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供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供热
区域供热

曾享麟

双月刊

1005-2453

qygrbjb@sina.com

010-65339564

100026

北京朝阳区红庙西大望路甲1号温特莱酒店10层

区域供热/Journal District Heat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82年创刊,以宣传国家关于供热设施的建设方针、政策为宗旨,介绍国内外热能生产、输配先进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刊载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题文章,以宣传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已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宅采暖用光伏发电板倾角优化研究

    申超许环宇王福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以供暖季发电量最大为优化目标的光伏板的最优倾角,建立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物理模型,提出了将光伏参数、气象数据和供暖时段作为输入参数的最优倾角计算方法.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分析了逐月最优倾角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不同纬度气候区的电采暖光伏板的最优倾角设计值;最后以供暖温度不保证小时率为约束指标,通过DeST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气候区农宅单位供暖面积对应的电采暖光伏装机容量值,为各地区光伏电采暖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光伏电采暖光伏板倾角优化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模型农宅室温模拟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及应用分析

    赵化涛石灿张素华薛垚...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气锅炉排出的烟气中含有大量余热,若能深度回收烟气余热,将会大幅提高锅炉热效率.以北京某燃气锅炉房为例,提出了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改造方案,并对 2023-2024年供暖季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为燃气锅炉房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技术改造及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燃气锅炉余热深度回收锅炉热效率效益分析

    热风直供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的供暖效果研究

    王秀秀刘文杰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太阳能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克服太阳能供暖装置制热性能因时间空间变化而造成波动性较大的问题,从而实现较稳定、低耗能供暖,但不同形式的复合供暖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优缺点.结合北方农村地区用热需求,提出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双模式运行的太阳能复合热泵供暖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对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能耗情况进行了分析,系统利用太阳能直通管式集热器加热空气后直接送往负荷房间、太阳能辅助热泵、设置水箱储存太阳能热量来承担夜间热负荷的方式,充分使用太阳能资源替代其他类型能源供暖,实现绿色低碳供暖.并利用Airpak软件对供热系统的室内供热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室内温度普遍位于 20℃以上,大部分区域的风速小于 0.2m/s,室内PMV平均在-0.1左右,人员热舒适性较高.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airpak仿真模拟能耗分析

    不同用能模式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的影响研究

    袁鹏丽黄飞扬高松涛端木琳...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应用,而农村人员的用能模式与城市居民具有较大差异.为定量探讨不同用能模式对系统的影响,以全生命周期费用和碳排放量为目标函数,利用TRNSYS软件构建了系统仿真优化模型,优化了不同用能模式下的系统设备容量,定量评价了不同用能模式下的系统COP、太阳能保证率、全生命周期费用和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与固定室温模式相比,采用动态室温控制模式下的集热器面积和水箱体积明显减少,而用能模式的不同对系统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用能模式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的显著影响,可为今后农村地区系统的应用及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用能模式

    书讯

    31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蚁群算法的热电联产电力接线网络优化方法

    孟金英赵晨阳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蚁群算法的热电联产电力接线网络优化方法.计算电力产热产电比,以燃料成本、网络损耗最小化为目标,创建热电联产电力接线网络模型;考虑日分类、星期分类、天气分类等元素,使用近大远小原理选择电力数据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预测热电联产电力负荷;运用蚁群算法寻找电力接线网络最优配置方案,利用轮盘赌机制挑选最优路径,引入物元分析中的距离和关联函数概念,设支路中的关联函数值大于 0 为较优支路,完成热电联产电力接线网络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多个测试案例中均取得良好的优化效果,实现了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支持向量机蚁群算法热电联产电力接线网络负荷预测

    大型供热系统能耗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探索

    申鹏飞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热源大型热网能耗系统构成复杂,能耗管理难度大.以太原市多热源大型热网为例,阐述了大型热网能耗管理的特点和建设能耗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在热网闭环计量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对热网能耗信息化系统的构成与建立进行了阐述,从侧重应用的角度对建设大型热网能耗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探讨,并对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对供热系统能耗的精细化管控,最终实现按需供热进行了展望.

    大型热网能耗管理信息化智慧供热

    边缘计算在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王凯鹤张磊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边缘计算设备在分布式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了通过边缘计算设备实现供热系统中以室温为导向的智能化调控的技术方案、调控策略及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边缘计算设备的应用,以达到均衡室温、减小昼夜室温波动、降低能耗的效果.

    边缘计算智能化室温平衡清洁能源

    以再生水为热源的热、冷、水同输联供系统应用前景分析

    陈洪轻郭奇志郭少朋巨志剑...
    49-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水污染及水资源缺乏问题,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综合高效等能源政策,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及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冷)领域的利用率,利用再生水水质较好,水温、水量相对稳定的特点,将再生水厂作为综合能源站,通过预制保温层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输送至城市用热(冷)负荷末端.经分布式热泵机组取热(冷)后,再生水水质和水量基本不变,可进一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工业用水等;水热冷同输联供系统利用长输管网输送,可实现再生水、热(冷)单管同输,投资降低,节能运行;分布式热泵机组根据末端负荷需求一机多用、高效节能,经济运行;换热后的再生水可再利用,增加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水热冷同输联供系统实现了再生水的高效综合利用,同时供热、供冷和供再生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效益,打破了常规行业壁垒,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综合能源站再生水热冷同输联供水资源综合利用一机多用

    老旧小区供热改造节能减碳潜力研究

    李莹莹赵佳美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建筑业的碳排放水平,减少能源浪费,赤峰市对老旧小区的围护结构、供热管道等进行更新改造.整理了国内外关于老旧小区节能减排的相关研究,总结了改造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材料的碳排放因子,计算了赤峰市典型老旧小区住宅建筑更新改造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及改造完成后的减碳量,分析改造所带来的减碳效果,并对比了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分析出赤峰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节能减碳成果.以小区内的防疫站楼为例计算,全年累计热负荷由改造前 8.41 MW降到了改造后的3.35 MW,节能率达到了 60.17%.小区改造更新后的 30 年生命周期内,一共可以减少CO2 排放 1 336.60t.

    老旧小区供热改造围护结构节能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