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供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供热
区域供热

曾享麟

双月刊

1005-2453

qygrbjb@sina.com

010-65339564

100026

北京朝阳区红庙西大望路甲1号温特莱酒店10层

区域供热/Journal District Heat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82年创刊,以宣传国家关于供热设施的建设方针、政策为宗旨,介绍国内外热能生产、输配先进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刊载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题文章,以宣传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已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某地源热泵系统能耗研究

    邱渝镔安文含田彦法刘建华...
    8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耗能的主要设备,研究空调系统的设备能耗模型对制定高效的优化策略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获取实际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参数对系统主要能耗设备进行预测对比,使用MATLAB进行建模,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极限学习机(ELM)、卷积神经网络(CNN)、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神经网络(GA-BP)模型和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反向神经网络(MEA-BP)模型,并将预测模型的误差进行对比.在机组能耗预测中,预测效果最好的是MEA-BP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1.487、0.939和2.429%.在用户泵能耗预测中,预测效果最好的是GA-BP模型,RMSE、MAE和MAPE分别为0.098、0.085和2.314%.一般情况下,优化复合模型的准确性通常高于单一模型,但在一些实际工程上,个别单一模型在特定工程中的表现接近或超过组合模型.因此,在评价新型算法的性能时,必须全方位考量,并将其与传统单一模型进行详细对比.

    地源热泵机组能耗用户泵能耗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对比

    天然气锅炉富氧燃烧模拟

    康宇震唐志伟刘硕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能源短缺现状,在天然气锅炉的实际应用方面,需着重研究如何提升锅炉燃烧效率.而富氧燃烧是提高天然气锅炉燃烧效率的实现途径之一,其通过增强燃料燃烧达到提升火焰温度来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本文基于Fluent软件针对于北京某10t燃气热水锅炉进行富氧燃烧模拟,着重研究了富氧燃烧状态下锅炉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NOx分布、锅炉NOx排放量及其他燃烧特性,为后续的锅炉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天然气锅炉数值模拟富氧燃烧

    泵叶片结冰后的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马飞张永昇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电厂工作环境中泵叶片结冰对其特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来流温度和液态水含量(LWC)下的结冰特性和传热系数(HTC)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温度的降低,泵叶片表面逐渐出现结冰现象,导致传热系数增加.同时,增加LWC显著提高了结冰区域的传热系数,表现为局部热传递的尖锐峰值.结合来流温度和LWC的影响,揭示了在寒冷高湿环境下结冰的复杂特性.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泵叶片结冰机理和设计防冰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泵叶片结冰特性传热系数液态水含量来流温度

    加强型直埋折角管件应力集中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王志鹏景胜蓝程晓玥兰志平...
    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折角管件因其结构特点,折角处易应力集中发生破坏而导致管道破裂,所以研究折角管件的加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通过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一种由1个支撑板、4个斜半瓦构成的加强折角管件的应力分布规律,验证了加强折角管件的加强作用,并对加强折角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折角管件,加强折角管件折角处的最大应力值下降了 10.27%;加强折角管件折角处最大应力值随着斜半瓦长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支撑板厚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着支撑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普通折角管件加强折角管件应力值优化

    锅炉烟道脉冲喷吹清灰均匀性优化研究

    王路超赵静
    12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锅炉系统中水平烟道积灰显著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和集中供热稳定性,压缩空气脉冲喷吹可有效解决积灰问题,其中喷吹均匀性是清灰效果的关键指标.针对脉冲喷吹不利于实验研究的特点,采用CFD数值模拟对脉冲喷吹均匀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正交试验法建立了 32种几何模型,研究喷吹管、喷孔、喷嘴的几何参数对于脉冲喷吹均匀性的影响.用方差分析找到了对喷吹均匀性有显著影响的几何参数,影响次序为Φ>N>D>P,用极差分析找出了喷吹均匀性最佳时对应的最优几何参数,最优几何参数为 Φ=18 mm、N=10、D=110 mm、L=290 mm、d=50 mm、H=55 mm.然后,对最优几何参数对应的工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显著影响均匀性的几何参数进行了单一变量分析,影响喷吹均匀性的决定性因素为喷孔处的静压.最后,通过修正各喷孔直径参数,找到了符合工程设计标准要求且喷吹均匀性更佳的喷孔直径参数,各喷孔直径参数为28 mm、24 mm、20 mm、18 mm、18 mm、16 mm、16 mm、16 mm、16 mm、16 mm.

    水平烟道积灰脉冲喷吹均匀性几何参数正交实验

    某350MW煤电机组供热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性分析

    孙加艳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超临界350 MW煤电机组供热需求与电网调峰需求的特点,分析了采用不同供热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的供热能力与经济性.相较于蓄热供热、电锅炉供热改造方案,该机组更适合采用汽轮机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方案,改造后机组最大供热能力可提高120 MW,深度调峰能力可提高66 MW,改造工程静态投资回收期约1.5年,可为同类型机组供热灵活性改造提供实践参考.

    煤电机组供热改造灵活性高低旁路

    大温差换热机组在郑州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李登峰张赟纲陈浩然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郑州市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的供热管网输配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应用大温差换热机组降低供热管网回水温度、提升供回水温差,从而挖掘热电联产余热、提升管网供热能力的技术路线.简述大温差热力站运行原理和应用场景,结合郑州市供热管网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选取16个大温差热力站作为改造试点,并以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大温差改造后的热力站运行效果.提出大规模实施大温差热力站改造面临的站房基建要求高、改造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初步评估郑州市全部热力站站房条件,规划对主城区1#~5#管网1 064座热力站实施大温差改造,预计改造后可将郑州市一次回水温度降至35~40 ℃,管网输配能力提升15%.

    供热管网输配能力吸收式换热大温差换热机组大温差热力站

    基于PDCA循环的换热站噪音治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孟晨王率印尹飞周智巍...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PDCA循环作为理论基础,针对换热站噪音治理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实践.强调了换热站噪音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构建换热站噪音治理体系,并强调了在实施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了具体的换热站噪音治理案例.通过案例剖析,揭示了 PDCA循环在实际噪音治理过程中的运用和效果,为换热站噪音治理提供了借鉴.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换热站噪音治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PDCA循环换热站噪音治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