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斡尔族民歌的艺术特征、社会价值及传承与发展

    郭靖宣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达斡尔族民歌是达斡尔族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在兼容并蓄中依然保持独特性与典型性.首先,文章对达斡尔族民歌形态梳理基础上,通过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其艺术特征进行了论述,并与同一地域的噪声温克和鄂伦春族族民歌进行了比较.其次,通过达斡尔族民歌表达大众情感、烘托仪式氛围、表现劳动生活、教育教化、传承优秀精神五个社会价值,进一步探讨了继承的选择性、传承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其主旨在于推进达斡尔族民歌健康发展,有序、有质、有效地向我国现代文化的大潮中汇流.

    达斡尔族民歌艺术特征社会价值传承与发展

    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知行冲突及其引导策略

    朱向炜崔超鹏
    141-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知行冲突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立德树人的工作成效及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把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知行冲突形成因素,厘清认知模糊、利益驱动和情境约束的不同类型,针对回避拖延、违背承诺、说谎伪造等外在表现,重点围绕实现顶层设计,进行自上而下引导;榜样力量陪伴,多维协同强化效果;社会资源辅助,形成引导网络效应;拓展引导路径,塑造就业诚信信念四个方面有的放失进行教育疏导,是高校学生教育的目标方向.

    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知行冲突

    美育思政在《创意摄影》中的实践探索

    陈燕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美育课程是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发挥课程"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需要深挖美育资源的育人潜力.高校课程《创意摄影》积极转变美育课程的建设思路,确立了美育思政审美意识、提升文化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创新思维的育人理念.从重塑课程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案例教学法、优化的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教学提升策略.美育思政的实施,实现了美感培育与价值塑造的统一.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改革提升了美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为高校美育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创意摄影美育思政教学改革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

    林炜陈麒龙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背景下高校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具有隐性、协同性、对学生考核的缺失、对课程和教师的挑战性特点,其建设对于涵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高校整体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大思政背景下高校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元素主要包含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精神品质及严谨态度、信念锻造及人格品质等三大维度.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优化内容设计,夯实教育基础;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混合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热情;锤炼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能力;优化教学评价,延伸建设成效,进而最大化提升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实效,为培育更多优秀的时代新人注入动力.

    大思政高校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

    师范认证背景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张丽云雷丹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强调,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融入跨学科知识融合和特色英语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显著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提升其应用能力.同时,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项目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系列创新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为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英语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师范认证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于佳宾张大伟李玉玲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促进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需要.聚焦文科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更是职责所在.在新文科背景下,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全面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路径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新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张世明李莎莎程学军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创新、助力学情分析与精准施教、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智能化、优化高校思政课环境创设、构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面对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带来的技术至上主义、数据万能主义、信息茧房问题、本领恐慌、隐私侵犯等现实困境,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革新,需要坚持思政课教师的主导地位,以主流价值观驾驭数字技术;坚持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合理利用数据分析;坚持优化算法推荐,多渠道破解信息茧房;提高师生数字素养,解决本领恐慌现象;规避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完善高校思政课保障体系.

    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教学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产教融合的空间效应及协同路径研究

    裴孝清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既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内在要求,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产教融合应从优化空间分布、提升人才质量、驱动资源互通等方面强化空间效应,从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合作机制;优化队伍建设,促进共享共赢;鼓励大胆创新,激活自主活力等方面协同创新.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产教融合空间效应内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