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长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魏山忠

半月刊

1001-4179

rmcjzz@cjw.com.cn;rmcjzz@yahoo.com.cn

027-82828680;82828682

430010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人民长江/Journal Yangtze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利水电综合性技术月刊,按刊登内容设置有水文、地质、勘测、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基础处理、机电、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政管理、泥沙研究、河道整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库移民、工程监理、安全监测、运行管理、三峡工程研讨、出国考察、国外科技、科技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预报调度复盘

    冯宝飞曾明张虎纪国良...
    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6月28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中下游形成.在洪水应对期间,随流域洪水形势发展滚动开展洪水预报支撑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同时在调度边界调整后及时滚动更新洪水预报,逐步提升了预报精度.通过对发布的洪水预报精度和水库群拦蓄过程进行统计,采用多种水文学、水力学方法对水库调度过程进行了还原并量化了防洪效益.复盘结果表明:提前5 d预报城陵矶以下河段将形成全线超警态势,提前4 d预报长江干流将形成编号洪水,各站提前1~3 d准确预测洪峰水位;通过水库群调度有效避免了长江上游洪水与洞庭湖、鄱阳湖洪峰遭遇,降低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出口控制站洪峰水位0.4~1.7 m,缩短中下游干流超警河长约206 km,避免监利至螺山河段水位超保证及城陵矶附近地区蓄滞洪区启用,防洪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防灾减灾和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参考.

    2024年长江洪水洪水预报水库群联合调度防洪效益长江中下游

    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预报及调度成效

    郑静童冰星曹瑞王学敏...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主汛期,长江2024年第1号、2号洪水在长江干流相继出现,合理开展洪水预报及水库调度,是统筹兼顾长江上、下游防洪需求及三峡水库库尾淹没风险控制的关键.概述了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的雨水情发展阶段,总结了暴雨洪水特性,解析了洪水组成特征,评价了长江干流主要站点水情预报精度,聚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量化了 2号洪水期间水库调度效益.结果表明:2号洪水期间降雨落区重叠度高、局地极端性强,长江上游岷江与嘉陵江洪水遭遇、三峡区间洪水异常突出;针对2号洪水,提前8 d预报出7月上旬末将有一次明显涨水过程,为三峡水库预降水位留出了充裕的时间;三峡水库7月5~9日拦蓄洪量约5.5亿n3,降低了洞庭湖七里山站水位0.30 m,使七里山站水位提前1 d退出警戒,支撑了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险情处置,降低了抢险防守压力和堵口施工难度;通过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避免了重庆寸滩河段水位超警戒,实现了 2号洪水与1号洪水有效错峰,降低中下游干流水位0.70~3.10 m,大幅减轻了中下游防洪压力.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水库调度洪水预报团洲垸三峡水库

    汉江2024年第1号洪水特点及调度成效

    张俊严方家杨欣玥张先平...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7月中旬,汉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长江水利委员会精准预报、科学调度,有力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通过分析洪水的发展过程、洪水预报与水库调度等,解析了汉江此次编号洪水的洪水特点、水文预报精度及水库调度效益.结果表明:1号洪水期间,汉江流域发生约5 a 一遇洪水,其中丹皇区间发生了超20 a一遇大洪水,丹江口等水库适时拦洪错峰,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显著减轻了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经水库群拦蓄后,降低汉江中下游皇庄、仙桃、汉川等站最高水位2.0~2.5 m,避免了皇庄河段超警戒水位、仙桃以下河段超保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洪水精细化预报和水工程科学调度提供参考.

    汉江1号洪水洪水预报防洪调度丹江口水库汉江流域

    2024年长江流域洪水期间多模式面雨量预报检验

    董轩徐卫立邱辉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和提高洪水预报的准确性,需要通过评估2024年长江流域洪水期间不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对面雨量的预报效果,理解目前业务模式的预报能力,通过对多种数值模式(EC、GRAPES-GFS、NCEP、GER-MAN及日本模式)进行降水预报的TS评分及平均绝对误差检验,分析不同模式在长江2024年第1号、2号洪水期间面雨量预报中的表现.结果表明:①在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期间,EC模式在降水预报中表现最为稳定,整体预报效果最佳,尤其在大雨和暴雨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GRAPES-GFS模式次之,其在暴雨预报中展现出较强的参考性;相比之下,日本模式在各预报时效中的表现较差,尤其是在48~96 h的预报中,T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模式.②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期间的预报结果显示,GERMAN模式在小雨和中雨预报中表现较好,但在大雨和暴雨预报中不及EC和GRAPES-GFS模式.总体而言,各模式在不同量级和区域的降水预报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深入理解这些模式间的差异可为未来的降水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面雨量预报TS评分数值模式产品2024年长江洪水

    2024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集中期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邱辉马艺铭祁海霞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梅雨期强降雨过程的预报水平,利用长江流域逐日雨量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4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集中期异常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与2016年梅雨集中期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2024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月17日至7月2日为梅雨集中期,期间发生4次强降雨过程,主雨区均位于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及两湖水系中北部;7月2日后主雨区北抬至长江干流北部,梅雨集中期结束,长江流域降雨形态由南多北少转为北多南少.②梅雨集中期间,高、中、低层环流系统的耦合是长江中下游强降雨形成和维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4次降雨过程,中高纬度均呈现"两槽一脊"经向型环流配置,西太平洋副高主体呈稳定的带状分布,来自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强盛,通过强烈的西南风将暖湿气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冷暖空气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南北两侧交汇,导致梅雨集中期降雨过程不断,降雨异常偏多.③ 2024年和2016年梅雨集中期有诸多共同特点,如梅雨特征相似、强度基本相当,均出现在厄尔尼诺事件的衰减阶段,副高偏强、偏西,西南暖湿气流偏强.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梅雨期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强降雨梅雨集中期大气环流长江中下游2024年长江洪水

