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供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供热
区域供热

曾享麟

双月刊

1005-2453

qygrbjb@sina.com

010-65339564

100026

北京朝阳区红庙西大望路甲1号温特莱酒店10层

区域供热/Journal District Heat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82年创刊,以宣传国家关于供热设施的建设方针、政策为宗旨,介绍国内外热能生产、输配先进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刊载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题文章,以宣传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已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室内温度软测量系统研究与应用

    葛振福侯晨晨王越洋邹卫梁...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供热用户端水力不平衡、室内温度测量不精确、室内温度监测成本高且运维难等问题,以传统供热终端调控系统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室内温度软测量系统,构建了供热终端用户室内温度精准监测解决方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供热室内温度软测量模型,实现了用户室内温度的智能预测与软测量分析,有效提升了室内温度的动态监测分析时效性与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室内温度软测量系统可有效提高室内温度测量的精确度与时效性,大幅降低室内温度监测成本及运维难度,切实提升供热满意度及用户用热体验.

    供热系统机器学习室内温度软测量

    基于机器学习的集中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张国正李化淼王志成张玉中...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用户的用热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精准预测供热负荷,将用户投诉率、室外气象条件以及历史负荷作为输入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分别建立了 4种供热负荷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供热负荷进行逐时预测,并以实际供热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 3种预测模型,GA-BP的预测精度最高,拟合优度R2 可达 0.99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为 1.20%,可应用于实际供热负荷预测与调控.

    供热负荷预测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机长短期记忆网络

    建筑热惰性对供热系统智慧调节的影响分析

    赵洁程鹏月陶俊秀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的热惰性会对建筑内部温度的波动起到一定的稳定和延缓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供热调节对用户室温的影响产生延迟.对于智慧供热系统,建筑热惰性对系统自动调节策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为此,针对室内外温度变化时,建筑热惰性导致的建筑吸放热情况、热延迟时间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当室内、外温度变化 1℃时,建筑维护结构吸、散热量较大,由此导致的热延迟时间较长.因此,设计供热系统智慧调节策略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惰性及由此导致的热延迟时间,阶段性地进行智慧供热调节即可,无需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实时调节.

    建筑热惰性智慧供热柔性调节影响分析

    再生水热泵供暖系统发展分析

    胡柯刘寅董岁具张超...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郑州再生水资源概况,根据再生水规划和利用现状,结合再生水热泵供暖系统的特点,研究在郑州市发展再生水热泵供暖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郑州市的再生水供水量及温度满足再生水热泵系统的需求,利用再生水热泵技术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再生水热泵节能减排区域供热经济效益

    空气源热泵冷凝器和蒸发器能力提升的研究

    吕佳辉周小皮王士坤赵陈新...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空气源热泵的换热能力,针对影响热泵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在保证设计工况一定的条件下,以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材料、传热特性以及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保证冷凝器和蒸发器能力最优.对微通道的摆放角度、形状和不同种类制冷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在保证系统工况稳定的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对热泵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给出了最优的参数组合.

    空气源热泵传热特性微通道制冷剂

    基于水蓄热的热源厂蒸汽调峰技术

    何海军
    37-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业供汽负荷波动大、昼夜偏差显著的现状,将水蓄热技术与热源厂热力生产工艺相结合,提出采用蒸汽-除盐冷水的间接换热技术、环氧富锌漆防腐技术和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技术,并对形状、容积和高径比等罐体结构优化设计,旨在开发一种适用于工业供热的蒸汽调峰技术.实践应用表明,基于水蓄热的热源厂蒸汽调峰技术具有稳定高效、简单易操和投资收益显著等优点.本技术还可应用于燃煤机组实现深度调峰、消纳新能源发电等场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供热锅炉蒸汽调峰水蓄热防腐保温

    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在环状热网中的设计要点

    胡昕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环状热网中分布式变频系统的工程设计问题,论证、分析换热站一级热网循环泵选型时的设计要点,通过工程实例论证其重要作用,同时说明环状热网水力计算中各主干线设计流量分配比例接近实际工况的必要性.最后强调对于大型环状热网分布式变频系统,在设计中必须进行详细水力计算,利用计算结果合理确定换热站一级热网循环泵技术参数.

    分布式变频系统环状热网一级热网循环泵水力计算

    长输供热管网压力平衡波纹补偿器比选

    张辽刘轩贺镇李佳...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长输供热管网工程中补偿器的选型难题,以内外压旁通直管、全外压旁通直管、内压直管、外压直管这4种压力平衡波纹补偿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ART应力软件及局部阻力模拟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其性能结构、应力荷载及局部阻力,对应用案例进行经济性分析,并结合国内成功案例,分析可得内压直管压力平衡型波纹补偿器架空敷设,安全性高、承压能力强、稳定性好;压损仅有 0.001 MPa;初投资低、运行费用低.故推荐内压直管压力平衡型波纹补偿器.

    长输供热管网轴向平衡波纹补偿器架空敷设局部阻力计算

    市政供热领域矩形顶管沉井设计分析

    张玉晨刘永风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顶管沉井在市政供热顶管工程得到普遍应用,沉井(也叫工作井)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顶管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从而决定整个供热管网的质量安全.从尺寸、承载力、构造等方面系统地对矩形工作井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广大设计人员进行工作井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市政供热顶管设计矩形工作井

    直埋高温热水管道局部屈曲研究现状与进展

    张晓松高明旭陈涛韩志...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 3 个角度对埋地管道局部屈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基于管道局部屈曲理论梳理、管道初始几何缺陷的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直埋高温热水管道局部屈曲近期的研究进展,最后以DN1400管道为例,采用CJJ/T 81-2013 规程局部稳定性验算公式得到的工作管壁厚及Q235B材料进行了设计工况下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发现管道局部进入屈服阶段,但并没有发生结构失稳,根据材料疲劳曲线推算管道在设计使用周期内满足安全运行条件.接下来,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材质的管道,在有限元分析及全尺寸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道壁厚的选择,提高供热管网项目的经济性.

    直埋热水管道管道局部屈曲低周疲劳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管道安全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