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求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求索
求索

月刊

1001-490X

0731-84219107

410003

长沙市德雅村

求索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办刊的中心任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尚书大传》古乐叙述的历史内核与观念价值

    王志清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尚书大传》作为《尚书》的首部经说,十分重视古礼、古乐的传述,尤以古乐叙述最为丰富且独特,更因有些内容不见于《尚书》和先秦其他经书、子书而具有特殊的古史文献价值.巡狩贡乐、陈诗观风、迎时气之乐是其所述古乐较具价值的部分,它们既有口传历史和逸《礼》的来源,也有伏氏一派在古史描述中吸纳的儒家礼乐观念和制度设计,同时还包括伏生学派所在齐地文化的影响.朴素的自然认知、古老的祭祀观念以及理性的政治文明,形成其古乐叙述不同文化形态相混融的特点.礼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尚书大传》中的古乐叙述,可以帮助我们寻绎早期国家礼乐文明的影迹,也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特征.

    《尚书大传》巡狩四时陈诗观风迎时气

    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多维视野

    马奔腾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工作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论述,坚持保护第一,摒弃简单思维.应从多维视野加以思考,在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相关概念的界域与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其属性与功能,了解其多重功用,并在利用时凸显历史文化视角,不仅要服务当下,也要面向未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文化思想保护利用多维视野

    《反对本本主义》中的问题导向

    杨振闻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对本本主义》是"经过一番大斗争后写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在文章中,毛泽东不但痛批了革命初期出现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包括"瞎说一顿"的问题、在困难面前只知道叹气的问题、唯上唯书不唯实的问题等,而且深刻揭示了这些具体问题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对问题"把脉问诊"之后,毛泽东还提出了问题的解决之道:坚持实事求是,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持走群众路线,强调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来解决问题;坚持独立自主,强调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四是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反对主观主义.重温《反对本本主义》,特别是把握其中的问题导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问题导向调查研究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康德式道德决策

    陈英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驾驶电车难题是检验人工智能伦理可行性的一块试金石,面对不同情境,其计算程序既要作出可决定的、内在一致的判断决策,又要与人类的普遍道德常识相兼容.康德义务论给出了具有普遍性与一致性的理论框架.自动驾驶电车的道德决策可视为由计算程序执行的第三人称视角司法判决.康德式道德决策以法权义务为基础,并在经验判断中纳入人性法则作为道德评价的优先法则,能够为自动驾驶电车难题提供一种针对一切理性存在者且符合常识道德认知的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道德决策

    民族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学科发展的全球化适应

    李曦辉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仍然是现代人类群体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球化时代人类认同的重要方式.民族经济学因其多源性以及抽象研究对象的缺失,至今难以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固定范式.在全球化时代,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无法割裂,这对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应对提出了要求.域观范式源起于对世界多样化价值文化与制度形态的理论观照,其基于理性、制度、文化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解决民族经济学带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而不够高度抽象的学科建构难题提供了一个理论途径,也为民族经济学适应全球化提供了范式参考.进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现实使得民族经济学可能发展成具有鲜明文明形态特征的经济学说.

    民族经济学域观范式文化文明多样性

    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结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

    潘文轩
    13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居民财富积累公式,利用WID数据从财富来源贡献度、财富源头结构两个层面对中国与参照国的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结构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从财富来源贡献度看,各国形成了储蓄为主型、财产增值为主型、相对平衡型三种积累结构,中国属于相对平衡型.从财富源头结构看,劳动收入是各国居民积累财富的主要源头;相比参照国,中国居民财富源头结构表现出财产增值占比较高、资本收入占比较低等特点.引申分析表明,储蓄率对财富积累的速度与结构有重要影响,资本作用于财富积累的形式关系到财富积累质量,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资产贬值是财富积累不稳定的主因.

    居民财富积累财富来源结构居民储蓄财产价值

    区块链赋能政府会计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张俊瑞李宏宇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技术已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技术,其快速发展与应用为解决政府会计改革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区块链通过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改变政府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式、促进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协同等赋能政府会计.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会计具有可行性,可运用开放群组企业架构框架(TOGAF)的架构开发方法(ADM),在最大化利用现有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优化政府会计系统架构.区块链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还面临政府会计业务梳理、系统建设成本、区块链行业生态、数据安全等问题,需要在顶层架构设计、数据确权、技术能力与专业能力融合、外部监管能力等方面加强基础保障.

    政府会计区块链TOGAF架构财政治理效能

    "在一家干好几年":阈限理论与交融的力量

    周群英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阈限理论适用于研究在某个较长时段处于中间状态的群体.阈限阶段的特征是交融,交融在阈限阶段产生.聚焦为什么有的家政工可以"在一家干好几年"现象,探讨阈限阶段交融的产生、类型和功能的研究发现,交融的产生需要劳雇双方的认知和行为符合对方的期待.处于结构"边缘"的家政工引导交融的发生,但雇主处于主导地位."存在性交融"稍纵即逝、"规范性交融"持久脆弱.前者是雇佣关系建立的条件,后者是关系稳定的维系机制.交融既具有使被规定角色(家政工)从约束(雇佣关系)中释放压力的功能,又可以增进阶层间的互动进而为消解社会冲突、优化社会结构提供可能.

    阈限理论交融劳雇关系

    无心还是无力?——主观阶层认知、健康与生育意愿研究

    严翔郑丹丹
    16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不起"和"没担当"难以有效解释"低生育谜题",从主观阶层地位角度、结合风险社会这一时代背景的解读值得探索.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三期数据的研究发现,主观阶层认知与个体生育意愿呈正相关,影响途径之一是个人的健康状况.相较于在国有部门工作的人,主观阶层认知对非国有部门员工生育意愿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相较于50后、60后和70后,主观阶层认知对80后、90后和00后群体生育意愿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中国的个体化进程使个体在获得流动性的同时,也可能感受到更多风险与不安,对于体制外的年轻人尤其如此,相关部门可在此基础上思考对策以提振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主观阶层认知健康风险感知

    基层负担的差异性应对及其情境逻辑——基于T镇的田野考察

    刘勇
    17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激增的任务与职责,基层干部并非被动承压或是一味逃避,而是在有限资源约束下选择性地分配精力资源、应对负担.借鉴组织平衡理论,从"行为可见性"和"行动效能"维度建立基层干部负担差异性认知与应对的分类框架,可分出忠诚——自主加码、准退出——弱化参与、呼吁——避责加压和混合——自我调适四种理想类型.基于T镇的田野研究表明,行动效能和行为可见性越高,贡献越容易获得组织认可,基层干部越愿意提升努力水平以适配更高任务要求(忠诚);行动效能不变而行为可见性越低,贡献难以被组织识别和认可,干部可能会维持既有努力不变、消极应对(准退出).行为可见性并非越高越好,当行动效能较低时,基层干部更容易暴露在问责风险中而采取自我加压和避责策略(呼吁),而当行为可见性和行动效能较低时,负担应对依赖干部的公共服务精神(自我调适).注意力配置结构的差异化、基层工作的非量化特征、内部资源结构非均衡化以及基层干部的工具理性计算与价值理性调适等共同构成了基层干部负担差异化应对的主客观情境基础.

    基层负担行为可见性差异性应对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