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宁中

月刊

1009-8623

liaowang69@126.com

010-68598289,68511566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266室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Journal Glob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介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政策、计划;科技经济发展状况;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风险投资发展状况;环境保护;清洁能源;最新科技成果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欧盟框架计划监督评估实践与启示研究

    应益昕王晔博冯洁翟岩...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框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科学的监督评估体系.结合欧盟框架计划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实践,重点对其目的与框架、方法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欧盟框架计划监督评估以推动计划顺利实施作为核心目的,通过逻辑框架厘清计划实施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据不同管理阶段要求合理设定评估内容.在评估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基础,合理运用文献计量法、关键影响路径分析以及基线与标杆分析法等提升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结合中国重大科技计划实施情况,提出了完善全流程体系框架,加强定量方法应用以及健全结果反馈应用机制的有关建议,为重大科技计划监督评估体系设计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欧盟框架计划监督评估重大科技计划

    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机制研究——基于ERATO计划与重大研究计划的实践分析

    田浩楷陈光田德录冯勇...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正在加速向基础研究阶段前移,科学高效组织实施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是确保中国占领未来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日本ERATO计划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与管理实践,通过对两个计划在顶层设计、项目立项、组织实施与过程管理、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组织实施机制的主要特征,并据此提出了未来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建议.

    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ERATO计划重大研究计划组织实施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谢宗伯苏楠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经济政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泛化,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科技发展与安全的政策工具.2022 年 5月,日本国会审议并通过了《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将从法律和组织机构变革等方面加快完善经济安全保障战略.聚焦自日本安倍政府以来,与经济安全保障战略相关的政策,以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战略的核心法律文件——《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作为重点分析对象.研究发现,日本岸田内阁在统筹科技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强化了内阁对国家经济安全事务的统一领导,推动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战略向法治化、体系化转变,并在完善前沿技术政策体系和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实践.

    科技创新经济安全重点举措经验启示

    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的特征、趋势及应对举措

    冯洁庞宇王健应益昕...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瓦森纳安排、澳大利亚集团、核供应国集团、导弹以及其技术控制制度为代表的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对中国半导体、量子、人工智能等关键和新兴技术发展影响重大.通过对以上主要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的特征和新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做好跟踪研判、开展关键和新兴技术攻关、完善出口管制法律体系、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中国应对举措.

    多边出口管制机制非正式组织管制清单两用物项

    日本博士人才培养政策的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张小奕魏巍彭春燕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日本博士人才培养政策的演进历程,重点分析了第六期《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2021-2025 年)》中的相关政策,并展望了未来的政策方向.研究发现,日本在初期基本计划中提出了扩大博士人才规模、加强经济支持和拓宽就业渠道等政策,但由于缺乏相应配套措施,博士生接纳体制、经济支持和就业问题等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政策的演进,日本不断细化、量化博士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政策的证据基础,推动形成"规划—执行—评估-改进"的政策闭环.第六期《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2021-2025 年)》提出了详细的量化目标,涵盖提升博士后期课程学生待遇、扩大职业发展路径、创造年轻研究者活跃环境等多个方面,并强调了博士人才政策与基础研究促进政策的一体化.尽管这些政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其实际效果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评估.最后提出了日本博士人才政策对中国的启示,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培养体系和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待遇保障和职业发展支持政策、支持女性科研人才发展以及加强人才政策的统筹协调等方面.

    日本博士人才人才培养政策演进

    从高被引科学家看中国顶尖科学人才现状及发展

    尹志欣由雷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尖科学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不可替代的第一资源.以科睿唯安2022 年高被引科学家数据为基础,对中国顶尖科学人才现状与优势、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顶尖科学人才高度集中,中国顶尖科学人才总量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学科覆盖有所增加等.但是,中美顶尖科学人才绝对数量差距较大、中美优势学科差异较大,在生命科学领域与美国差距最大,华人顶尖科学人才在海外表现较为突出.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顶尖科学人才使用效能、培养壮大人才队伍,扬长补短、实现基础科学领域顶尖人才全覆盖,更加重视生命科学领域、抢占新科技革命制高点,精准合规引才、建立开放性人才引进长效机制等建议.

    顶尖人才科技人才高被引科学家

    国外智慧管网的研究进展

    杨旸侯宜辰蒋丽琼郭德华...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正在开展智慧管网技术和标准化研究,了解国外在智慧管网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中国的智慧管网技术和标准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对国外智慧管网相关期刊论文的检索和分析,从国外智慧管网的研究进程、载文期刊分布和研究机构分布等角度对国外智慧管网的总体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从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建设、自动化控制、运行优化、风险监测、数字仿真、泄漏计算、应急处置和安全环保等多个角度对国外智慧管网的研究领域与成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表明,国外智慧管网研究在 2016 年之后发展迅速,研究热点包括腐蚀、设计、能源和模拟等,以智慧管网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整体性与系统性研究较少,也未使用智慧管网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主要聚焦关键技术研究,在某些特定技术领域达到较高水平,应用了传感器、算法建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计算机、神经网络、数字化、仿真、模拟、数字孪生等技术.

    智慧管网智慧管道油气管道

    美国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对中国的启示

    熊书玲郑佳屠鑫煜王淑洁...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美国一直通过"煤炭优先"计划等推动先进燃煤电厂、先进煤化工等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并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与碳捕集相关的成本从而支持"煤+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的开发与部署,同时还重点研发从煤及煤基能源等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技术.系统梳理了美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过程的研发投入、研发方向和研发机构等情况,结合中国清洁煤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在"双碳"目标下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前沿技术的发展建议,可为中国进一步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参考.

    美国清洁煤高效利用绿色低碳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重点研究

    杨秀丽张犁朦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梳理筛选未来产业主要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以CiteSpace等软件作为工具,通过共词关系获得国内外未来产业相关文献图谱,从宏观上得到未来产业概况,结合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政策以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未来产业专项规划等政府文件,梳理未来产业国内外发展的重点和差异,为进一步筛选和研究提供基础.经研究发现,国内外对未来产业的重点关注领域大体相同,主要集中在智能、低碳和健康三大领域,人工智能是重点关注领域;未来产业呈现多学科、多技术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趋势,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生产制造是关键,而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着力点.

    未来产业关键词知识图谱共现关系政策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