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张黄元

双月刊

1003-7950

qhxmsyzz@qhmky.com

0971-5318387

810016

西宁市纬二路1号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Journal Chinese Qigha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会合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青海省和青藏高原地区畜牧、兽医、草原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推广成果、调查报告、兽医临床经验、动物养殖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和有关问题的专论与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牦牛乳冷储罐的设计与保鲜性能测试

    段江南魏东宏宋啟珠罗增海...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新鲜的牦牛乳置于新研发的牦牛乳冷储罐中冷藏,检测不同时间内牦牛乳的温度、酸度、菌落总数变化,并与传统不锈钢桶保藏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冷储罐中保藏的牦牛乳在 60 min内从 22℃冷却至 4℃;冷藏3d后牦牛乳的菌落总数为9.3×105 CFU/mL,酸度为17.9°T,符合现行生乳收购标准;冷藏5d后进行酒精试验和冷藏6d后进行煮沸试验,未出现絮状沉淀.新研发的牦牛乳冷储罐存储性能优于不锈钢桶的存储性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牦牛乳冷藏冷储罐保鲜性能

    青贮对黄花棘豆营养成分的影响

    吴国林莫重辉
    6-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对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测定其青贮前及青贮每间隔10d黄花棘豆中的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黄花棘豆经青贮后基本保持黄绿色,质地变软,易分离,形态松散,抓握时不粘手.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黄花棘豆散发出的酸香味越来越浓,说明青贮效果较好;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黄花棘豆中的灰分、钙、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有升高趋势,水分、总磷含量有下降趋势,粗蛋白在青贮期间基本没有变化,说明黄花棘豆经青贮100 d后粗蛋白没有损失,可以通过青贮方法将其开发为优质牧草.

    营养成分青贮黄花棘豆疯草毒草

    新型添加剂在高原地区生猪育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韩学平张莲芳郭继军卫世腾...
    9-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新型添加剂在高原地区生猪育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我们选取目前报道中使用较普遍的新型添加剂丁酸钠和菊粉进行比选研究.随机选取体重在45 kg左右的育肥猪120 头,随机分成4 组(每组30 头),一个对照组(CT),饲喂基础日粮;三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的丁酸钠(DS)、2%的菊粉(JF)、0.2%丁酸钠+2%的菊粉(DJ).结果表明:丁酸钠+菊粉(DJ)添加组试验期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05.3±8.8 kg,1 028.3±88.2 g/d,显著高于对照组(CT)(P<0.05),丁酸钠+菊粉(DJ)添加组、丁酸钠(DS)添加组和菊粉(JF)添加组试验期单位增重饲料消耗量分别为 2.64、2.72 和 2.75,分别比对照组(CT)减少 16.4%,13.7%和20.1%;丁酸钠+菊粉添加组(DJ)发病率和死亡率最低,分别为 6.7%和 3.3%,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 49.6%和50.7%;丁酸钠+菊粉(DJ)添加组头均利润为177.9 元,头均较对照组多赢利 204 元,较菊粉(JF)添加组、丁酸钠(DS)添加组分别高出90.5 元和35.6 元.可以看出,在生猪育肥过程中使用新型生态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丁酸钠菊粉高原地区生猪育肥应用研究

    牦牛肾烧烤加工工艺研究

    薛斌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牦牛肾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烧烤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食盐添加量为0.7%、料酒添加量为1.5%、食醋添加量为1.5%时,经烧烤加工出的牦牛肾口感最好,感官得分为75.03 分.研究结果为牦牛肾的烧烤加工提供了参考.

    烧烤牦牛肾加工工艺正交实验感官评定

    藏绵羊低氧适应的血液生理指标特征研究

    白晶晶刘秀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藏绵羊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研究的最佳动物.本研究选择欧拉型藏绵羊(海拔约4 000 m)和湖羊(海拔约100 m)的12 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HGB(117.59±0.557 g/L)、HCT(62.26±0.583%)值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而PO2(34.56±0.499 Pa)、SO2(64.14±0.571%)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在血液酸碱和电解质指标中,藏绵羊的PCO2、HCO3-、TCO2、BE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Ca2+高于湖羊(P<0.05),pH、Na+和 K+3 项指标在两品种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氧气运输相关指标的HGB和HCT值均为高海拔环境的藏绵羊高于低海拔生活环境的湖羊,藏绵羊低氧适应的主要生理表征是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而红细胞数增加是高血红蛋白浓度的主要来源.

    低氧适应血液生理藏绵羊

    羔羊口膜炎病的预防和治疗

    刘继刚柯成忠罗天照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或"羊口膜炎",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对广大养羊农牧户造成的损失较大,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治疗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养羊户提供帮助和参考.

    羔羊口膜炎预防治疗

    妊娠期牦牛子宫阜组织结构观察

    沈莹莹付长其彭巍舒适...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妊娠期牦牛子宫阜组织结构的特征,本实验采用HE染色分别对15 d、30 d、35 d、45 d、60 d、75 d、90 d、100 d、105 d和120 d的妊娠牦牛子宫阜进行切片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发现牦牛不同妊娠阶段的子宫阜横切和纵切均主要见胎儿—母体连接组织,由呈索状排列的母体纤维构成结构支架,为组织提供支撑作用,其内可见毛细血管分布.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子宫阜腔隙内间叶细胞、滋养外胚层和双核巨细胞增多,子宫阜纤维组织间腔隙逐渐扩大,纤维索也逐渐变粗.

    牦牛妊娠期子宫阜组织结构

    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移植对高原环境下SD大鼠肺动脉压、体重及采食量的影响

    陈征王书祥柴沙驼格日立...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方式改善高原低压、低氧导致的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并探索菌群移植对大鼠肺动脉高压及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将生活在海拔3 200m的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移植到Sprague-Dawley(SD)大鼠体内,然后转移SD大鼠至低压氧舱(模拟6 000m海拔)中饲养30 d,再进行肺动脉压肠道菌群等指标检测.结果显示FMT可显著降低SD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提高SD大鼠的日增重,并且降低大鼠的日采食量.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移植组大鼠肠道菌群变化显著,特别是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综上所述,高原鼠兔对SD大鼠的菌群移植有效地改变了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降低了肺动脉压,且改善了大鼠的生长性能.

    菌群移植低氧肺动脉高压生长性能菌群多样性

    青海省祁连地区林麝腹泻原因调查与分析

    胡勇简莹娜王戈平李秀萍...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青海省祁连县某养殖场送检的7 只病死林麝进行了临床观察、病例剖检、实验室常规检验和病毒病的PCR检测,同时,在送样的37 份林麝粪样品中,有21 份样品检出了球虫虫卵.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推断,该基地的林麝存在球虫的感染.

    林麝球虫线虫

    羊流产类疾病原因分析及防控方法

    王光华简莹娜王戈平李秀萍...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羊业已成为青海省乃至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类疾病的发生,其中流产类疾病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有些地区妊娠母羊经常会发生早产、流产等现象,严重影响羊群的健康和繁殖能力,对农牧民的经济收入造成较大影响.引起母羊流产的病因较多,综合起来主要分为病原性因素和非病原性因素,有时为多种因素并存.对这类疾病应做到早期发现、提前预防、全面分析、科学防治,将流产、早产等疾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绵羊流产病因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