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王启万

季刊

1006-009X

qxswhybjb@sina.com

0431-85515135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1号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Journal 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Marine Instruments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为:“面向行业、服务科研、反映心声、关注世界。”读者对象:大学、科研院所、部队、民航、环保、监测、检测中心、气象、水文、海洋、电子、计算机、通讯等行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强降水时序特征的TSVGG-Light暴雨灾情指数预测模型构建及风险灾情一致性分布验证

    刘付永在冯明亮黄允哲田霖...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强降水灾情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降水时序特征的TSVGG-Light暴雨灾情指数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气象观测数据中的降水时序特征作为输入,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建模,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强降水灾情指数.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文中还进行了风险灾情一致性分布验证.实验结果表明,TSVGG-Light模型在强降水灾情预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灾情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SVGG-Light模型可以成为预测和评估强降水灾情的有效工具.

    强降水时序特征TSVGG-Light暴雨灾情指数预测模型风险灾情一致性

    石家庄地区不同地形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征

    李贵玲周爽张杏敏姚云...
    46-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6-2021年石家庄闪电定位数据,文章采用规程法、IEEE推荐公式及CIGRE推荐参数,对比分析平原和山区不同极性的地闪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征,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出适合石家庄的雷电流幅值推荐公式及参数取值.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地闪中负地闪占比达63%,电流幅值在1 kA~70 kA的占比超过96%,地闪与负地闪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趋势线更接近;负地闪发生在10 kA~20 kA最多,占比达35.66%,正地闪在1 kA~10 kA发生最多,占比达51.90%;平均雷电流幅值平原区域大于山区,负地闪高于正地闪;基于IEEE推荐公式进行参数修正后,计算得到的电流累积概率趋势线与统计值基本吻合,相关系数均超过0.99.石家庄雷电流幅值中值电流明显小于IEEE推荐值,与CIGRE接近,负地闪中值电流高于正地闪.研究结果为石家庄地区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平原山区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石家庄地区

    微波辐射计与探空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罗赐麟顾桃峰岳海燕谢宸浩...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RPG-HATPR O微波辐射计的探测性能,文章对比分析了广东省清远市探空观测站的探空观测数据与微波辐射计数据,通过比较不同观测高度、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数据质量分析仪器性能.结果表明:RPG-HATPRO微波辐射计边界层温度廓线的有效探测高度为2 000 m,对流层湿度廓线的有效探测高度为10 000 m;微波辐射计的对流层温度数据探测误差分布随高度增加呈曲折上升趋势;降水条件对微波辐射计温度、湿度数据准确性有一定影响,在无降水条件下,微波辐射计湿度数据的准确性更为稳定.研究结果为微波辐射计的更有效应用提供支持.

    微波辐射计探空观测数据观测高度

    基于信息熵的宁夏银川地区气象观测站网优化研究

    肖建辉薛筝筝左湘文刘晓磊...
    54-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文章利用银川地区2016-2019年5-9月202个气象观测站 日降水量、可用性和使用年限资料,基于信息熵理论,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雨量站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站点雨量重要性排名的权重最大,其次是使用年限;优化后站网平均降水量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优化前一致,且优选站点数量较原有站点数量减少约20%.站网综合评价结果为银川地区站点升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信息熵雨量站评价体系站网优化

    北斗探测系统与L波段雷达高空风对比分析

    沈晔陶莉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北斗探测系统与L波段雷达在测风体制上的差异,通过同球施放与前后施放两种方法进行动态试验,采用插值法,对比了同一高度北斗测风方式与雷达测风方式、无线电经纬仪测风方式所探测高空风数据的误差.通过对比分析探测资料发现:北斗探测系统与L波段雷达所测空中风的变化趋势与幅度大体一致;两者的经向风差值较小,而纬向风差值较大;与L波段雷达相比,北斗探测系统的经向风和纬向风均偏小;北斗探测系统对空中短时风切变过程的探测更有效.

    北斗探测系统L波段雷达高空风误差

    结合DEM的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问楠臻焦玚蔡顺明朱丽媛...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广州市2014-2023年316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数据对近10年短时强降水频次进行统计,引入数字高程模型,运用协同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短时强降水频次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短时强降水呈现中东部多、西部和南部相对较少的特征,有4个高发中心;前汛期短时强降水频次和范围均高于后汛期;4-6月广州北部和东部山地、丘陵地区短时强降水频发,7-8月呈现局地散发特征,9月中心城区频发;广州中南部地区在早晨至中午最易出现短时强降水,中北部丘陵地带则多发于夜间.

    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数字高程模型协同克里金

    吉林省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王智宇谷雨郭阳刘壮华...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吉林省51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4-2023年4-10月逐小时降水资料,通过对短时强降水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进行分析,揭示吉林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94-2023年短时强降水频次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9月为吉林省短时强降水集中期,其中7-8月发生频次最多;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在5月15日前后,最晚出现在9月10日前后;降水日变化呈现双峰结构;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研究结果以期为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提供气候背景,为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短时强降水时间演变特征空间演变特征吉林省

    威宁一次降雹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蔡彤邹书平柯莉萍倪妮...
    70-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威宁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9-08-13下午出现在威宁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上的偏北冷气流与700 hPa上的西南暖湿气流形成的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结构是发生此次冰雹过程的主要原因;降雹时回波强度、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并未达到最大值,降雹后回波强度、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进一步增强后才逐渐减弱消散;强中心回波强度达60dBZ和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跃增可作为冰雹发生的重要指标.

    威宁冰雹雷达回波特征

    基于4G-APN传输的气象预警电子屏改造方法研究

    吴晓姜浩马德虎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各乡镇气象电子屏受攻击、基站信号弱、数据传输延迟等问题,文章基于4GCat.1传输技术,通过重新配置4G-DTU的传输模式、设备参数、上网方式,对气象电子屏的设备供电、串口连接进行了改造升级,实现气象显示屏信息传输方式由基于互联网的2G传输升级为基于气象宽带网的4G-APN传输,为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技术升级提供了经济、安全的解决方案.

    4GCat.14G-APN气象预警显示屏物联网

    结冰天气现象时空特征分析

    张苗苗朱华亮刘惠兰
    77-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全国842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1961-2017年日观测资料,提取生成结冰天气现象序列,对全国范围内结冰日空间分布、结冰天气现象长期变化趋势及异常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结冰日北多南少,结冰日和纬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全国整体结冰日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约为每10年下降2.3天;结冰异常序列年份大部分集中在1965-1973年和2010-2013年,除观测业务调整造成序列异常外,对结冰天气现象观测资料缺少质量控制也是造成序列异常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天气现象分析工作提供支持.

    结冰天气现象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序列异常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