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压力采集滤波系统在铝合金电阻点焊中的研究及应用

    郑伟路向琨
    49-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采集铝合金点焊过程中的压力变化量,实现实时监测熔核状态,提高焊点质量,设计了一种铝合金点焊压力采集的滤波系统.第一步,设计采集电路,实现对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和电平转换;第二步,通过对压力信号干扰源的分析,设计硬件滤波和软件滤波相结合的方法,以解决压力信号受干扰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系统得到的压力波形变化平稳,能够准确反映焊接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和熔核状态.采用本系统后焊点熔核直径平均值提高了 10%,而且焊点无裂纹,气孔也较少.

    铝合金点焊压力采集巴特沃斯滤波器滑动均值滤波法

    高强Cu/Al接头用的Zn基钎料及Cu表面镀层研究

    杜君莉耿进锋黄俊兰崔大田...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铝接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等行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铜铝接头易出现脆性断裂问题,严重影响其安全服役.进行了锌基钎料的成分设计,分析了钎料的各项性能,得到优化的钎料成分.对铜板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磷层改性,采用感应钎焊和优化的钎料进行了铜铝搭接钎焊试验.结果表明:在锌基钎料中提高Al含量,添加一定量Cu、Ag、稀土元素,可以提升钎料的润湿性能、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镍磷镀层显著提升了锌基钎料在铜板的润湿性能,改变了铜铝接头的界面反应,显著细化了焊缝晶粒.采用优化的锌基钎料和化学镀镍磷层工艺得到的铜铝接头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剪切强度达 37 MPa,疲劳寿命达 85000 次.

    铜铝接头锌基钎料感应钎焊力学强度润湿性能

    冷轧Al-4Ti-1B变质剂对ZL205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赵志豪邓高生徐小林文玉华...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冷轧对Al-4Ti-1B华夫块变质剂中TiAl3 和TiB2 相尺寸和形态的影响,及其对ZL205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能将Al-4Ti-1B变质剂中的杆状TiAl3 相碎化成块状,导致TiAl3 相尺寸减小,数量显著增加.与未冷轧Al-4Ti-1B华夫块变质剂细化ZL205A合金的晶粒相比,减少 1/3 加入量的冷轧Al-4Ti-1B华夫块变质剂实现了相当的晶粒细化效果.经T6 热处理后,减少 1/3 加入量的冷轧Al-4Ti-1B华夫块变质合金的塑性比未冷轧华夫块变质合金高 4%,但其抗拉强度降低 5 MPa.其强度的降低可归因于固溶在基体中Ti原子数量减少导致的Al2Cu强化相数量的减少和尺寸的增大.

    ZL205A铝合金Al-4Ti-1B变质剂冷轧晶粒细化力学性能

    在役15Cr1Mo1V钢再热蒸汽管道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分析

    张磊王艳松刘福广袁树斌...
    66-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电厂在役的 15Cr1Mo1V 钢再热蒸汽管道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其显微组织、硬度、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再热蒸汽管道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的晶内及晶界处有颗粒状的析出物,接头组织出现老化现象.管道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的硬度较高,增加了管道脆性失效的风险.室温与高温拉伸结果表明焊缝的强度高于母材,塑性略低于母材,说明无论在室温还是高温环境下焊缝优先失效的风险均较低.

    蒸汽管道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Ti、Al元素对FeCoCrNiCu0.3高熵合金涂层微观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张建鹏王守仁王高琦周超...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了激光熔覆同步送粉技术在 38CrMoAl表面制备了FeCoCrNiCu0.3、FeCoCrNiTiCu0.3 与FeCoCrNiAlCu0.3高熵合金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分析仪(EDS)、维氏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分别对高熵合金涂层的物相、微观组织与耐磨损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Ti、Al元素的添加促进了涂层相结构由面心立方结构(FCC)向体心立方结构(BCC)转变,变为BBC+FCC相,Al元素对促进高熵合金中BCC相的形成更有效果,使BCC相成为了合金的主导相.Ti、Al元素的加入使得熔覆区的枝晶组织更为细化并且枝晶间距减小.FeCoCrNiAlCu0.3 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最高为 683.5 HV0.3.Ti、Al元素对高熵合金涂层耐磨性的影响与硬度趋势相似,FeCoCrNiAlCu0.3 表现出了更好的耐磨性,涂层的磨损机理随着Al元素的添加由疲劳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Ti元素的加入使得涂层的磨损机理完全转变为疲劳磨损,Ti、Al元素对促进磨损机理的转变出现了相反的趋势.

