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科学(教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科学(教师版)
青年科学(教师版)

月刊

1002-2562

024-22690622

110014

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

青年科学(教师版)/Journal Young Science
查看更多>>《青年科学》杂志,全国统一刊号:CN21-1202/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562,邮发代号:8-140。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辽宁省一级科技品牌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励精图治,两度蝉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百种重点期刊”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议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

    闫静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由商标俗称引发的商标纠纷案件,如“巴黎之花”案、“索爱”案、“伟哥”案等.在司法实践及学术界对此认识上存在较大分岐,2013年修正后的《商标法》对此也未予明确规定,对商标俗称的研究及法律保护显得十分重要,作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商标俗称法律保护

    论期待可能性理论

    王将军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期待可能性理论起源于德国,目前已经在西欧大陆法国家取得通说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期待可能性的提起及相关概念,分析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的体现以及在立法和司法中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我国刑法应合理的引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使其更加适合新形势下的特殊案件的需要,从而为司法判断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在立法上保障人权.

    期待可能性立法司法标准

    死亡,这是一种权利——死刑存废之法理分析

    蒋慧琴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死亡权是和生存权一样的最关乎我们生命尊严的权利,任何对这一权利的滥用,都是对它的极端侮辱.死亡--这是一种权利,我们有权禁止死亡!我们不能堂而皇之将死亡这一权利作为一种法律否定性评述的后果-死刑,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现今,死刑可以说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有国家尝试将死刑这一违背人权的刑种剔除,而且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死亡,这一自然状态我们从法理学角度应当如何看待?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多数国家的死刑制度是否合理?本文将以确认死亡权为切入点,阐释死亡权之合理并以此反观强制死亡制度--死刑之不合理所在,进而对于死刑制度存废考量.

    生命权死亡死亡权死刑

    台湾地区竞争执法机构初步研究

    朱庆松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执法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模式,一是以欧盟为代表的行政模式.台湾地区的竞争执法机构是公平交易委员会,是典型的行政模式,且是单一机构的一元模式.本文将从公平交易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职权与地位、公平交易委员会的组成部门及人员构成等方面,全面介绍台湾地区的竞争执法机构,希望对我国大陆地区建立独立、权威、专业的竞争执法模式有所借鉴.

    竞争执法机构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借鉴

    浅谈我国刑事审判交叉询问制度

    裘强胡懿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叉询问制度是对抗式诉讼程序中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我国在96年刑事诉讼法中引入了英美法系的对抗式诉讼制度,同时也引入该制度.由于立法粗糙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司法过程中没能很好的发挥交叉询问制度的优势.本文通过从分析总结我国刑事审判中交叉询问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英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议在保留法官询问权同时不断完善法官的询问权,建立一种法官主导下的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交叉询问模式.

    刑事审判交叉询问法官询问权

    浅析新《刑事诉讼法》未能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原因

    闫丰蕴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其有罪.“新《刑事诉讼法》对该条未作任何修改.有不少人认为,我国1996年修正后刑诉法已经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当然,更多人对此予以否定.那么究竟什么是无罪推定原则?刑诉法第十二条确立的原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无罪推定原则与刑诉法第十二条的原则究竟是否等同或存在何种关联?如果确不等同,为何那么多学者、法律人以及众多民众急切呼吁立法确立无罪推定,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却对此没有作出回应?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无罪推定实事求是刑事诉讼根本目的价值选择

    试论专利转化中的后续权利归属

    孙勤立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利转化是专利价值实现的要求.在专利转化过程中,对于专利技术进行改进以及产生新的技术成果及相应权利非常普遍.明晰专利转化过程中后续权利的归属,对于厘清各利益主体关系和促进专利权转化至关重要.专利自行转化中单位职工的技术改进原则上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许可中一方或双方的技术改进应区分技术改进程度,专利合作转化中所产生的新的技术成果原则上约定优先、共有作为法定补充.

    专利转化后续权利归属

    市场监管权的边界与配置研究

    杨志春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视为最重要的工作,而简政放权的核心就是明确市场监管权的边界与配置.市场监管权的边界与配置问题从监管权的界定出发,监管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向救济;监管权应当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以补充市场缺陷为限,防止监管权的扩张与滥用;监管权应当在不同的监管机构之间合理分配,既要有层次性,又要有专业性,还要保证执行的有效性.

    市场监管权界定边界配置

    论刑法对虐待行为的控制

    刘丹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虐待行为不断出现,特别是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用工企业管理人员虐待员工事件频频发生.虐待行为既包括对身体上的虐待,也包括对心理上的伤害.我国现行刑法中虐待罪的犯罪主体和犯罪对象范围过于狭窄,对受害人保护力度不够,因此有必要对虐待行为进行刑法完善,修改现有刑法对虐待罪的规定,扩大犯罪主体范围并提高法定刑幅度,以有效打击犯罪,保护受害人的人身权利.

    虐待行为刑法控制完善

    浅析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可版权性

    焦晨恩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原来越多的软件开发者开始利用开放性应用程序接口(API)设计各类网络应用.API是指供编程人员调用系统资源的一种函数.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围绕API的开放与使用产生了一系列纠纷,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API是否构成作品.具有独创性的API固然可以受著作权法保护,但根据思想表达二分法和API的特性,仍有部分情况下API是不受著作权保护.因此就需要对API的可版权性进行研究.

    应用程序接口可版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