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血细胞变化规律及放疗过程中血细胞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7-05-2022-08-15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208例局部晚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特征资料和不同治疗模式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计算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使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基线值、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和NLR/基线值与放疗天数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73例NSCLC患者放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值分别为(4.01±2.05)×109 L-1 和(2.84±1.76)× 109 L-1,Z=3.29,P<0.001;放疗前后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分别为(1.55± 0.66)×109 L-1 和(1.12±0.52)× 109 L-1,Z=3.89,P<0.001;放疗后和放疗前 NLR 均值分别为(4.53±2.37)×109 L-1和(2.95±1.86)× 109 L-1,Z=3.32,P<0.001.比较接受化疗或免疫治疗前后血细胞计数,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Z=3.72,P<0.001)和淋巴细胞(Z=2.8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单独免疫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平均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约0.19×109 L-1,Z=3.36,P<0.001;接受化疗同步免疫治疗的患者淋巴细胞治疗前后均值分别为(1.42±0.50)× 109 L-1和(1.25±0.90)×109 L-1,Z=3.62,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基线值与放疗持续天数呈负相关,r=-0.480,P=0.013;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与放疗持续天数呈负相关,r=-0.480,P<0.001;NLR值/基线值与放疗持续天数呈正相关,r=0.190,P=0.014.基于淋巴细胞进行分组,高水平患者和低水平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0.1和10.7个月,x2=4.50,P=0.034;基于中性粒细胞进行分组,高水平患者和低水平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4.1和16.7个月,x2=0.50,P=0.470;基于NLR进行分组,高水平患者和低水平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3.9和15.3个月,x2=0.10,P=0.820o结论 化疗主要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放疗主要导致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是接受放疗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PFS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