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强钢薄带温轧变形区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刘博淏魏亚风林保森李建平...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强钢薄带温轧过程中变形区出口温度的精确预测是轧制工艺制定及过程温度控制的关键.本文利用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对超高强钢薄带的温轧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轧件入口温度、轧辊表面温度、轧制速度、压下率以及摩擦系数对变形区出口温度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变形区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温度场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在±11.5℃内,能够反映各温轧工艺参数对变形区出口温度的影响规律.

    超高强钢薄带温度场数学模型

    累积叠轧道次对AZ31镁合金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曲美晶花福安李建平
    112-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 400℃轧制温度下的累积叠轧试验,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不同累积叠轧道次板材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累积叠轧道次对AZ31 镁合金板材晶粒尺寸、基面织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累积叠轧工艺的晶粒细化主要发生在前 3 道次,随后的循环道次中晶粒不再明显细化,甚至略微长大.第 3 道次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剪切带的存在虽缓解了应力集中,提高了塑性,弱化了基面织构,但该处也易形成裂纹,加速板材的断裂,使伸长率急剧下降.基面织构强度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

    累积叠轧力学性能晶粒尺寸剪切带基面织构

    控冷冷速对Q390qE桥梁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宏伟臧振东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leeble-3500 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Q390qE桥梁钢不同冷速的控冷工艺,并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冷速对 Q390qE 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 5~15℃/s 的Q390qE试验钢,其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针状铁素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Q390qE试验钢组织中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加,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屈强比不断提高.冷却速度 5~10℃/s为Q390qE试验钢的理想控冷冷速,其屈服强度超过 400 MPa,屈强比不超过 0.83.

    Q390qE钢冷却速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不同真空度下轧制钛钢复合板的界面氧化行为

    蒋健博厉文墨刘芳芳江坤...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热轧复合技术制备了TA2/Q345R钛钢复合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不同真空度下轧制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坯真空度为 1 Pa时,钛钢复合板钛复层氧化明显,TA2 表面分别产生了 10 μm的富氧层与硬化层,硬化层硬度约为 325 HV;当复合坯真空度为 0.1 Pa时,TA2 表面部分氧化导致钛钢界面产生约 40 μm厚的间隙,局部位置还产生了冶金结合;当复合坯真空度达到 0.01 Pa时,钛钢复合界面平整连续无缺陷,平均剪切强度约 179 MPa.综上,0.01 Pa是轧制法制备钛钢复合板的合理真空度.

    钛钢复合板真空度界面组织剪切强度

    非对称交叉轧制对AZ3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王岭赵一权王轶农李璞...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背散射电子衍射仪(EBSD)研究了对称交叉轧制和非对称交叉轧制对AZ31 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交叉轧制在晶粒细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称交叉轧制.经 4 道次非对称交叉轧制退火后,AZ31 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 10 μm,而经 4 道次对称交叉轧制后AZ31 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 20 μm.与对称交叉轧制AZ31 板材相比,非对称交叉轧制AZ31 板材(0002)基面织构强度较低,且极轴偏离ND方向 20°左右.

    AZ31镁合金非对称交叉轧制微观组织

    正挤压挤压比对Mg-4Sn-2Zn-0.5M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张冬霞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Mg-4Sn-2Zn-0.5Mn合金进行了不同挤压比的正挤压试验,并对挤压态合金进行 180℃的时效处理.采用OM、TEM、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断口形貌观察,研究了不同挤压比正挤压以及时效对Mg-4Sn-2Zn-0.5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加,Mg-4Sn-2Zn-0.5Mn合金动态再结晶越来越充分,晶粒不断细化,组织均匀性逐渐提高.挤压比 25 时,合金动态再结晶完全.随着挤压比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时效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挤压态合金的硬度与强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挤压比 25 挤压的合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时效 42 h时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大值 83.7 HV,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 382.5 MPa、335.4 MPa和 8.2%.

    Mg-4Sn-2Zn-0.5Mn合金挤压比时效处理组织力学性能

    径向锻造加工率对TC4钛合金管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陈胜川李建锋朱宝辉刘耀兵...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TC4 钛合金斜轧管坯分别进行 23.4%、43.8%和 52.8%三种加工率的无芯轴径向锻造,研究不同加工率对管材内壁质量、尺寸、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径向锻造加工率的增加,内壁起皱量和壁厚增量随之增大,同时壁厚均匀性变差;部分片状α发生球化,片状α和少量等轴α并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着加工率的增大而增加,塑性无明显变化.

    TC4钛合金管材径向锻造壁厚均匀性

    2025年《热加工工艺》征订启事

    137页

    热轧变形对含0.5%B的6063铝合金导电率和组织性能的影响

    喻亮刘远张亚坚姜艳丽...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导电率测试仪、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金相显微镜(OM),研究轧制变形量对含 0.5%B的 6063 铝合金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晶粒越来越细小.在增强合金拉伸强度、硬度的同时,合金的导电率并没有降低,轧制状态下的合金导电率高于铸态和均匀化的合金,其中导电率最高的为 50%轧制变形量的合金,达到 57.11%IACS,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 128 MPa,伸长率为15.9%.当合金的最高轧制变形为 75%时,抗拉强度为 162 MPa,伸长率为 10.35%,导电率为 56.58%IACS.

    6063铝合金轧制导电率力学性能显微结构

    C70S6钢胀断连杆掉渣缺陷的分析

    李杰徐翔宇刘增平田钱仁...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掉渣缺陷是C70S6 非调质钢胀断连杆的主要质量问题.为了探究掉渣的原因,对比分析了有无掉渣缺陷的两个C70S6 胀断连杆的化学成分及含量,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两胀断连杆的断口形貌、断口附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1#(掉渣)钢中N元素偏低,适当提高N元素含量有利于提高连杆胀断性能;连杆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MnS,2#(未掉渣)连杆中夹杂物比 1#的更细小、数量更多,尤其是断口末端位置,导致 2#连杆塑性低于 1#的,有利于胀断;C70S6 胀断连杆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1#连杆珠光体占比为 97%~99%,中间区存在晶粒大小不一的混晶组织,过高的珠光体含量和混晶组织是造成连杆掉渣的主要原因.

    掉渣C70S6钢胀断连杆夹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