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退火对Cu-00Cr20Al6复合丝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伏伍孙鹏姜飞龙权伟...
    109-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表面电镀覆铜和热熔压辊覆铜工艺加工制备Cu-00Cr20A16复合棒材,然后冷拉拔加工成φ4.0 mm的Cu-00Cr20Al6复合丝材.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HV-1000A硬度计、MTS拉伸试验机研究退火处理对复合丝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态的Cu-00Cr20Al6复合丝材的晶粒尺寸为15~20 nm,退火处理后丝材晶粒尺寸可达10~15μm;拉伸态的硬度较高,铜层与00Cr20Al6合金丝材的维氏硬度分别为290.4和384.3 HV.在退火保温时间为10 min时,560 ℃以上退火铜层的硬度低于50HV;680 ℃以上退火,00Cr20Al6合金丝材的硬度下降幅度较大,硬度降低到250 HV以下;在620 ℃以下退火时,00Cr20Al6丝材以丝织构形态为主,在680 ℃以上退火时,00Cr20Al6丝材组织由丝织构再结晶变为等轴状晶粒.经680~740 ℃退火保温10 min,Cu-00Cr20Al6复合丝材的抗拉强度低于500 MPa,其断后伸长率在20%以上,抗拉强度与伸长率达到塑性加工的最佳匹配.

    显微硬度晶粒尺寸抗拉强度伸长率

    Cr2Fe2NiAlCu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何中雪包晓燕程翔翔封宽洋...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法制备了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高熵合金Cr2Fe2NiAlCu,并对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50 ℃以下的热处理不改变高熵合金Cr2Fe2NiAlCu的单相固溶体结构.热处理可以改善该高熵合金的压缩性能,合金在800 ℃热处理后的塑性最好,弹性也最佳,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为 1930 MPa.

    Cr2Fe2NiAlCu高熵合金显微组织热处理力学性能

    基于图像方法的局部低硬度P91封头蠕变寿命评估

    李海洋郦晓慧李戈王昂...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电厂A修金属检验中发现局部低硬度P91封头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温线外推法对其剩余寿命进行评估并对其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封头的硬度与应力对其剩余寿命评估有很强的敏感性.为提高局部低硬度封头剩余寿命的评估精度,此次分析通过封头的网格化硬度检测与数据采集并对封头的整体硬度进行非线拟合,利用图像方法对封头的低硬度区进行提取及量化;结合有限元对其应力分析的结果,可计算封头低硬度区在该位置应力作用下的剩余寿命.这种基于图像处理方法的寿命评估手段相较于传统的等温线外推法对承压部件进行寿命评估具有更高的精确性且适用于局部低硬度承压管件,为广大技术人员处理局部低硬度管件提供了新思路.

    寿命评估局部低硬度P91图像处理

    18CrNiMo7-6钢渗碳淬火后回火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秦盛伟赵辉辉
    124-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Deform-HT软件,考虑了回火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分解对组织场、应力场和硬度场的影响,对18CrNiMo7-6合金钢渗碳淬火后的回火工艺进行数值模拟.为了确定马氏体分解模型中的参数,制备了 0.21%C和0.80%C两种不同碳含量的全渗透试样并进行膨胀试验,根据膨胀试验,计算不同碳含量试样在JMAK方程中的参数;根据JMatPro软件,计算残余奥氏体分解模型中的参数.模拟了试样渗碳淬火后在200、400 ℃回火3 h后组织场、应力场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以及马氏体的转变量均显著增大,残余应力显著降低.同时,建立了能够适用于预测18CrNiMo7-6钢在渗碳淬火后的回火过程的硬度变化模型.

    回火马氏体分解残余奥氏体分解硬度模型

    高炉轴流压缩机叶片榫齿裂纹分析

    肖华强肖丁天杜顺林汪涛...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炉轴流压缩机叶片裂纹,对20Cr13不锈钢叶片进行渗透探伤、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维氏硬度、能谱分析等检测.对叶片进行热处理试验,研究了金相组织中颗粒碳化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20Cr13马氏体不锈钢叶片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未熔碳化物.叶片淬火温度为950 ℃时,大量碳化物未熔入奥氏体,淬火及回火组织的碳化物数量、大小及分布遗传了原淬火前的碳化物特征.未熔碳化物颗粒不均匀密集分布及沿晶界分布破坏了基体组织的连续性,为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创造了条件.在周期性弯曲应力作用下,榫齿根部出现裂纹,裂纹沿密集分布的碳化物或晶界扩展,形成了一定深度和长度的疲劳裂纹.

