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科学(教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科学(教师版)
青年科学(教师版)

月刊

1002-2562

024-22690622

110014

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

青年科学(教师版)/Journal Young Science
查看更多>>《青年科学》杂志,全国统一刊号:CN21-1202/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562,邮发代号:8-140。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辽宁省一级科技品牌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励精图治,两度蝉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百种重点期刊”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FCPA在中国的美资公司和海外投资的适用

    徐淼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本在全球流动的速度日益增长,一些外国公司逐渐在中国扎根生长,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数量也不断上升.但商业交往增加,很可能导致贿赂及腐败的发生,因此,近年来,美国FCPA的案子日益增多.FCPA不仅约束着美国公司,也拘束着在美国境内投资的外国公司.本文通过介绍FCPA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分析在中国的美资公司应遵守的规则和应对措施,以及FCPA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产生的影响.

    FCPA贿赂腐败尽职调查

    新刑诉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以司法实践为视角

    梁小锋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刑诉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促进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但是,司法实践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刑诉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

    论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

    王建伟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证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发生的法律行为,而保证期间作为保证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国立法中的创举,同时也是担保法上最有争议的制度之一.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论述保障期间的法律性质之前,首先从学界对保证期间的定义入手,阐述了保证期间的特点,从而得出笔者对保障期间定义的结论;第二部分论述了保证期间法律性质的三种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期望通过本文对保证期间法律性质的分析,对司法实践操作和立法的修改能有所助益.

    保证期间除斥期间诉讼时效

    论海盗行为国际审判制度的完善

    樊文光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全人类公敌的海盗行为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海盗所属国经济萧条,致使海盗成为一个低成本投入高效益产出的行业.从法律角度考虑,海盗定义不够全面,同时海盗审判制度的落后,致使犯罪后难以给予有效的法律惩治,间接纵容海盗行为.因此,完善国际法律制度,建立一个更好的审判模式,即交由国际刑事法院,设立特别刑事法庭审判,才能给海盗行为以有效惩治.

    海盗行为国际审判制度完善

    论我国比较广告的不正当竞争及其法律监管

    徐晓媛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经济生活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比较广告成为极为重要的传播商业信息的手段,但随着比较广告的日益盛行,一些构成虚假广告、一些诋毁行为及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比较广告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其不正当竞争行为急需法律法规加以严格的监管.但目前,很多国家欠缺完善的法律对其加以监管.我国更是如此,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还没有对比较广告的定义、范围、合法条件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界定,也没有规定比较广告的合法性标准.同时,其法条简单、零散.此外,举证责任不明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不清晰,诉讼中举证责任的配置也不清晰,其证据原则也欠缺,这都急需完善其法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比较广告不正当竞争法律监管

    仲裁第三人之争

    马悦文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商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正在不断地发展成熟,在处理越来越多的纠纷方面仲裁已被普遍地被接受成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仲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仲裁协议外的第三人.本文将对仲裁第三人及其引入展开论述.

    第三人仲裁制度

    谈谈对证据保全的认识

    徐素妮
    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证据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也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依法裁判的依据.从纠纷发生到法院开庭审理这段时间内,有些证据可能会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灭失或开庭时难以取得.因此,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各国民事诉讼法中均规定了证据保全制度.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法律现状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意见.

    证据保全诉前证据保全诉中证据保全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再思考

    周桑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增设的对特定犯罪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成为了本次修改法的一大亮点,同时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其性质、执行主体、适用条件、执行居所等问题进行评价和争论.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制度,如何科学适用该制度进而避免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相冲突,则对其的再次思考有利于推动和贯彻该制度至《刑事诉讼法》中具有重大意义.

    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指定监视居所人权保障

    诉讼欺诈行为的分析与立法探索

    邓一琼
    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讼欺诈行为侵犯了国家司法审判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学术界虽对诉讼欺诈行为有多种定性,但未形成统一的意见.诉讼欺诈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但又与普通诈骗罪有区别.本文旨在通过对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的分析,寻求统一的定性标准,并提出立法建议,保障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诉讼欺诈定性行为类型立法建议

    证人危险报告制度刍议

    马雅莉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证人保护力度的不足,证人保护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是现代法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预防性保护则有效保护证人的应有之义.证人危险报告制度对于明确刑事证人保护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有效保护证人及其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人身权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简要阐释证人危险报告制度的本质、必要性、制度构成等方面,从而进一步探究完善我国刑事证人保护的策略.

    证人保护人身危险预防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