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记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

荆成

旬刊

1002-2759

qnjz@vip.sina.com

0531-85193517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青年记者/Journal Youth Journalis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开展新闻理论探讨,报道传媒及相关外延行业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经验、事件内幕等。内容设置对于广大编辑记者、宣传干部、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不实信息的表现、治理与效果评价

    喻国明杨雅刘彧晗李钒...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网络不实信息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以虚假摆拍等新现象作为抓手,分析网络不实信息的表现、成因、治理与效果评价.首先,梳理网络不实信息的历史流变与表现;其次,探究网络不实信息的易感人群、成因与传播特点;再次,根据治理价值观和治理风格总结网络不实信息的四种治理措施,即规范式、效率式、纠正式和引导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各类治理措施的效果差异;最后,提出在战略层面实现治理思路升级,强调预防优于治理、用户教育优先、合作大于分治,在策略层面注重不同治理主体间的责任共担与协同运作,构建不实信息甄别与效果评价体系,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不实信息虚假摆拍治理策略信息助推标识提示

    构建融通中外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从传播与发展议题重新切入

    赵月枝
    64-6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服新闻学与传播学隔阂状态、构建融通中外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重思发展议题之于学科的核心意义.主流发展话语由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其1949年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但由此产生的主导传播与发展研究范式到1970年代初就面临多重挑战.这其中,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综合发展观"挑战了西式现代化范式中的线性发展观,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这一发展观的体现.如今,中国不仅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而且通过"全球发展倡议"实现了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主动构建.发展议题不应被局限在某些碎片化的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而应成为本学科的一个元问题.

    冷战传播学发展观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

    回答时代之问:论列宁新闻思想的时代传承

    程曼丽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并以其领导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新闻思想.研究列宁新闻思想,首先需要了解列宁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传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进行延伸性思考,探讨我们应当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框架,以指导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

    列宁主义列宁新闻思想社会主义国家新闻理论时代传承

    数字新闻生态:概念基础与结构特征

    常江徐帅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媒介技术与新闻实践的关系出发,提出以数字新闻生态为认识论起点理解当代新闻实践、构建数字新闻学概念体系的主张.数字新闻生态因其技术架构而体现出液态、多孔和易变的属性,并与传统新闻业态之间保持着破坏性发展的关系.在结构上,数字新闻生态具有网络化、平台化和介入性的基本特征.数字新闻生态通过对新闻实践进行持续的培育、塑造和限定,逐渐形成稳定的运作模式并生发出原生数字专业文化.本文主张数字新闻学的发展应当建基于生态性思维,将客观知识生产和人文价值追求有机结合,并致力于推动面向广泛行动者的新闻伦理与素养的普及.

    新闻生态数字新闻数字新闻学新闻业态

    AIGC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成因及路径分析

    田丽陈馨婕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引入新闻业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 AIGC在新闻业发展的历程,然后借助信息耗散模式从信使、审查、分发三条路径分析A1GC影响新闻真实性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无法判定信源的权威性,挑战新闻专业性以及传播过程的"茧房"效应是关键原因.最后,本文认为需要通过AIGC技术转型的新闻业可以向提供新闻专业数据源以提高算法透明度、统一人机规范设计标准、提升媒介素养三个方向发展.通过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以新闻从业者为核心,AIGC为辅助,实现协同发展.

    AIGC新闻真实性虚假新闻人工智能伦理智能媒体

    转文化传播视域下"数智华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ReelShort为例

    史安斌梁蕊洁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全球化时代,以ReelShort为代表的中国流媒体平台上线海外,凭借生产"霸道总裁"言情短剧而广受欢迎,成为"数智华流"的又一成功案例.其以"中西文化杂糅+流媒体平台制播"为主要发展策略,在内容生产、商业营销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形成了与奈飞(Netflix)等西方流媒体平台截然不同的转文化传播模式."微短剧模式"对改变当下"平台不平"的西方媒介市场主导现状、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使跨越民族国家和地缘政治边界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想象成为可能.

    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微短剧数字平台流媒体ReelShort

    生产、观看、技术:数字视觉图像参与社会时间加速的三重向度

    葛俊芳周佩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数字视觉图像生产者、观看者、视觉技术三个维度探究数字视觉图像参与时间加速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数字视觉图像生产者及平台在"中区"和"深后区"的图像生产中皆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制;大众对数字视觉图像的观看始于视觉奇观,终于视觉沉浸,进而导致个人逻辑时间序列发生混乱;而媒介技术作为调节中介则为时间感知变化提供条件并使其成为可能.

    数字视觉图像社会时间加速生产者观看者视觉技术

    刷梗的隐喻:玩梗青年的社交货币与情感载体

    魏宝涛曲奕同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探析刷梗的传播路径与社会表征,发现网络热梗作为社交货币隐喻了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并进一步针对刷梗背后的表达失语趋向,提出断裂认同、重塑景观、复归现实的意见.

    刷梗网络热梗文字失语身份认同社交货币

    价值理性内嵌与劳动权益共享: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劳动权益保障新模式

    吴鼎铭王恺欣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和网络传播技术,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工的控制与剥削渗透到生产劳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数字劳动主体性与公平性的复归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完善,也仰赖于技术的创新突破,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与普及为数字劳动权益保障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将来数字劳动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凭借其去中心化、可溯源、高信任度、不可篡改、匿名机制、时序排列等技术特性,区块链正从数据确权与价值回归、价值理性的内嵌与算法牢笼的突破、权属保护与权益共享三个层面,开创更透明、合法与公平的数字劳动成果分配新模式.

    数字劳动劳动权益传播技术区块链

    新闻类短视频的合理使用与版权保护

    李婧叶俊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类短视频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由于其本身兼具信息传播的公益性与作品创作的独创性等特点,导致对其合理使用范围的确定有难度.现存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各主体版权保护意识淡薄、维权路径不畅通、平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加剧了其版权保护的难度.本文在厘清新闻类短视频合理使用范围基础上,梳理其版权保护的措施,以达到构建其良好发展环境的目的.

    新闻类短视频版权保护独创性短视频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