    风机叶片20Cr13裂纹未熔碳化物榫齿

    不同应变速率下TWIP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演变

    周童王荣吉彭松王志宇...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Fe-Mn-C-Al系TWIP钢为研究对象,将试验钢通过退火热处理后在室温下进行拉伸,然后通过XRD、OM以及SEM等试验手段,研究了在不同应变速率下TWIP钢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演变以及断口形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拉伸后试验钢为单一奥氏体相,应变速率在3.33×10-4~3.33×10-1 s-1拉伸下,试验钢出现了再结晶以及二次孪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在较低应变速率下处于较高水平,晶粒强化效果明显;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再结晶和二次孪晶的数量逐渐减少并消失,从而导致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减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断口微观形貌由平整变得高低起伏,韧窝尺寸变大并由浅变深,材料脆性断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TWIP钢应变速率力学性能孪晶断口形貌

    冷却速度对EH40钢组织演变及硬度的影响

    李广龙严玲李文斌王晓航...
    140-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O M、TEM和硬度检验等手段,研究了冷却速度对EH40钢显微组织、析出相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1.0 ℃/s时,钢的组显微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当冷却速度为1.0~3.0℃/s时,钢的显微组织中出现粒状贝氏体;当冷却速度为3.0~10.0 ℃/s时,钢的显微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冷却速度为10.0~50.0 ℃/s时,钢的显微组织为贝氏体组织.钢的析出相包括10nm以下的小析出相和80~150nm的大析出相,小析出相的数量随冷却速度增加逐渐减少,大析出相数量随冷却速度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钢的硬度随冷却速度的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

    冷却速度微合金钢显微组织析出相硬度

    电磁耦合处理对7050铝合金承力框铸件初始残余应力调控研究

    钟福王松涛王杰阿什里拉...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电磁耦合处理工艺参数的变化研究了 7050铝合金承力框铸件的力学性能及初始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为1.5 T,电流强度为25 A/mm2时,7050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可提升10 MPa,伸长率提高16.73%,电阻率提升3.24%,塑性增强.7050铝合金承力框铸件初始残余应力小且分布均匀.采用磁场强度为1.5 T、电流强度为25 A/mm2的工艺参数,可使初始残余应力降低约10%.

    7050铝合金电磁耦合处理残余应力力学性能

    退火态高熵合金相结构分析实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实践

    马明星王志新穆云超席艳君...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熵合金及其退火后的物相变化情况,将AlCoCrCuFe合金分别在800、1000 ℃下进行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其附带的MDI Jade软件对其物相结构进行辅助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火温度下AlCoCrCuFe合金物相都是由BCC主相和FCC相构成.经全谱拟合、Rietveld精修和晶胞精修,分别获得了室温、800和1000 ℃退火合金中BCC主相和FCC相的空间群、点阵常数、晶胞体积、密度和相对含量,精修误差分别为3.13%、2.37%和2.36%.AlCoCrCuFe合金相的衍射峰角度与半高宽均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分别是由于较大半径原子进入点阵晶格引起晶胞畸变与合金相相对含量变化和晶核尺寸分布范围变宽所致.

    退火处理结构分析实验设计高熵合金

    挤压铸造参数对汽车用AlSi9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王磊吕欣蕊李莎莎于丽丽...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AlSi9Mg合金是一种常见的挤压铸造合金,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选取10、30和50 MPa三种不同的挤压压力对AlSi9Mg合金进行挤压铸造,并与传统的重力铸造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挤压铸造压力对AlSi9M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压力的增加,AlSi9Mg合金的微观组织发生了显著变化.挤压铸造试样的二次枝晶臂间距明显缩小,从10 MPa下的10.1 μm逐渐减小至50 MPa下的4.2 μm,而重力铸造试样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则较大,为13.8 μm.同时,晶粒细化,组织也更加均匀致密.随着挤压压力的增加,试样的孔隙率显著降低,密度逐渐升高,说明挤压铸造过程有效减少了铸造缺陷,改善了铸件的致密度.挤压铸造能够显著提高AlSi9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在50 MPa挤压压力下,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234.3 MPa,比重力铸造试样提高了近40%,伸长率也从重力铸造的1.1%提升至2.4%.

    挤压铸造AlSi9Mg铝合金重力铸造微观组织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