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周明理

旬刊

1673-9795

chinakjcx@163.com

010-59679391

100025

北京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ournal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任务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杨俊
    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习得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习得语言的过程.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职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呢?笔者试从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和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等方面阐释自己的见解.

    商务英语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

    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设计初中英语作业

    高翔
    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题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减负增效已经成为了当前学校教育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业作为教学中的必备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但是过度增加作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在减少学生过重学业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结合减压增效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设计初中英语作业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减负增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当前中学外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李宏
    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必须尽快采取一定的解决策略来应对这些中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从而使得我国外语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中学外语教学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从交际模式看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

    凌丽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语和书面语是文字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两者在内容上大体一致,但在文体、结构等方面却相差径庭.英语口语交际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属于及时交际,随机性较强,且话语语篇多由简短句子组成,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而英语书面语交际则属于一种规范正式的交际文体,不受时空限制,语篇结构紧凑,句子相对完整且逻辑性较强.本文旨从交际模式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

    英语口语英语书面语交际模式

    “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贾邑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步教学法”即通过热身导入、主体呈现(一听)、主体操练(二听)、新知意练、形练(三听)、拓展应用及综合语言输出五个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重、难点.热身导入环节,通过打招呼,Free Talk.小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主体呈现(一听)环节,通过初听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主体探练(二听)环节,通过再听课文了解课文含义,纠正单词发音.新知意练、形练(三听)环节,在看、听、说环节中掌握新知.拓展应用及综合语言输出环节,通过各种活动巩固新知.本文作者通过EEC教材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五步教学法”完成教学目标的.

    “五步教学法”小学英语应用

    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汉语新词特点及其维译

    麦尔哈巴·依不拉依木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词的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分析和归纳了汉语新词的构造方式、特点及其维译问题.

    汉语新词特点维译

    大学英语写作中词汇层面的母语干扰及对策

    周海茹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体现在学生的习作缺乏写作的基本技能,不能准确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其中因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上出现汉化英语现象,影响写作的质量.对大学英语写作中词汇层面母语干扰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排除干扰的相应对策,有助于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大学英语写作词汇母语干扰对策

    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

    朱永民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跟随圣贤的脚步,走进经典《中庸》.从心灵深处去感捂天下之大本——“和”的思想,吸取中年文化和而不同的精髓.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释了中庸思想,从三个维度阐述中华“和”文化及圣贤思想的古为今用,培养大学生开拓历史文化视野,也为今天社会乃至世界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和中庸和而不同古为今用

    读《哈姆雷特》所感

    刘斌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一大部分,首先分析它的创作背景,即当时欧洲包括英国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第二大部分又分为若干小部分,集中介绍哈姆雷特的整体外貌形态特征;他的思想信仰;他的进步性一面即“人民性”;他的性格缺陷、弱点;他的核心心理冲突等.第三部分,总结陈词,归纳研究《哈姆雷特》所必须遵循的方法.

    时代的缩影人文主义者整好时代空想主义

    论中国现代诗歌音乐性的转变与影响

    李洁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过程中,在诗歌创作领域上被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似乎逐渐的在放松对音乐美的要求.因此造成了很多人错误的理解成中国的现代诗歌丧失了对音乐性创作的坚持.的确,中国现代诗歌的音乐性转变探索中,有一些未能深入研究的问题遗漏.本文将针对其转变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参考价值.

    现代文学音乐性转变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