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供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供热
区域供热

曾享麟

双月刊

1005-2453

qygrbjb@sina.com

010-65339564

100026

北京朝阳区红庙西大望路甲1号温特莱酒店10层

区域供热/Journal District Heat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82年创刊,以宣传国家关于供热设施的建设方针、政策为宗旨,介绍国内外热能生产、输配先进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刊载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题文章,以宣传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已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吸收式换热机组的新型供热系统研究

    裴俊强
    72-8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新型供热系统,通过吸收式换热机组与传统集中供热相结合的方式深挖燃煤热电厂的节能潜力.首先在热网上利用高温热水和燃气驱动吸收式换热机组来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其次在热电厂中构建与蒸汽型吸收式换热机组串联的梯级加热流程,实现冷凝器余热的高效回收,显著了提高热电厂的供热能力.

    新型供热系统余热回收吸收式换热机组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低温供热技术研究

    程博秦冰梁丹丹王力伟...
    83-8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冬季供热对热电联产机组发电出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低温供热技术,借助吸收式换热机组,实现一次网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的双降低,提高采暖季乏汽供热占比,进而提高热电联产机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以西北某热电厂两台 300 MW热电机组为例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改造完成后,单个采暖季因供热而减少的发电量由改造前的 2.13亿度电降至 0.97亿度电(降幅 54%),在不增加燃煤消耗量且保障原有的供热负荷的前提下,单个采暖季可多发 1.16亿度电;每年可新增收益 4 766 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 3.7年,改造经济性十分可观.理论分析和应用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此种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低温供热技术,可显著提高热电联产机组乏汽供热占比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集中供热行业的节能减排.

    热电联产低温供热吸收式换热乏汽供热占比

    汽车工厂实现公用设施能源零碳运行的措施研究

    李伟侯川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厂房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通过对汽车工业厂房公用设施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和光伏清洁能源的应用,得出目前公用设施能源零碳运行缺口.研究可行的碳平衡措施,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绿色用电比例,目标使建筑全年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年减排量等于二氧化碳碳排放量,最终达到零碳运行.

    零碳运行碳排放碳减排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付周王传亮魏东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锅炉热效率是锅炉运行状况经济性评价的关键指标,是指导锅炉高效运行的重要依据.针对锅炉热效率无法在线测量的问题,基于反平衡法提出了锅炉热效率的离线估算模型,利用某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DCS运行数据和燃煤参数仪器化验值对锅炉热效率进行解算.通过对解算结果的分析表明,锅炉运行负荷和锅炉吹灰操作均会对锅炉热效率产生影响.最后,针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锅炉运行的优化策略.上述研究对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反平衡法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热效率

    PV/T+相变能耦合水源热泵供暖与发电系统设计

    彭磊左一平张昌建罗景辉...
    100-10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PV/T供暖系统存在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不利于进行全天候稳定供暖.针对上述问题,在某宿舍楼供暖设计中采用了PV/T+相变能耦合水源热泵供暖与发电系统.系统白天利用PV/T板发电与取热,产生的一部分热量进入水源热泵机组供暖、另一部分热量进入储能水箱的换热盘管融冰,夜间利用水源热泵机组吸收水冰相变释放的大量潜热进行供暖,解决了太阳能不能全天候供暖问题.供暖所用的一部分热能与电能来源于太阳能,降低了冬季供暖能耗,实现了建筑节能.系统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3.86万元,每年CO2 减排量 286.83 t,S02、粉尘减排量 2.21 t,系统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PV/T水源热泵机组水冰相变建筑节能

    热力管道安全评估研究与实践

    张瑞娟张世豪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供热管网事故风险、分级消除安全隐患,提出了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法的热力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将供热管道安全风险的确定划分为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严重性两类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确定失效可能性分值和失效后果严重性分值,并据此确定管道安全风险等级;最后采用该方法以某独网锅炉房一次供热管线为对象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经验证,评估方法过程严谨、结果准确;且通过比较计算出的安全风险等级分值Rf 的大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管段现状的优劣.该方法可为热力管道安全风险等级做出科学诊断,有助于消除隐患.

    热力管道风险矩阵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安全评估

    热力站自控系统电磁兼容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

    张冉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系统对于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电磁干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给电气工程师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建议,结合多年的自动化设计调试经验,基于POL638 控制器在热力站自控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和分析如何有效提升系统的电磁兼容能力,以减少或防止电磁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详细讨论自控系统数据上传不稳定的电磁兼容问题、干扰源识别,以及针对POL638 控制器的特定抗干扰措施,最终确定整改方案,根据自控系统不同供电方式以及采集设备类型,来确定现场设备的接地方式,通过正确接地提高自控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MODBUSRTU通讯DTU模拟量单端接地双端接地

    基于Meteonorm和DeST的采暖建筑室内热扰对热负荷的影响分析

    王安庆王海超郎辉李祥义...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使用能耗模拟软件获取建筑热负荷和进行热负荷预测研究时,输出的模拟热负荷受气象参数的影响较为敏感,而且软件数据库的气象参数往往不全,而从第三方获得的数据带有显著噪声或异常值,导致获得的热负荷在某些时刻具有大的跳跃,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第三方气象软件Meteonorm对气象数据数据进行插值再平滑的处理方法,以获得更有效的数据.以沧州地区为例,对导出的气象数据进行插值和平滑处理后得到可视化的图形结果,最后导入DeST中完成住宅建筑热负荷分析,基于此,选择 5个不同气候区的典型地点,利用DeST分析了室内热扰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情况,发现在热负荷模拟中忽略室内热扰的影响将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误差.

    MeteonormDeST热负荷模拟数据处理室内热扰

    热压效应对超高层住宅建筑供热系统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王伟索晨雨赵睿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层住宅建筑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但也对供热系统设计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超高层住宅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与普通住宅建筑的区别,以及由于热压效应造成的超高层住宅建筑低层用户与高层用户之间的耗热量差异情况,分析了热压效应对超高层住宅建筑供热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热压效应对室内采暖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散热器系统与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超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为超高层住宅建筑的供热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热压效应超高层住宅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散热器系统地板采暖系统

    基于谷电条件的几类典型户用供暖系统模拟分析

    许世民王亚雄安胜利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内蒙古蒙西地区实行清洁供暖采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探究综合经济性最优的"煤改电"采暖系统以及峰谷时段运行时间组成.以内蒙古包头某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搭建了直热式电锅炉、太阳能+电辅助、超低温空气源热泵 3种热源"峰谷分时电价"采暖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通过对 3 种采暖模式的初装费、运行费、设备维护这 3个因素进行综合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电锅炉、太阳能、空气源热泵 3个系统峰谷电运行时间组成分别为 3:7、2:8和 3:7;从第 3年开始,空气源采暖系统综合经济性凸显;第 7年开始,太阳能采暖系统综合经济性才首次超过直热式电锅炉.若单纯考虑采暖经济性,建议首选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直热式电锅炉为第二选项.该结果为后续"煤改电"的实施提供现实参考.

    峰谷分时电价TRNSYS综合经济性住宅建筑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