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李景隆

双月刊

1007-0117

QHSX@chinajournal.net.cn

0971-8802246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72号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s College(Education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学校科研和教学最新成果,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主要刊登教育科学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优秀学位论文、综述、述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覃采萍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虚拟实践是受现实生活中虚拟实践启发而来的一种实践形式,具有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教师与学生的高度投入、学生主体体验与虚拟实践客体的高度融合的特点.虚拟实践运用得当,比如运用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热点讨论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对现实实践教学难题的新出路.

    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新出路

    刑法分论本科教学改革探索

    张秀玲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刑法学中,刑法分论的知识容量很大,而且,相关刑法分论教材的编排一般都为公式般的内容.对此,在一个课时有限的学期内,法学本科生如何能够将刑法分论的知识真正地予以吸纳、掌握,就成为一个现实的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刑法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刑法分论的教学方法,即重新编排传统刑法分论教材、典型罪名的选择和精讲、注重辅助性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学习刑法的能力等.这些刑法分论教学改革方法在刑法学的教学实践中改变了过去呆板、单调、低效的讲授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刑法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刑法学的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刑法学刑法分论本科教学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苏轼"章的教学

    汤克勤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古代文学课程"苏轼"章的教学逐渐形成了充足的内容和独到的教法,教学效果良好.不断地完善教案,撰写研究论文,把握作家作品,挖掘其现实意义,使学生终身受益,这应是教师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追求.

    古代文学课程"苏轼"章教学探索

    学习动机的引发与课堂管理

    张菁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管理是作为一名教师为建立和维持一种有效的学习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课堂管理也是教师所面临的较为困难的挑战之一.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发角度对课堂管理进行探究,试图寻找建立有效课堂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动机教学任务学习兴趣学习目标课堂管理

    拟态环境建构与校园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周燕琳蒋立宏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以青年学生为受众群体的特殊环境,高校媒介环境有别于大众社会的媒介环境.建设良好校园舆论环境(拟态环境),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其基本目的,同时,高校校园拟态环境的建构必须把握几点原则:一是坚持党性原则,正确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积极营造和谐环境;二是舆论先行,正面宣传为主,做好环境监控工作;三是要培育一支强大的宣传队伍,成为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传播者.

    拟态环境媒介舆论引导

    高校学生工作原则重构与实践创新

    吴建强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研究新时期的学生工作原则,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的理念、方式和内容,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工作指导原则实践创新

    节约型高校建设的意义与对策分析

    张保伟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在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中肩负着独特的责任.文章分析了节约型高校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宏观对策和思路.

    节约型高校节约文化以人为本实践途径

    重读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

    邹赞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细读小说文本,采用叙事学关于叙述视角的理论对<铁皮鼓>进行分析发现:<铁皮鼓>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总框架内融合了仰视角、叙述主体自我物化、旁观视角等多元视角形式,其叙事风格融荒诞、真实、反讽于一体.

    《铁皮鼓》叙述视角荒诞反讽

    论贝克特戏剧人物的现实观照

    刘秀玉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追求艺术升华的过程中,贝克特念念不忘.对现实人生的观照,他的现世与理性精神成就了其戏剧人物的辉煌.尽管贝克特的剧中人物常常处于消失与溶解的边缘,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力却更加强烈.贝克特独特的叙述策略使其人物具有了一种普世价值.

    戏剧人物现实观照普世价值

    解读《风流赛义德》中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郭晓莹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塔伊布·萨利赫代表作<风流赛义德>中东西方文化的接触与接受,反感与拒斥,以及由此导致的冲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和文化进行文学和文化批评,目的在于改变东西方的现实文化关系和权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东方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应选择的道路.

    后殖民主义文化误读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