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力发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力发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热力发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蒋敏华

月刊

1002-3364

rlfdzzs@tpri.com.cn

029-82102475 82102480/1/2

710032

陕西西安兴庆路136号

热力发电/Journal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手重组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专业发电期刊,主要报道国内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热力发电(火力、核能、地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包括:化石燃料及其清洁燃烧、热力设备及热力系统、电站辅机、电站自动控制、电厂化学、电厂金属材料、电力环境保护,以及电厂状态评价、技术监督,机组启动调试、性能鉴定等,并适时地报道国外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杂志创刊已30多年,在学科和行业具有广泛影响,深得读者、作者和专家的认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稳态流动下浮动核反应堆管内热工水力特性数值研究

    姚尧李超祁沛垚张瑞祥...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海洋条件影响,浮动核反应堆(FNR)回路冷却剂会发生周期性流量波动现象,影响系统热工水力特性.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脉动流条件下管内速度与温度分布特性,并对比了不同数值模拟边界条件对脉动流条件下圆管内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脉动流条件下,管内层流在壁面附近会出现回流现象,并且壁面效应会随着脉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使用脉动速度入口和压力出口作为数值模拟边界条件无法预测出这一回流现象,而使用波动的压力入口和流量出口可以捕捉高频脉动流的回流现象;脉动流条件下,管内温度波动幅度随脉动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数值模拟较好地模拟脉动流条件下管内的温度,误差小于 2%,为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准确预测脉动流流场与温度场提供参考.

    脉动流数值模拟速度分布温度分布浮动核反应堆

    基于HJ 75-2017标准与核算指南的燃气机组碳排放监测方法仿真对比分析

    陈公达蔡秀霞林海卢伟业...
    10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掌握燃气机组碳排放情况是保证碳交易的保障之一.不少燃气机组开始加装在线气相色谱装置,使燃料端实时监测也成为了一种可能,同时对于未加装CO2监测系统或存在设备空间已满的机组,则通过 O2 体积分数折算进行实时监测是可行路径之一.但不论采用直测还是折算监测方法,在前后端连续监测数据的偏差问题分析上,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研究.因此,针对短期内不具备CO2 直测能力的机组,以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历史数据为仿真对象,基于烟气 O2 体积分数数据换算和燃料在线气相色谱数据进行连续仿真监测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监测方法的月度数据之间没有一致性的大小排序关系,相对偏差有正也有负,年度数据相互偏差均小于 5%;δ RD,R,fluegas-flue-h与烟囱出口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O2 体积分数相关性最高;该机组的碳排放偏差主要集中在负荷率 55%以上的稳燃段;烟囱出口CEMS O2 体积分数和烟囱出口 CEMS 湿烟气流速在满足现有定期检定要求的前提下导致前后端碳排放量偏差的可能性最大;现有技术规范下,前后端均能实现实时监测,可用于趋势分析,但只有燃料端监测方法的仿真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小于 5%;对于燃气机组,从燃料端进行碳排放监测可能更加合适,而烟气端监测方法可能更适合燃煤机组.

    燃气机组碳排放燃料端烟气端仿真

    基于弹性网络回归的实际采暖热指标估算方法

    康敬德黄嘉驷乔磊李杰...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热电联产企业估算区域热负荷的需求,提出一种使用弹性网络回归模型的估算方法.首先对实际采暖热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参数;然后以西安市123 个小区 2022-2023 年采暖季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建立估算模型,并证明该模型相较于Lasso回归和岭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提高了 3.88%和 4.22%;最后从多角度选取西安市部分小区相关数据构成验证集对弹性网络回归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弹性网络回归模型综合了 Lasso 回归和岭回归的优点,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拟合优度分别为1.150 和 0.953,相较于传统模型能在符合热负荷需求的同时降低 4%的能源消耗.说明该方法能准确估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实际采暖热指标,可以满足热电联产企业的实际需求.

    热电联产实际采暖热指标弹性网络回归模型热负荷估算

    基于流线曲率法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通流计算方法

    戎毅廖凯龙孙恩慧王立志...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的真实气体特性使得开展 S-CO2 离心压缩机的三维数值模拟难以获得稳定的收敛结果,同时,数值计算的时间成本进一步增加了压缩机设计优化的难度.对此,本文首先对压缩机开展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流场信息及对应的损失分布,然后在传统流线曲率法中叠加一维损失模型,并沿流线分段计算CO2 压缩因子,以此反映真实气体的压缩过程,建立适用于S-CO2 离心压缩机的通流计算方法.将通流计算结果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流线曲率法得到的子午面相对速度场分布和焓分布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结果基本一致;叶片出口温压数据与CFD结果接近,误差分别为 0.23%和1.08%,总静等熵效率相差 1.5%.结果表明,采用流线曲率法的通流计算可以快速获得较准确的S-CO2离心压缩机叶轮性能参数.

