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软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软件
软件

何新贵

月刊

1003-6970

zazhi@188.com ; cosoft@vip.163.com

010-68920892

100044

北京市3108信箱

软件/Journal computer engineering & Softwar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软件》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国际权威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标准刊号:12-1151/TP,国际统一刊号:1003-6970,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发行170余个国家,国外发行代号:M8992。同时配发《软件》杂志国家正式电子版刊号:12-9203/TP,期刊配增光盘版。《软件》杂志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竭诚欢迎来稿!录用(优质)稿件免费发表!发表周期短!  《软件》杂志主要面向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大专院校师生、计算机爱好者。致力于创办以创新、准确、实用为特色,突出综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时报道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为国内外计算机同行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软件》杂志注重刊登反映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创新应用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最新技术动态、综述、专家论坛、软件技术、基金项目论文、学位论文、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体系结构与高性能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通信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识别、嵌入式软件与应用、自动控制、测控自动化、管控一体化、嵌入式与SOC、算法与计算复杂性、分布式计算与网格计算、存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研究、神经网络、应用技术与研究、计算机教育技术交流及其他相关内容。 《软件》杂志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国内读者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国际读者分布在北美、西欧、韩国、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几年来高水平的论文刊登数量明显增加,各类自然科学基金论文刊登数量已超过30%,各项指标在我国自然科学自动化、计算机类(TP)多种期刊中排名前列,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科学杂志之一。 《软件》杂志在我国计算机界有广泛的作者群体,主要稿件来源单位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数百所重点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航空、航天、电子、中国水电、中国建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重点研究院所等。 该刊的编委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十所知名大学和多所重要研究所,以及美国、加拿大的外籍专家共100余位著名教授或研究员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私有云安全防护的网络密文数据防泄露方法研究

    陈武龚文胜缪文熊儒彬...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基于私有云安全防护的重要(敏感)数据防泄露方法进行分析.选择的研究方法为分析私有云常见的服务模式,包括软件服务、平台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服务等.当前基于私有云安全防护的重要(敏感)数据泄露事件主要包括移动设备和远程访问导致安全事故、接入第三方服务导致服务风险、人员泄露风险、系统漏洞与系统攻击.为了进一步减少泄露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基于私有云安全防护的重要(敏感)数据防泄露方法,如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敏感数据脱敏处理、监控与审计日志管理、加密存储与传输、强化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等,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安全性,降低重要(敏感)数据泄露的概率.

    私有云安全防护网络密文数据防泄露

    基于CORBA的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

    崔庆雄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性能,以应对海量数据挑战,本文结合CORBA核心,设计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基于分布式计算环境,建立应用层、接口层、服务层、数据层四层架构,通过CORBA无线中间件打造可扩展结构,在GORBA服务与客户程序、数据通信连接技术支撑下,显著增强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性,推动集中式GIS向分布式GIS的转变.

    CORBA技术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集成式交互性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分析

    杜冬霞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云计算技术逐渐融入各行各业.然而,随着数据向云端迁移,安全与隐私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从技术防护、法律法规、用户教育和多方合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构建安全可信的云生态系统需要多管齐下,如加强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完善数据保护法规、提升用户安全意识、促进行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只有各方携手努力,方能在享受云计算便利的同时,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推动云计算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

    云计算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安全策略

    一种应用于PCB图像的清晰度评价算法

    黄忠天郜致博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裸板图像进行捕获的过程中,手动调焦往往会存在主观上的误差干扰,为PCB裸板图像后期的缺陷检测识别与处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场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PCB裸板图像的清晰度评价算法,同时建立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的传统清晰度评价函数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运行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自动光学检测印刷电路板缺陷检测清晰度评价函数

    PCB板图像缺陷检测方法

    贾照菊王献平程强冯美艳...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电路板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PCB板图像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图像预处理技术(如图像增强、平滑和锐化)提高图像的质量,便于特征提取和噪声去除.其次,利用CNN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自动缺陷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缺陷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该检测方法不仅能够提升PCB板的质量检测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还可以推广至其他工业生产中的图像检测任务,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缺陷检测PCB板卷积神经网络电子制造业

    基于智能软件优化的计算机主板功能测试平台设计

    姜楠谭艳鹃王楚珺李翔...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设计与优化计算机主板功能测试平台,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引入FPGA并行处理技术和基于决策树的智能判别算法,解决现有平台自动化程度低和数据利用不足的问题.在100块主板上进行传统平台与优化平台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平台的测试时间、数据处理速度和故障检测准确率有显著提升.优化平台不仅减少了测试周期,还增强了故障识别能力,为主板测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计算机主板功能测试数据处理

    基于网格扫描的嵌入式软件漏洞检测方法

    蒋瑶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嵌入式软件漏洞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全覆盖,导致漏洞检测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检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网格扫描的嵌入式软件漏洞检测方法.将嵌入式软件的源代码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网格"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分析漏洞特征,并通过模拟攻击的动态测试方式进行验证识别.以全覆盖为目标对网格阵列进行调整,实现嵌入式软件漏洞检测.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法对不同类型漏洞的有效检出率均在99.0%以上,整体均值达到99.25%,嵌入式软件漏洞检测效果较好.

    网格扫描嵌入式软件漏洞检测模拟攻击网格阵列调整

    计算机技术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刘阳帆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现实(VR)技术是当今计算机领域的热点,其应用范围涵盖游戏娱乐、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多个方面.然而,VR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本文从图形处理、人机交互、网络传输和传感器融合方面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对提高VR应用效果的重要作用.高分辨率渲染、动态场景优化使VR视觉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手势识别、眼球追踪、触觉反馈等技术革新了VR交互体验;低延迟传输协议、云边缘计算优化了VR的网络传输效率;惯性传感器、生物识别等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拓展了VR的应用场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VR技术的应用效果将持续提高,为人们带来更加真实、自然、流畅的沉浸式体验.

    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人机交互网络传输传感器融合

    非均匀簇算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与共享

    罗祥瑞张夏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高效稳定的融合共享,本文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与共享系统,明确系统四层架构,利用非均匀簇方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进行聚类和共享.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运行轮数条件下,相较于基于双哈希模糊布隆滤波器的方法和基于隐私保护的方法,本文方法聚类节点特征数据量最多,且数据共享过程中数据共享量、系统传输稳定性、数据共享效率以及系统处理速率均更高,应用价值较为突出,可以为数据可视化提供重要支持.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共享非均匀簇系统设计

    基于Ant Design的应用商店前端开发实例研究

    吕玉洁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商店成为用户获取软件和数字内容的重要平台.提供高效、用户友好的前端界面成为开发者面临的挑战.Ant Design作为广泛应用的React UI框架,凭借其丰富的组件库和响应式设计能力,在前端开发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基于Ant Design框架,深入探讨其在应用商店前端开发中的应用.通过需求分析和设计实践,详细介绍了响应式布局优化、组件自定义、功能复用、数据交互及动态更新的实现过程.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Ant Design在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开发效率方面的优势,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和参考.

    AntDesign应用商店前端开发响应式布局组件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