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软科学
软科学

赵毅峰

月刊

1001-8409

ruankexue@sina.com

028-85221835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5楼

软科学/Journal Sof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软科学》杂志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是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着重反映系统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等有关学科应用及软件科学研究成果,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服务。自1987年创刊以来,本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于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国内有关信息权威机构鉴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本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2000年本刊被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 2001年,本刊加入了“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02年,本刊又加入了科技部西南科技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年,本刊又入选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本刊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影响日益广泛。编辑部愿竭尽努力,同关心本刊的作者、读者一道把期刊办得更好、更具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基于数字化赋能功能与协同功能机制的分析

    凌士显张晓玉
    78-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沪深交易所2009-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研究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人才吸引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持续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

    数字化转型企业持续创新创新激励效应人才吸引效应协同创新效应

    关键核心专利视角下集成电路协同创新网络关键节点识别

    张延禄张方亮杨乃定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合作专利数据来构建集成电路协同创新网络.在结构重要度基础上,通过检索关键核心专利提取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最终构建集成电路协同创新网络关键节点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改进的TOPSIS-灰色关联法来识别集成电路产业关键节点企业.结果发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下游封测环节拥有较多的关键节点企业,而在上游设计和中游制造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芯国际在制造环节排名全球第十位.该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识别结果提出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集成电路协同创新网络关键节点识别关键核心专利改进TOPSIS-灰色关联

    基于专利引用的通信芯片产业创新网络韧性研究

    周霞于娱施琴芬
    9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21年全球通信芯片专利引用数据,构建产业创新网络,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不同技术发展阶段下的网络韧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全球通信芯片产业创新网络具有无标度性和异质性特征,2000-2021年,网络韧性呈现"正—正—负"的演化趋势.(2)不同技术发展阶段中,美国企业节点失效始终使得网络综合韧性值居于最低水平;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三地企业2008年后对网络韧性的影响力愈发凸显.(3)网络对随机扰动表现出更强韧性,对有针对性的蓄意攻击更为敏感.

    芯片产业创新网络静态韧性动态韧性专利引用

    外卖智能派单的多主体利益协调机理研究

    熊浩鄢慧丽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外卖智能派单中多主体的利益目标相互影响机理,以及动态订单分派的多目标在线优化机理,为破解骑手的"外卖算法困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第一,平台利润目标需要结合订单的抽成规则和支付给骑手的提成规则;第二,顾客的订单履约时间构成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商家备餐时间、骑手到商家行驶时间、骑手从商家到用户的行驶时间等多种因素;第三,派送服务质量目标可以为顾客优先分配服务水平高的骑手,既能提升服务质量,也能提高具有高服务水平的骑手的收益;第四,引入骑手等待时间和骑手空驶时间等目标,可以进一步提高骑手的工作效率;第五,外卖智能派单不仅是订单分配与配送路径的集成优化问题,而且是量纲不同、重要程度不确定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可以利用各个目标的预设值与实际值的差距动态调整权重,建立基于插值法的自适应邻域搜索启发式算法.

    外卖智能派单外卖骑手协调多目标优化算法

    "双碳"目标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白婉婷陈建成侯建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制造业数据,系统评估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从技术创新角度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利用非线性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技术创新门槛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较低,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有趣的是,数字化转型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异质双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技术创新会明显地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碳排放效应,而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并超过临界值时,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总量.

    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碳排放制造业动态门槛模型

    弱约束性碳减排政策的碳回弹效应研究——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宋依纯朱于珂高红贵
    121-12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弱约束性碳减排政策对城市碳回弹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框架,考察低碳城市建设扩大城市碳回弹效应的形成机制,挖掘低碳城市建设抑制城市碳回弹效应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低碳城市建设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扩大城市碳回弹效应,同时也将带动地区经济增长,通过"产出效应"扩大城市碳回弹效应;(2)低碳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低碳技术创新,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进而抑制城市碳回弹效应,其中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产生的抑制效果更为突出;(3)低碳城市建设将通过公众参与型工具与市场激励型工具有效抑制城市碳回弹效应,其中公众参与型工具的抑制效果要优于市场激励型工具.

    弱约束性碳减排政策低碳城市建设碳回弹效应多期DID模型抑制路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COD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黄勤杨理珍刘波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空间估算方法测算2005-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32个细分行业COD排放量并整理分析,运用LMDI分解模型分析COD排放变动的驱动因素及其行业性、阶段性差异.总体上,2005-2020年成渝地区COD减排已取得成效,但减排压力仍较大;从细分行业看,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0个行业是COD排放的重点行业.结果显示:对于工业整体,规模效应为正,是促进COD排放的主要因素,技术效应为负,是抑制COD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不明显;对于重点行业,2016年以后,食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行业的技术效应减排贡献低于其他行业,且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行业的结构效应为正.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成渝地区空间估算方法COD排放因素分解

    产业集聚视域下多要素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组态效应分析——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魏奇锋郭安妮盛毅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专利等相关数据,利用fsQCA方法,分析多要素驱动区域创新发展多重并发路径.结果显示:(1)在全域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各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梯度特征;(2)在行业视角中,行业集聚效应地区异质性显著,产业集聚"两极分化"特征显著,具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集聚趋势;(3)组态分析发现,区域创新发展条件间存在多重并发关系,进一步总结出两条创新发展模式:以对外开放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模式和以要素集聚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模式.最后,从产业集聚、创新投入、开放合作等3个角度提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域创新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