    离心压缩机流线曲率法损失模型性能预测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辅助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可行性研究

    王林刘晓莎胡平李治宽...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方案,难以消除频繁快速变负荷对热力系统造成的潜在寿命折损与设备安全风险.为提高煤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长期安全性与经济性,以某国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 1 000 MW燃煤机组为应用对象,提出了基于氢储能系统的煤电机组"健康调峰"技术路线,并论证了调峰煤电制氢的间接碳减排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不同制氢工艺与煤电厂生产条件的匹配程度,认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制氢为综合最优方案,据此给出了SOEC耦合煤电调峰的原理性设计方案,最后以年度负荷曲线对新方案进行了财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示例机组自第 6 年起每年可获得 1.07 亿元/年的净利润,每年减少碳排放 281.92 t,同时获得设备延寿、降耗减碳等其他收益.相关结论对于指导调峰煤电机组的健康安全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电解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煤电机组可行性财务分析

    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系统优化调度

    李炳阳李新利杨国田王连友...
    14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逐年增长,其消纳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大容量火电机组厂用电负荷也相对较高,造成额外的运行成本.对此,基于多能互补思想,建立了一种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了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的组成结构,将风电、光伏发电优先供应厂用电负荷;其次构建了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优化调度模型,考虑了火电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的运行成本和风光储成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总成本、弃风弃光成本和环境成本的多目标函数,设置相应约束条件;最后,设置不同的场景对比分析联合供应厂用电系统的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供应厂用电系统模型可以减少机组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并促进风光消纳.

    风光消纳联合供应厂用电多能互补优化调度

    基于云平台的煤矿数据中心研究与应用

    刘聪睿赵晋松王涛赵耀忠...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逐步推进,应用系统数量逐渐增加,数据不能够完全统一、系统缺乏统筹管理、功能重复建设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此,以伊敏露天煤矿数据中心为例,详细分析了煤矿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结合工业私有云开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建立了开放式、持续集成和部署、支持高负载弹性伸缩、满足智能化露天煤矿管理理念的数据中心,基于数据中心多源数据存储架构解决了矿山领域数据采集难、数据无法统一存储、业务系统孤岛和采地测专业无法及时便捷共享数据等问题,同时综合利用已有设备及其采集的系统数据,采用数据共享和计算分析工具实现生产情况和设备状态的实时掌控,提升了管理决策能力和手段.

    露天煤矿数据中心容器平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

    基于TDLAS的H2S高温反应特性实验研究

    王嘉琦田思迪高东波田志伟...
    16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站锅炉在低NOx燃烧过程中因锅炉内还原性气氛浓度较高,会产生较多H2S气体.针对H2S因具有易燃、强腐蚀性、剧毒性而可能对火电厂造成多种危害的问题,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方法结合多通池和计算机搭建低气体摩尔分数在线测量系统,实现了对混合气体中摩尔分数在 10-6 量级H2S的精确在线测量,并利用该测量系统进行了H2S高温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温度和混合气体中O2 摩尔分数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展示了压力为 80 kPa、O2 摩尔分数为 0~5%的条件下,H2S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随O2摩尔分数变化的变化规律,整体而言,混合气体中O2 摩尔分数越高,H2S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越低.实验结果可以为锅炉烟气中H2S的生成、转化和危害控制提供一定数据基础.

    TDLASH2S在线测量高温反应O2摩尔分数

    发电厂脱硫系统氯离子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钟杰刘玮龙国军吴磊...
    17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离子是发电厂脱硫系统的关键运行指标,快速准确监测脱硫浆液氯离子对脱硫设备防腐、运行工艺优化调整、脱硫废水排放及节水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样品预处理的方法研发出了一种高效复合介质滤芯,及适用于脱硫系统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室实验;对脱硫系统氯离子在线测量方法原理进行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固态聚合膜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出了一种发电厂脱硫系统氯离子在线监测技术,并进行了实验室准确性实验以及现场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脱硫系统氯离子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实现脱硫浆液中氯离子的连续准确在线监测,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氯离子测量准确性,对实现脱硫系统设备的经济、智能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脱硫系统脱硫浆液氯离子在线监测样品预处理

    电力用油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王娟付龙飞王笑微吕秀娟...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因其检测速度快、对样品无损伤、无污染、易操作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检测中.红外光谱检测方式主要包括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定性检测通常采用比较法,即通过与标准物质对照或查阅标准谱图;定量检测是通过测量特征吸收谱带强度,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计算出对应组份含量.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法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电力用油酸值、水分、抗氧化剂、糠醛等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油品检测中的应用给出了建议.

    红外光谱电力用油酸值水分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