    激光熔覆高熵合金微观组织耐磨性磨损机理

    600℃循环热处理对TA31和TC4ELI钛合金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尹艳超符成学孙志杰蒋鹏...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室温拉伸、冲击实验,研究了 600℃循环热处理对TA31、TC4ELI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 6 次循环热处理后,TA31 和TC4ELI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略微增加;冲击韧性则明显下降,且TA31 变化幅度更大.循环次数增加到 11 次后,二者强度稍有降低,冲击韧性并未进一步恶化.伸长率在循环热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热处理过程中无α2 相析出对于循环热处理的TA31 和TC4ELI钛合金,亚稳定β相的分解及细针状α相的长大是TA31 和TC4ELI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TA31TC4ELI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不同淬火加热温度对GCr15钢球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袁影钱坤昝祥郭金福...
    83-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经冷墩光球后的GCr15 钢球进行不同淬火加热温度的淬火实验,使用光学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显微组织,X射线衍射和维氏硬度计分别表征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硬度.结果表明,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片状马氏体组织逐渐粗大,未溶碳化物体积分数逐渐减少,碳化物粒径向中间尺寸(0.4~0.8 μm)靠拢,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及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硬度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

    GCr15钢淬火加热温度未溶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硬度

    稀土Ce变质对ADC12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周烨陈晖邹金红杜丘美...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及布氏硬度计研究了稀土Ce改性处理对ADC12 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质量分数为 0.6%的稀土Ce时,组织中粗大的初生α-Al相变得圆整、细小且分布均匀,共晶Si相由针片状变为颗粒状.稀土Ce与合金中的Al元素发生共晶反应生成Al11Ce3 等金属间化合物,在扫描电镜下化合物形状为长条针状,并呈亮白色.添加质量分数为 0.6%Ce有效提高了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 171.72、260.37 MPa和 4.1%,与未添加Ce元素的合金相比分别提升了 33.83%、48.69%和 155%,与此同时,合金的布氏硬度也达到峰值,为 88 HB.

    ADC12铝合金稀土Ce变质机理

    生物可降解挤压态Mg-Sn-Zn-Zr合金组织与腐蚀性能的研究

    刘德学张全发郭菲菲周田水...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体保护法制备了高强塑性Mg-Sn-Zn-Zr(TZK)合金,然后在不同温度(300、350、400℃)对其进行挤压变形,并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体外降解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0℃挤压后合金的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晶粒尺寸最小,为 6.57 μm;析氢量和腐蚀速率最低,耐腐蚀性能最好.随挤压温度升高,合金的晶粒长大,组织中出现孪晶,导致其耐腐蚀性能变差.

    Mg-Sn-Zn-Zr合金挤压变形微观组织腐蚀性能

    变质剂Nd对Mg-3Si-4Zn-xNd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赵晨爔童文辉郭音黄博男...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向Mg-3Si-4Zn镁合金中添加变质剂Nd,制备了不同Nb含量的Mg-3Si-4Zn-xNd镁合金.通过观察初生及共晶Mg2Si的组织变化,探究变质剂Nd对Mg2Si组织的影响.通过试验探究Mg2Si相的变化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剂Nd对初生及共晶Mg2Si相皆有良好的变质作用.当Nd含量为 2.5%时,获得最佳的变质效果,初生Mg2Si由平均面积约 600 μm2(40 μm×15 μm)的粗大的树枝状组织变为平均面积约 139 μm2 的细小且不规则的多边形块状组织,共晶Mg2Si由平均面积约 444 μm2 的复杂汉字状变为平均面积约 145 μm2 的简单汉字状组织,合金硬度由 58.75 HV0.1 提高到 73.27 HV0.1(最大值),提高 24.7%.

    Mg-Si-Zn-xNd合金Mg2Si相Nd变质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