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海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海洋学报
热带海洋学报

张偲

双月刊

1009-5470

jto@scsio.ac.cn

020-84459408

510301

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热带海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也是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它侧重宣传报道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的调查、研究成果和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刊物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源期刊;在国外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联合国《水科学与渔业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所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丝鳍圆天竺鲷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

    兰真强郑纪涛陈芸陈楠...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丝鳍圆天竺鲷(Sphaeramia nematoptera)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了其繁殖习性以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丝鳍圆天竺鲷的繁殖活动由雌鱼主导,在凌晨1点至3点交配,产卵受精后由雄性口孵,产卵间隔期为11~18d,无季节性.雌鱼单次产卵3126~4882粒,受精卵近圆球形,卵径(720±10)μm,内有数颗油球;在水温(27.0±0.5)℃条件下,受精卵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到出膜需187h.丝鳍圆天竺鲷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和成鱼期,初孵仔鱼全长(2.8±0.1)mm,口裂高度(0.202±18)mm,孵化后第二天仔鱼开口摄食;孵化后24d鳍条形成,身体出现两条黑色条带,结束浮游阶段,进入稚鱼期;孵化后50d鳞片完全形成,体色斑纹等外形特点与成鱼相同,进入幼鱼期;孵化后360d性腺发育成熟,具备生殖能力.

    丝鳍圆天竺鲷海水观赏鱼繁殖习性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基于韧性视角的福建沿海风暴潮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丁依婷董帝渤
    12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城市安全韧性三角形模型,构建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框架,采用2011-2020年福建省33个沿海县(区、市)数据,通过城市适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福建沿海城市适灾韧性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借助地理信息分析工具,综合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城市韧性的评价结果,实现福建省域尺度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福建省2020年沿海城市适灾韧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宁德、莆田;(2)随着各沿海城市适灾韧性水平的稳步提升,福建省风暴潮灾情等级指数呈下降趋势;(3)风暴潮综合风险Ⅰ级区主要分布在莆田的兴化湾、湄洲湾沿岸;(4)在灾害防御建议方面,应重点关注河口、喇叭型湾口等地区,应重点防范北部路径和中部路径的台风风暴潮,应因地制宜制定海洋防灾减灾对策和韧性城市建设规划.

    风暴潮城市韧性灾情指数风险评估

    结合潮位校正的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动态变迁遥感监测

    申键简焯锴欧阳雪敏艾彬...
    13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树林生态系统对生态安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生态支持功能.本文以雷州半岛1995、2005、2015、2020 年 4 期 Landsat TM/OLI(Landsat Thematic Mapper/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为数据源,考虑不同区域的潮汐规律,使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并结合人工修正提取了多年红树林的分布范围.根据谷歌同期高分影像进行精度验证,4期红树林结果的总体精度分别为 99.79%、98.95%、99.45%、99.15%,Kappa 系数为 0.9913、0.9642、0.9624、0.9766.雷州半岛红树林的时空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来红树林湿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模式,具体表现为:(1)雷州半岛红树林分布集中分布在英罗港、安铺港、企水港、海康港、乌石港、流沙港、外罗港、雷州湾、通明海和湛江湾等波浪掩护作用良好的泥质滩涂港湾或河口湾内,徐闻县海安镇至锦和镇与吴川市吴阳镇以东的海岸因相对平直的海岸缺乏对波浪掩护、土壤条件差等因素,无红树林分布;(2)雷州半岛各市县均有红树林分布,早期麻章区红树林面积最大,其次为雷州市和廉江市,赤坎区红树林分布最少,现状廉江市的红树林占比最大;(3)雷州半岛流失红树林面积多于新增红树林面积,其中麻章区红树林面积流失最多,占流失面积的一半;(4)红树林与非红树林的互相转换类型中水体、滩涂与养殖占主体.区域红树林的精细监测变化分析,能够为红树林湿地保护部门的工作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红树林潮汐决策树分类Landsat雷州半岛

    北部湾海洋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DL-p0m-g2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冯婷孙建王玉妃盘伟斌...
    15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对一株分离于北部湾钉螺菌株Aspergillus fumigatus DL-p0m-g2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研究.综合应用反相ODS(octadecylsilyl)柱色谱、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抑菌活性和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L1(NPC1-like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 transporter 1)蛋白结合等生物活性评价.实验共分离得到2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1 个甾体,分别鉴定为 6-methoxyspirotryprostatin B(1)、spirotryprostatin A(2)、fumitremorgin C(3)、cyclotryprostatin A(4)、fumitremorgin B(5)、pseurotin A(6)、azaspirofuran A(7)、azaspirofuran B(8)、cephalimysin C(9)、cephalimysin B(10)、fumiquinazoline C(11)、fumiquinazoline B(12)、fumiquinazoline A(13)、fumiquinazoline D(14)、fumiquinazoline F(15)、tryprostatin B(16)、verruculogen(17)、chaetominine(18)、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toxin(19)、helvolic acid(20)、7-deacetylpyripyropene A(21)、terezine D(22).其中化合物6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A549)、人直肠癌细胞(HCT116)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3和2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抑菌活性;化合物14与NPC1L1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显示其在降脂药物开发中的研究潜力.

    Aspergillusfumigatus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抑菌活性NPC1L1蛋白结合

    《热带海洋学报》征稿简则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