥固化余泥是实现余泥资源化利用更为绿色的途径.以余泥初始含水率和氯氧镁水泥掺量为变量,以固化后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氯氧镁水泥固化余泥配合比研究;以粉煤灰和硅灰作为氯氧镁水泥的混合材,研究其对固化后余泥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氧镁水泥固化余泥,余泥初始含水率为16%,氯氧镁水泥掺量为20%,氯氧镁水泥中混合材取代率为10%时结果较好.明确了氯氧镁水泥固化余泥的机理及可行性.

    氯氧镁水泥固化余泥混合材

    固废生态混凝土的降碱技术研究

    南书婷程霄智朱亚光徐培蓁...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废生态混凝土的碱度决定了植物生长性,拟采取碳化钢渣、钢渣微粉、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多种固废材料制备生态混凝土,并通过碳化、喷涂硅烷、碳化和喷涂硅烷复合的3种方法降低固废生态混凝土碱度,分析不同降碱方法对固废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和喷涂硅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固废生态混凝土的碱度,小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采用碳化降碱时,快速碳化的降碱效果优于自然碳化,且快速碳化7 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碱度最佳;采用喷涂硅烷降碱、喷涂2次时,抗压强度和碱度最佳.当固废生态混凝土快速碳化7 d后喷涂2次硅烷时降碱效果和抗压强度最优,pH值可降至9.3左右,抗压强度提高10%~20%.

    固废生态混凝土降碱抗压强度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