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刘岩

半月刊

1006-7256

qlhlzzs@163.com

0531-88591031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齐鲁护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Qilu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法令、法规和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护理学术水平的提高。全国各级医疗和机构医护人员及科研机构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郑金艳颜峰刘燕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8 月1 日~2023 年8 月1 日门诊部就诊的92例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明显,在提高满意度和改善负性情绪方面效果显著。

    门诊护理人性化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护理质量

    社会支持在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

    李红月魏万宏任红艳杨丰华...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与癌症复发恐惧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 年4 月1 日~7 月1 日某三甲医院收治的95 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癌症复发恐惧、知觉压力、社会支持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 95 份,有效回收 93 份,乳腺癌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评分为(33。40±7。60)分,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为(37。37±8。57)分,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为(35。37±9。85)分;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知觉压力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知觉压力均呈负相关(P<0。01);中介效应模型显示,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对其癌症复发恐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13,P<0。05),知觉压力对社会支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68,P<0。05),社会支持对癌症复发恐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505,P<0。05),社会支持在知觉压力与癌症复发恐惧中的中介效应为 0。236(95%CI:0。108~0。443,P<0。05),总效应为 0。64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4%。结论:知觉压力可通过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产生间接影响,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来降低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乳腺癌社会支持知觉压力癌症复发恐惧中介效应

    ICU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实施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刘佳周敏韩辉马茜...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ICU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实施的影响因素,为推进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指南的规范化落实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结合临床实际和文献检索,从干预方案的特征、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个体特征和实施过程5个维度构建访谈提纲,2023 年 5~6 月对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17 名ICU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NVivo 12 录入访谈数据并分析。结果:结合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分析得出医护人员对指南内容认知缺乏、物资储备不足等 9 个阻碍因素,治疗流程简单等 3 个促进因素和缺少落实负责人 1 个中性因素。结论:ICU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实施过程中存在障碍,可通过组建感染性休克诊疗团队、建立健全科室资源规范化管理、定期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并完善质控管理,促进指南落实。

    ICU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质性研究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

    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杜志茜谢润姬刘惠萍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 90 例,记录检查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共出现 24 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6。67%。将 24 例不良事件纳入为不良事件组,其余纳入无不良事件组。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肺部疾病史、高血压、禁食时间、检查次数、检查时间、检查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丙泊酚用量是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疾病史、检查前SAS评分≥60 分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再次检查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出现不良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肺部疾病史、检查前SAS评分≥60 分、检查次数,应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无痛胃肠镜检查不良事件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疫情常态化下急诊留观患者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姚丽娜王红张长敏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疫情常态化下急诊留观患者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急诊留观的 142 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留观患者焦虑得分为(11。87±3。65)分,抑郁得分为(12。98±3。79)分,得分>8 分者 100 例;睡眠质量总分为(12。87±2。89)分,得分>7 分者 112 例。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留观患者焦虑、抑郁均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323,0。412,P<0。01)。结论:急诊留观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较高,且绝大多数急诊留观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况。焦虑、抑郁越严重者,睡眠质量受影响程度越严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负性情绪制订干预对策,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康复水平。

    急诊留观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相关性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杨晓妍张志方张晓旭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 1 日~2023 年 6 月30 日收治的 182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院前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急救情况、应激反应、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躯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接诊到确诊时间、急救实施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 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能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诊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脑出血院前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应激反应神经功能躯体功能

    以6h复苏目标理论为指导的目标护理措施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顾敏杰季永香周旻佳陆杨杨...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 6 h复苏目标理论的目标护理措施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6 月 1 日~2023 年 3月 1 日收治的 80 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6 h复苏目标理论为指导的目标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包括液体输注量、液体平衡量、治疗 1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氧合功能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肾功能[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尿量]及炎性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液体输注量、液体平衡量、治疗 1 d后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aO2、PaO2/FiO2 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SCr、BUN、PCT、hs-CRP 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尿量高于对照组同期及干预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患者中采取以 6 h复苏目标理论为指导的目标护理措施,能够体现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抑制炎症,提升血氧水平,改善肾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6h复苏目标理论目标护理措施脓毒症氧合功能

    保护动机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行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王霞冯坤徐建伟冯明霞...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PMT)下的护理干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9 月 1 日~2023 年 9 月 30 日收治入院的 204 例AMI患者,依据奇偶分组标准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 102 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 PMT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分钟步行试验(6MWT)]、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LVEF、LVEDD、6MWT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1),HAMA、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1),ESCA、CQQC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PMT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行PCI的AMI患者中,不仅可以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恢复,缓解负性情绪,还可强化患者自护能力,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两种固定方法在重症患者PICC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刘欢李毅李彩花付禄...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纸胶蝶形交叉固定与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在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20 年 10 月 1 日~2023 年 3 月 31 日实施PICC的 80 例患者随机分为加压人字形组与纸胶蝶形组各 40 例,加压人字形组患者以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PICC,纸胶蝶形组以纸胶蝶形交叉固定PICC;比较两组PICC渗液情况、固定材料更换次数、非计划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红肿]、患者满意度。结果:加压人字形组PICC渗液情况优于纸胶蝶形组(P<0。05),固定材料更换次数、非计划拔管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纸胶蝶形组(P<0。01,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纸胶蝶形组(P<0。01)。结论: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用于PICC固定中可改善其渗液情况,减少固定材料更换次数,降低非计划拔管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纸胶蝶形交叉固定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PICC非计划拔管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行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

    陈绪美孙雁封金文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行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 1 日~2022 年 6 月 30日收治的 8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均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将 2019 年6 月1 日~2020 年12 月31 日收治的40 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 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6 月 30 日收治的 40 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症状评分、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用力肺活量(FVC)]及免疫功能(包括IgG、IgA及IgM)。结果:护理后,两组咳嗽、气喘及肺部湿啰音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VC、FVC、PEF、FEV1 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肺功能与免疫功能。

    支气管肺炎集束化护理雾化吸入免疫功能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