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王孙禺

双月刊

1001-4519

jysbjb@mail.tsinghua.edu.cn

010-62788995;6278332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ournal 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教育研究理论刊物。发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的创新效应研究:理论逻辑与中国经验

    孟大虎许晨曦吴克明王琦...
    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教育的创新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第二产业、高科技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人力资本聚集效应是教育的创新效应得以激发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以强化教育的创新效应为主线,重塑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实现高技能劳动力的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将高技能劳动力更多地配置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第二产业、高科技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

    教育的创新效应企业创新能力教育的经济价值匹配条件和机制

    "新师范"建设:打造校地协同伙伴关系——以华南师范大学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为例

    王红夏瑞阳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师范"建设是广东省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行动,其中,构建有效的校地协同伙伴关系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文章以华南师范大学在该行动中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实践探索为案例,从嵌入性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五维嵌入"的构建机理."新师范"建设高校要打造校地协同伙伴关系,应在结构嵌入上形成发展共同体,组织与推动人员互聘以链接信息、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在政治嵌入上通过签订具有契约性质的合作协议筑牢校地政治关系;在文化嵌入上融独创理念于培训和打造品牌文化论坛以实现先进文化传播和分享;在业务嵌入上以具有标识性的独特模式创新整合校地资源和优势进入各方主导的教育业务供应链;在技术嵌入上通过传递与应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以满足地方教师教育智能化需要并为校地教育合作过程赋能.

    "新师范"建设校地协同教师教育嵌入

    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下高校自设交叉学科政策执行研究:偏差、成因及治理机制

    李鹏虎王传毅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于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分析高校自设交叉学科政策执行提供了启发性视角.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下,高校自设交叉学科政策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和信息过滤、政策委托人对代理人激励不足、委托人对政策执行监督乏力等致使高校在执行交叉学科设置相关政策过程中出现偏差,具体表现为政策的选择性执行、替换性执行以及象征性执行等.借鉴委托代理理论,治理高校自设交叉学科政策执行偏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交叉学科设置的规范机制;优化建设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激励机制;深化横向监督,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交叉学科委托代理理论道德风险政策执行偏差

    学生课堂情感投入量表的开发与检验

    杨子豪张羽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情感投入是课堂学习投入的重要维度,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然而,学术界对学生情感投入概念的讨论并不充分,大多只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而忽视了学生对自身和学习共同体的情感调节过程.这导致实证研究对情感投入的测量准确性受限.本研究以课堂为主要场景,深入分析课堂情感投入的概念内涵,关注"状态与调节"和"个体与共同体"两组辩证关系,从情感状态、情感自我调节和情感共同调节三个维度构建更全面的学生课堂情感投入量表,并进行了系统的心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课堂情感投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质,可以作为中小学课堂情感投入调查和课堂教学管理的可靠工具.

    学习投入课堂情感投入量表编制

    走向深度学习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创立跨学科师生学习共同体为例

    董庆华郭广生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提出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框架:围绕"参与·成长"的共同愿景、以对话式认知模型为内层、以支持性学习环境为外层的双螺旋模式,实现了学习共同体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和教学功能.北京市某高校创立基于关联课程群的跨学科师生学习共同体,为本科生提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成果"的教育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发展了解决复杂问题、批判、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师生学习共同体深度学习高阶思维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阶段性、特殊性与一般性

    郭书剑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发生的.因此,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不仅具有阶段性,还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决定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其不仅引起赶超型学术精英流动,还引发增长型学术精英流动.其间,各类人才计划无时不支配着大学学术精英竞争,事业单位制则异化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运动中,后发外生型大学"高薪引才""国际竞才"现象十分普遍,中国大学不是个例.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看待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更系统、更全面地把握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深远影响,对于实事求是地制定人才汇聚政策、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学术精英流动大学人才竞争人才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