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R8车轮钢多边形磨耗的滚动摩擦试验研究

    周宙张继旺刘帅陈帅...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结合EDS分析和残余应力测试,研究在滚动干摩擦条件下ER8车轮钢多边形磨耗的表面磨损形貌以及磨损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明显多边形磨耗的车轮试样上,波峰处磨损损伤形式以疲劳磨损为主,伴有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波谷处主要磨损损伤形式为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磨损表面粘着块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说明在车轮试样磨损表面有氧化磨损的发生,波谷处的氧化磨损程度大于波峰处.波峰波谷表面残余应力是压应力,且波峰位置的残余压应力略大于波谷位置的残余压应力.

    车轮多边形磨耗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残余应力

    羰基铁含量对铝铁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樊贝贝霍晓阳李雷米国发...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粉末挤压技术制备铝铁复合材料,通过加入磁性吸波材料羰基铁粉来提高材料的磁导率和吸波性,实现对电磁波的有效衰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铝铁复合材料中羰基铁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增大,最高达到166.7 MPa.材料对电磁波的屏蔽效能随羰基铁含量的增加明显增大,其中,Al/10wt%Fe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最好,磁导率最高,其电磁屏蔽值为120 dB,吸收屏蔽效能占83.3%,磁导率是纯铝的3倍多.

    粉末连续挤压铝铁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抗拉强度磁导率

    减氧空气驱油集输管线缓蚀剂防腐评价研究

    薛琨史宝成周凯丽张兴凯...
    104-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氧空气驱能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但氧气的存在也必然造成下游的集输管线氧腐蚀和CO2腐蚀,从而限制了减氧空气驱的推广应用.针对国内某应用减氧空气驱油田集输管线,开展了缓蚀剂防腐研究.在模拟现场集输管道工况条件下,采用挂片动态失重法,选取了 6种抗CO2缓蚀剂和6种抗氧缓蚀剂对20钢材的缓蚀作用进行评价筛选.实验初选了两种抗氧缓蚀剂KY-12和KY-17以及一种抗CO2缓蚀剂A,三者的缓蚀率分别达到了83.67%、91.49%和78.44%.通过对初选的3种缓蚀剂在不同温度(25、40和55 ℃)和不同浓度(400、500、800、1000和2000 mg/L)条件下的实验评价,优选出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稳定性最佳的KY-17缓蚀剂,且在不同浓度时缓蚀效果最好,缓释率最高达到92.7%.该结论对于减氧空气驱油田下游集输管线缓蚀剂的选型和加剂量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减氧空气驱集输管道20钢缓蚀剂优选

    接地工程用铜覆钢在浙江典型土壤中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柳森胡家元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腐蚀相关研究较少,导致未达标的铜层厚度严重降低降低铜覆钢使用寿命.针对连铸铜覆钢材料的腐蚀性能及铜层选型设计问题,对铜覆钢接地材料在浙江典型土壤的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铜层厚度的选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依据铜覆钢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为满足铜覆钢40年使用后仍确保电气热稳定,在浙江强腐蚀性土壤条件下,其铜层厚度宜≥0.80 mm;在中腐蚀性土壤条件下,其铜层厚度宜≥0.50 mm;在弱腐蚀性土壤条件下,其铜层厚度宜≥0.40 mm.浙江土壤多为酸性,酸性离子易破坏铜层钝化层,因此在设计铜层厚度时,应适当加大厚度.

    电气工程接地材料铜覆钢耐腐蚀性能

    某核电站主蒸汽管道阻尼器连接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王海平谢泽阳王海卫史志刚...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核电站主蒸汽管道阻尼器连接螺栓发生断裂的现象,采用多种理化方法对断裂原因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连接螺栓受力状态与阻尼器管道向上位移量的关系.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连接螺栓断裂样品质量状态不良,存在内孔与设计不符、成分偏析等情况;连接螺栓断裂的类型属于弯曲过载断裂,其直接原因是阻尼器受力为三点弯曲状态,致使连接螺栓应力过大,最终导致连接螺栓过载断裂.

