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记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

荆成

旬刊

1002-2759

qnjz@vip.sina.com

0531-85193517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青年记者/Journal Youth Journalis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开展新闻理论探讨,报道传媒及相关外延行业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经验、事件内幕等。内容设置对于广大编辑记者、宣传干部、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基础设施与生成性社会的来临

    胡翼青
    1页

    智能传播:前沿与反思

    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新闻生产创新:实践与挑战

    周葆华陆盈盈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新闻生产创新实践,通过一系列代表性调查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际新闻界的基本采纳状况,重点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关键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包括辅助新闻内容创作、新闻选题与角度、数据新闻、调查与监督报道以及事实核查等,进而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质与量的权衡、新闻文化的挑战以及技术"幻觉"与伦理问题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新闻创新的发展,取决于技术和行业的实践、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的协作调适以及对于新闻业基本价值的始终追求.

    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生产新闻创新大语言模型

    作为复媒介的大语言模型——从App Store到GPT Store的技术内核与演进逻辑

    何康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移动网络到智能网络,在不到十年的发展时间里,以应用程序(applications)为中心的搜索选择模型正在转向一个以人工智能、数据学习、用户微调与内容生成为中心的对话交互模型.本文运用复媒介(polymedia)的理论框架深入分析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内核与演进逻辑,这一理论视角的更新意味着将大语言模型分析为一种复合型(integrated)媒介平台,充分考量人机交互过程中的多模态转换、动态数据接入、实时情感体验和多元社会情境,进而理解成为一种智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互型(figuration).其演进逻辑反映了从相对单一、静态的解决方案向动态、集成、智能的服务转变.同时,大语言模型也为复媒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探讨空间.

    智能传播复媒介语言模型内容生成

    工具依赖的认知风险——ChatGPT工具性与创造性迷思

    刘德寰程馨仪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媒介从人的工具变为人的"外接大脑"和对人的肢体改造,从而引发了从人机共存到人机互生的新生存方式变革,而这种互生与共进重点体现在了人的认知层面.由此,ChatGPT的科学神话暗含着给人类带来的认知风险和主体性危机.连接泛在的信息迷雾破坏了知识的哲学内涵,模糊了创造性的实质与边界,造就了新的"他者",也造成了人的悬置与衰弱.本文试图从ChatGPT的工具性与创造性迷思入手,探讨人类在人机互生的媒介环境下所面临的处境难题,以及我们该如何在技术迷思之中自处.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依赖认知风险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智能传播研究自主知识体系

    匡文波姜泽玮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传播既是当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与行业动态中的热点,同时也彰显着中国传媒界的特色与旨趣.本文基于对中国智能传播研究过去十年经验的回顾与反思,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宏观语境与时代目标,分析中国智能传播研究的内生障碍与未来进路,阐释智能传播研究同媒介化、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智能传播研究与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关联,指出中国智能传播研究的知识生产需要重点面向实践化、自主化与体系化,以此增强中国智能传播研究的实质性理论进展及其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智能传播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人工智能技术

    报业播客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

    邱鑫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初,由报纸媒体掀起的媒体移动终端合并浪潮预示着媒体融合走向存量提质阶段,推出搭载优质内容且更加适应移动传播的数字产品成为探索方向之一.本文通过观察国内外报业播客建设情况发现:西方形成美英两国领跑的业态格局;由都市报领头的国内报业播客转型形态渐显,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出生产持续性弱、内容趋同和依赖技术等问题.在未来,报业播客应充分发挥纸媒优势深耕垂类,通过调查性报道打造IP产品,以交互性叙事方式促进人机融合.

    报业播客媒体转型媒体融合新闻播客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职业边界研究

    梁眉佳张杰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职业系统理论,分析我国传统媒体主持人职业边界失守的原因.技术的变革导致了"泛主持人化"和"去主持人化"现象的发生,媒体融合改革、学科理论合法性孱弱等也加速了传统媒体主持人边界的失守.在未来,抽象知识的指导、具有高壁垒的专业等硬边界技能则是传统媒体主持人在重塑职业边界上应该努力的方向.

    传统媒体主持人职业边界职业系统管辖权

    全人类意识:当代国际传播的新观念

    胡钰袁小珊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人类意识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自身存在独特性及彼此联系紧密性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通过宗教、经济、政治等渠道不断传播,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不断拓展其内涵,强化了人们的整体意识、和平观念以及人文关怀,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发展协同性奠定了观念基础.全人类意识的国际传播对于塑造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缓和不同族群的冲突、分裂与仇恨,促进全球主义思想,推动人类合作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全人类意识体现了对全人类解放和自由的共同追求,以全人类意识来推动国际传播,不仅会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带来鲜活的时代特征,也会为国际传播带来更加宽广的积极视角.

    全人类意识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共同人类

    破立并举:中国式现代化媒介表达的斗争性与建设性

    陈娜张驰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斗争性与建设性这两大现实维度切入,对中国式现代化媒介表达的基本内涵进行阐释.基于此,从技术迷思、思潮迷思、话语迷思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媒介表达的现实屏障及其潜藏的媒介意识形态风险进行思考,并进而以正确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正确处理"以正面宣传为主",以及正确处理"时度效"为例,对国际舆论斗争格局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媒介表达的实践路径展开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媒介表达媒介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