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王启万

季刊

1006-009X

qxswhybjb@sina.com

0431-85515135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1号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Journal 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Marine Instruments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为:“面向行业、服务科研、反映心声、关注世界。”读者对象:大学、科研院所、部队、民航、环保、监测、检测中心、气象、水文、海洋、电子、计算机、通讯等行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07-25"鹰潭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刘强刘懿枢杨洁李密...
    76-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做好短时强降水的预警预报工作,文章使用MICAPS天气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采用中尺度天气分析方法和雷达气象学原理,对2023-07-25鹰潭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25"鹰潭短时强降水是由500 hPa高空槽、700 hPa切变线和地面偏东气流共同作用引起的.强对流回波在信江河谷地带产生,在地面偏东南气流的作用下,回波稳定少动,造成鹰潭城区出现短时强降水.此次降水过程提示预警预报工作要警惕突然发展、稳定少动的回波,研究结果为短时强降水天气的预报提供了分析依据.

    中尺度天气系统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

    1956-2005年中国极端温度空间型变化年代际特征

    刘心洁聂道洋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1956-2005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EOF等统计方法,对中国极端温度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型的年代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5年中国极端温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特别是1986-2005年极端高温增温趋势加剧,其增温趋势约是1956-2005年的3倍;极端温度的增温趋势存在季节性差异,极端高温秋季增温趋势最强、夏季最弱,极端低温冬季增温趋势最强、夏季最弱;1986-2005年极端温度的增温趋势地域性差异更为突出;极端温度变化的空间模态随年代变化有一定规律.

    极端温度增暖趋势年代际变化

    1981-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部分灾害天气分析

    李栋杨经博张鑫
    84-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中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和滑动平均法统计分析了 1981-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的暴雨、高温、雷电、大风和低温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年际变化趋势,并对每种灾害天气的多年月际分布进行了统计,旨在了解门头沟地区灾害天气演变规律,以便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析结果显示门头沟区除高温日以每10年1.3天的线性趋势递增外,暴雨日、雷暴日、大风日和低温日均在逐渐递减;暴雨大多发生在7月与8月;高温日发生在每年的5月、6月、7月和8月;雷电最早于春季3月来临,最晚于冬季12月结束;冬季大风最为频发,冷空气过程全年均可能发生.

    气象灾害灾害天气暴雨大风雷暴高温低温变化趋势

    永州地区不同类型暴雨关键环境场差异分析

    刘沈付炜江勇黄杰贞...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NCEP fnl再分析资料对2000-2020年永州地区所有暴雨过程进行了环境场关键物理量提取,在获取物理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暴雨过程的环境场差异,提出预报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各相关物理量在暴雨过程中基本呈现发生前和发生时较大,发生后减弱的变化趋势;热带低值系统型暴雨的各物理量均值与低涡冷槽型和暖倒槽锋生型暴雨存在较大差异,而暖倒槽锋生型暴雨的各物理量均值普遍低于其他类型;低涡冷槽型的各物理量分布更为集中,暖倒槽锋生型和热带低值系统分布相对离散;不同类型的天气形势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比湿、散度阈值存在明显差异.

    暴雨环境场物理量差异

    基于郑州"7.20"极端暴雨事件分析极端情况下观测设备稳定性和观测数据准确性

    霍延风张鑫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1年郑州"7.20"极端暴雨事件对地面气象观测设施及观测方法等准确性的影响,开展观测设备精准度、质控算法稳定性、设备状态及数据准确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旨在提高观测质量,为严重致灾性极端大暴雨的服务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强降水期间,新型自动气象站稳定运行,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小时累计降水量偏差值满足观测业务要求;降水多传感器控制系统引入的融合算法能够有效保证雨量数据正常采集;降水现象仪能够准确捕获降水粒子,真实反映降水实况,反演的降水量数据与雨量传感器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冰雹订正算法逻辑合理、运行稳定,可以有效滤除不符合降水实况的值.总体来说,郑州市国家基准气象站装备的气象探测设施在面对致灾性极端大暴雨时仍能正常运行,完成观测任务.

    降水量多传感器降水现象仪稳定性

    基于分钟数据的济南局地短时强降水演变特征

    郝悦涵李超
    96-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济南市2012-2020年123个地面观测站的逐分钟降水数据,采用个例统计方法分析了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演变特征.统计得出济南市共发生113次局地短时强降水,降水日变化特征明显,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短时强降水演变过程具有非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为短时强降水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短时强降水演变特征峰值特征非对称性特征局地性

    江西省宜春市城区暴雨统计特征及致涝分析

    何文邓京吴燕良易艳红...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宜春国家基准站1961-2020年日雨量资料、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资料、暴雨 日天气形势场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产品和历史内涝信息等资料,对宜春城区暴雨 日特征进行统计并开展致涝分析.结果表明:宜春市城区年平均暴雨日4.0天,年平均大暴雨日0.6天,2天以上连续暴雨占7.4%,有显著单波峰月、季分布特征,年代变化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陡然减少之后缓慢增加;利用小波分析表明,暴雨 日高频周期由2~4年增加到4~6年,2000年后出现14~16年低频周期变化特征,Mann-Kenddall检验表明2018年发生突变;宜春城区暴雨天气形势主要有槽前切变急流暴雨、梅雨锋暴雨、副高边缘暴雨、台风外围暴雨和冬季冷空气暴雨等;多普勒雷达回波表现为絮状、块状或短带状,中心强度经常达到50~55 dBZ;从历史洪水事件和近10年短时强降水致涝来看,36 h降雨量超过150 mm是出现大面积洪水内涝的基本条件,而对于短时强降水,连续2h降水量超过45 mm时,则容易出现严重内涝,连续2h降水量达到60 mm以上,内涝范围将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为宜春城区暴雨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城区暴雨小波分析暴雨形势致涝分析

    山东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定量评估分析

    李季曾晨李恒昶孙伟佳...
    104-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定量评估山东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文章对山东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后各类气象观测设备的业务可用性、数据传输质量、维护维修信息,以及用户满意度调查和外供方评价等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提高了业务质量;市级管理和业务人员更加重视数据质量和传输质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约束,提高了业务人员故障维修的及时性;用户满意度调查和外供方评价结果反映出 日常观测业务工作仍有改进空间.总体而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提升了观测业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对山东省气象观测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定量评估

    基于C#的气象数据备份系统

    刘心洁邓磊周瑜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的气象数据备份系统主要基于C#语言,由数据传输程序、文件本地处理程序和磁盘阵列存储设备组成.该系统接收到数据请求后,能将请求发送到GDS服务器以获取气象数据并存储,系统每日 自动定时获取GDS服务器数据;文件本地处理程序使用Python语言,可以按照业务需要的方式存储气象数据,为业务调取提供便利;系统运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避免系统运行占用高带宽影响 日常办公;该系统还具有数据处理、裁剪、数据补档等功能.

    自动备份气象数据C#

    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海洋浮标站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设计与开发

    庞茗文罗晶晶黄圣张婷...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海洋浮标站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系统由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发布5部分组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部分主要负责收集和传输各类气象数据和信息,包括浮标和探测器实时数据、各类气象站点数据等,同时保障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数据源可靠;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部分主要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正、整合、挖掘和模型建立等,形成各类气象灾害预测模型和预警指标,有效监测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决策部署,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保障.

    海洋浮标灾害防御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