    阻尼器连接螺栓断裂受力状态

    热加工对GCr4Mo4V钢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

    张雲飞崔毅赵英利樊明强...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工艺制备的高温轴承钢GCr4Mo4V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不同的锻造工艺探究热加工对GCr4Mo4V碳化物尺寸、分布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旋转弯曲疲劳测试进一步探究碳化物及晶粒尺寸的形貌分布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总变形量以及最终火次变形量有利于GCr4Mo4V大颗粒碳化物的细化,增加变形火次可显著提高GCr4Mo4V中碳化物分布的弥散程度.锻造总变形量的增加可提高GCr4Mo4V的形变储能,为再结晶与晶粒细化创造条件,减少变形火次、增加最终火次变形量对晶粒尺寸的细化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随着大颗粒碳化物粒径与平均晶粒尺寸的不断减小,GCr4Mo4V旋转弯曲疲劳极限也逐步提高,旋转弯曲疲劳极限与组织中大颗粒碳化物粒径以及平均晶粒尺寸接近线性关系.通过调整锻造工艺实现大颗粒碳化物与晶粒尺寸的细化可显著提升GCr4Mo4V的疲劳强度,对于高温轴承钢服役性能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高温轴承钢热加工显微组织疲劳性能

    Inconel 617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几何必须位错的演变

    王炳正王旭明陈伟杨武...
    123-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Inconel 617合金在温度1000~1200℃,应变速率0.001~1 s-1范围内进行热压缩试验.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其热压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几何必须位错(GND)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再结晶程度增大,GND密度降低,并且明显的绝热升温效应加速了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Inconel 617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大量的位错墙相互缠结,GND首先在大角度晶界处塞积,然后形成亚晶界,最终演变为再结晶晶粒.

    Inconel617合金热变形再结晶几何必须位错(GND)

    激光熔覆制备Fe90/WC复合涂层组织及性能研究

    孔令辉张雷吴岗权刘东...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速激光熔覆系统,以中心送粉的方式在45钢表面制备不同WC含量的Fe90/WC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数显维氏硬度计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速射流加沙冲磨仪对涂层的抗冲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间有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处无气孔、裂纹等缺陷,组织性能良好.熔覆层微观硬度随WC添加量增加而提高,WC质量百分比为60%时,显微硬度为728 HV0.2,相当于纯Fe90涂层的2.4倍.合适的WC含量能明显提高涂层的抗冲磨性能,WC质量百分比为40%时,冲蚀失重要明显低于其它几组熔覆样品.

    Fe90WC激光熔覆涂层

    蠕墨铸铁抗高温冲击磨损性能的研究

    张馨甜吴义洁郝晓燕胡磊...
    131-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蠕墨铸铁是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燃烧室气缸盖的主要制作材料,随着转速、爆压、功率密度的不断升高,气门与蠕铁气门座之间的频繁碰撞冲击导致冲击磨损加剧.利用自制冲击磨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环境温度(室温、300、400、500 ℃)和不同冲击频率(10、12、14 Hz)下的冲击磨损试验.结果发现,蠕墨铸铁的磨损量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先快速增大随后趋于缓慢;随着冲击频率、工况温度的升高,磨损量先缓慢增大随后快速增大.材料冲击表面具有凹坑、犁沟、材料堆积的现象,且随着冲击次数、冲击频率、环境温度的升高,磨损面出现大量片状剥落层以及塑性变形.磨损机制主要以磨粒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为主,同时伴有轻微的黏着磨损和冲蚀磨损.

    蠕墨铸铁气门-气门座圈温度冲击磨损磨损机理

    铝合金可溶压裂球的水解机理分析及性能探究

    翟振国孙耀宁孟阿聪徐一飞...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规钢制压裂球压裂完成后破碎成本高、影响采收效率等问题,采用铸造成型方法,以铝作为可溶压裂球金属基材,在Al-Ga合金的基础上,引入Mg2Sn相与In3Sn相,降低活化能,与铝形成腐蚀微原电池,促进水解.可溶压裂球水解速率随溶液温度上升及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固溶+时效处理的方式强化铝合金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固溶温度下,铝合金压裂球维氏硬度最大可达123 HV,抗压强度最大为733.1 MPa.在温度为70 ℃,浓度3%NaCl溶液中平均溶解速率为1.75 g/h,最大溶解速率可达2.03 g/h,直径为φ70 mm的压裂球263 h即可完全溶解.

    铝基合金硬度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