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庆阳香包绣制的文化传承与推广策略研究

    李金蔚张晓春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庆阳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陇东儿女用香包绣制的民间工艺制品,记录并传承着黄土高原上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当前,这项传统手工艺制品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亟需整合各种资源,大力传承和推广,充分利用数字化建设、全媒体宣传和受众集体记忆,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品牌.

    庆阳香包绣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

    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咏叹调的艺术特色与舞台实践

    王兆森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清唱剧将中国传统曲艺与西方音乐融合,作品的内容与表演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咏叹调在音乐本体、音乐风格、音乐形象、音乐语言等艺术层面再现了抗日女性英雄的光辉形象;用"柔中蕴刚"咏叹调的表演方式,通过不同演唱风格、演唱技巧、配器技术的妙用、适当的表演设计与服装道具等展现了清唱剧的整体舞台风貌,提升了清唱剧表演魅力.

    清唱剧咏叹调《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就业工作机制构建研究

    王海波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就业工作的各工作环节,都需要进行系统性谋划和阶段性推进.构建按类型、分阶段、定目标、列举措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就业服务,根据不同阶段在创新就业指导、实习管理、访企拓岗、招聘服务等方面采取目标管理改革,使就业工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的有效匹配.在高职就业工作的各工作环节,都需要进行系统性谋划和阶段性推进.构建按类型、分阶段、定目标、列举措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四位一体

    论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周柳叶
    154-15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到.2019 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指出,要提出通过全方位、多举措来促进心理健康行动,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1].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进行调研,基于"健康中国"要求,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教育合力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为高校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健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三重逻辑

    杨丽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学生在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这种模式基于教育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教育理念.理论上以全人教育为核心,历史上是对"三全育人"的不断深化,实践上通过整合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管理.不仅是对高校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探索,更是对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的积极回应.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这种模式,高校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培养人才.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论高职教育学课程建设中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落实

    原文娟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生在对高职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中能建构起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论等知识能力体系,当前需在高职教育学课程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高职教育学课程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核心内容在于使学生具象化感受立德树人范例、显性化掌握立德树人方法、实践化感知立德树人意识,着眼于对标问题、规范问题和实践问题,通过以下路径进行有效落实:建立导师制为学生立德树人提供示范、在教学论中引入立德树人的一般方法、基于岗位群夯实立德树人的实践基础、依托产教融合巩固学生立德树人思想.

    高职教育学课程立德树人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于宏刚刘冰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尚未有普适性的数字化评价模型,主要问题在于数字化技术壁垒、评价方式主观性强、评价主体的道德风险以及评价过程的长效性欠缺等,在坚持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独立性、针对性、层次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依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性需要,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体系,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强调人本理念和人文价值,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体验,建立动态化的过程评价指标;二是数字化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同时避免评价体系的技术化和功利化倾向;三是成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导委员会,搭建多主体评价平台,保证评价结果的长效性;四是推进第三方评价主体相关立法建设,规范第三方机构的评价行为.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