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幸福观的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与价值意蕴

    孙德忠徐乾程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人民幸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意蕴深厚的新时代幸福观,即习近平幸福观.作为"两个结合"的重要产物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最新的时代成果,习近平幸福观是人民幸福论、美好生活论、奋斗幸福论、生态福祉论的有机统一,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为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美好蓝图.

    习近平幸福观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价值意蕴

    习近平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与践行路径

    林瑜臻罗贤宇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论述的时代出场有其必然的生成逻辑,是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对中华传统生态价值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发展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价值重要思想,在深刻思索建设新时代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所形成的理论产物.在深入把握习近平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论述的生态为民论、目标指向论、现实路径论、制度建设论与多元要素论等方面理论意蕴基础上,提出了试点"增量扩面",推动生态资源量化为生态资产;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推动生态资产转换为生态资本;培育"绿色生产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构建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推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中国范式等新时代践行路径.

    习近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三礼"中工匠造物与天地秩序研究

    石琳
    13-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礼"作为中华文化源头《易》《礼》体系的核心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工匠造物设计的相关内容,为我们系统了解先秦造物设计提供了依据.从现代设计学的角度看,研究发现"三礼"造物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一是百工顺应自然以"成物";二是百工顺从天道以"合德".二者相合充分体现了中华造物文化独具的"天人合一"民族特点,这对我们反思当代设计沉湎于工具理性和功能主义有着很好启示,也对我们新时代推进绿色设计和生态文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礼工匠造物天地秩序设计伦理

    "躺平"话语的样态呈现、文化症候与引导策略

    周汉杰王玥然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躺平"话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映射出青年的"身欲躺平意难平"的自我矛盾的社会态度和行为.青年群体借助传播媒介重构"躺平"符号的形态表达,叙事形式展现出文字化表述、视觉化象征和游戏化狂欢的现实图景.这种网络话语生产镜像了当代青年缓解现代性焦虑的心理摇摆,同时引发身份认同的自反性陷阱、焦虑群体的圈层建立、主流文化区隔等现实问题.引导"躺平"话语柔性收编,要加强话语主体作用、丰富话语内容、拓展话语场域,进而有效引领青年在"躺平"中"觉醒".

    "躺平"话语创新思想引导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培育的四维向度探赜

    郭盛刘德军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青年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实践能力密切相关.从青年之"位"来看,青年是现代化理念的传播者、共同富裕的奋进者、新时期文化使命的践行者.从青年之"需"来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场域,青年迫切渴求风清气正的意识形态环境、大有可为的进步通道、劳动报酬稳定增长的机制.从青年之"责"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要求其树立创新思维,领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扎根基层,投身中国乡村建设.从青年之"路"来看,民族复兴的使命激励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用先进的现代化理论武装自身;立足中国实际国情,把握现代化发展脉络;发扬团结奋斗精神,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民族复兴

    作为一种现代性反思的"记忆文化"

    王蜜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忆文化"作为现代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兴起与发展始终与现代性自身的进程紧密交织.记忆的本质从个体的心理回溯到社会文化建构物的现代性演进,为"记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记忆自身在现代性进程中所遭遇的深刻危机则是"记忆文化"得以出现的现实根源,而两次"记忆潮"正是这种危机不断累积加深后的社会表征.现代性的时间结构从根本上引发了记忆本身的存在危机,记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现代性的问题."记忆文化"是一种现代性的反思文化,也是现代人面对现代性危机的自我救赎.

    记忆文化现代性反思记忆潮记忆危机

    马克思劳动正义观视域下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

    葛宇宁刘思远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劳动正义观是考察数字资本主义的一个合理视角,对数字资本主义下的劳动前提、劳动过程、劳动结果进行考察和批判,也是马克思劳动正义观的重要时代课题.从劳动前提来看,数字资本主义下各类数字劳动进入数字生产系统,都并非真正自由自愿的结果,而是充满着隐秘的强制性.从劳动过程来看,数字资本主义下的劳动依然受到"监工"的监督,是出于服务于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的需要,异化劳动现象并未消除.从劳动结果来看,数字资本主义仍然保持着对数字劳动的榨取和剥削,而且剥削程度更深、机制更复杂、形态更隐秘.总之,数字资本主义并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它并非人类解放的"福音".

    劳动正义劳动解放数字资本主义数字资本数字劳动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

    丛娜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劳动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结合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论述,解读大数据时代如何理解数字劳动的新质生产力性质、如何和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章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下的数字劳动内涵、数字劳动属性、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系;其次,从雇佣关系和非雇佣关系下数字劳动新质生产力方面,分析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劳动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抑制及破解理路探寻;再次,提出了数字劳动新质生产力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机遇在于:数字技术反哺促使劳动的属人性复归、培养创新型新质数字劳动者增强劳动的自主性、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数字劳动者的自主性提供保障.

    新质生产力数字劳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监察隐喻及对当代纪检监察话语体系建设的启示

    李正君郑成伟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领域存在大量隐喻的语言表达现象,监察隐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尤其是监察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中的监察隐喻大体可分为行为类的监察隐喻和常见物类的监察隐喻,前者重在描述监察的职能、行为和状态,后者旨在表达监察某一方面的特征.中国古代的监察隐喻利用常见之物,以"熟"释"生";借助特定语境,从不同角度突显监察的多层次特征.加强对中国古代监察隐喻的研究,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纪检监察学科的话语体系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监察御史隐喻话语体系

    邓小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思想及现实启示

    胡艳梅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维护党中央权威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斗争和探索中萌生、发展和成熟.邓小平认为,党中央权威必须要有一个核心,这是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党中央权威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并在实践中检验,根本的是要获得人民的认可和满意.维护党中央权威,不能否定党中央权威,不能搞派性和小圈子,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邓小平维护党中央权威思想对我们在新时代增强"四个意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有重要启示作用.

    邓小平维护党中央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