    鄂东北诸河来水对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研究

    徐雨妮许银山仇红亚冯志州...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汉口站水位预报精度提升问题,开展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研究.复盘了 2024年汉口站水位发展过程及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辨析了汉口站水位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泄流能力的影响,并以2014年以来鄂东北合成来水顶托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公式和多元回归方法,以鄂东北合成来水涨幅、汉口站当下水位量级以及该量级下水位上涨1 m时对应的流量变幅为变量,构建了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模型,量化分析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的顶托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北来水最大涨幅中能够对汉口站水位产生实际影响的流量所占比例为0.3~0.8;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模型相关系数达到了 0.94,检验误差在0.1 m以内,可以较为准确和便捷地计算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的顶托量,为汉口站水位精细化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24年长江洪水鄂东北诸河来水汉口站水位顶托水位流量关系水位预报

    河流伦理的概念及研究框架与构建路径

    左其亭王子尧刘佳政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流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蕴含基本的伦理形态和独特的伦理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探索河流伦理的概念、研究框架及其构建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从伦理角度出发,定义了河流伦理的概念,认为河流伦理是一种赋予河流生命、道德、权利、价值的意识形态;深度解读河流伦理的内涵,阐述构建河流伦理的意义;从研究目标、内涵解读、构建意义、主要内容以及构建路径5个方面,构建了河流伦理研究框架,其主要研究内容涵盖河流伦理的理论基础、意识形态、问题评估、构建路径、支撑体系5部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河流伦理的支撑体系(包括思想体系、制度体系、文化体系、工程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出发,总结提出河流伦理的10条构建路径.研究成果可为河流伦理系统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河流伦理伦理人水和谐人水关系河流健康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夏冬季垂向水体理化特征研究

    管义伟李银波陈露欣肖艳...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坝建设与水库蓄水明显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使得坝前区域流速减缓、水位显著升高,进而影响库区物质循环模式.然而,目前关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调度影响下的垂向水体理化特征变化情况仍不清晰.为此,2022年1月(冬季)和7月份(夏季)分别对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3座水库坝前垂向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坝前垂向梯度下水温和溶解氧浓度的分布特征,并探究不同时期垂向光、热、氧特性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① 垂向光、热、氧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入库和出库流量是决定梯级水库中垂向分层特性的关键因素.在夏季,垂向水温梯度变化不明显,3座水库均未形成稳定的温跃层,且库区水体垂向掺混均匀,混合层深度与水深相当;冬季水库中出现了稳定的热力分层,但受水位波动和库区水体交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层0~10m水体中.此外,梯级水库中热分层稳定指数(RWCS/H)则是夏季要远大于冬季.溶解氧浓度受水温和浮游植物共同影响,在夏季表层水体中出现实测值要远高于理论饱和值的现象,并伴有氧跃层的出现.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夏季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溶解氧、pH、电导率、总氮和光照条件(水体透明度和真光层深度)显著正相关,冬季叶绿素a浓度则与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表明库区水温适宜,且光照和营养盐充足的条件下,会显著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进一步增加水体中饱和溶解氧浓度.因此,夏季溶解氧浓度和氧跃层厚度要明显大于冬季.冬季的真光层深度显著大于夏季,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真光层深度主要受表层水体透明度影响,与上游来水中的泥沙含量和暴雨径流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水库生态的适应性调度提供参考.

    水体理化特征分层特性热分层稳定指数真光层深度调度运行梯级水库金沙江下游

    牛栏江沉积物氮磷和有机质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邵智孙晓能杨艳何佳...
    64-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物中的氮磷释放严重影响河流水质,为揭示牛栏江沉积物中氮磷及有机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测定了牛栏江23个样点的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质(OM)含量,分析其时空分布,并运用污染指数法评估了污染现状.结果表明:①牛栏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TN、TP和OM均值分别为0.20,1.58,65.45 g/kg,支流均值分别为0.39,1.77,86.39 g/kg,呈现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但不受水期影响.②牛栏江表层沉积物OM与TN、TP呈正相关(P<0.05),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TN与TP在来源及沉积行为上有一定差异.③总体评价显示,牛栏江沉积物受到轻度有机污染和重度综合污染,其中74%的样点TP含量达到重度污染,且集中于支流,这可能与人类活动导致的外源污染输入有关.研究成果可为牛栏江水环境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氮磷有机质沉积物时空分布特征污染评价牛栏江

    赣江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特征及潜在污染风险研究

    吴莉韩佩刘勇聂含冰...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掌握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特征及其潜在污染风险尤为重要.以赣江南昌市(西湖区段)的两个饮用水水源地断面(青云水厂、朝阳水厂)及其上下游断面作为研究主体,通过调查分析各断面水环境现状、推演水源地上游污染衰减扩散过程,根据GB 3838-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研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水平;通过解析水体沉积物磷释放速率与磷形态特征,评估磷内源释放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①赣江(西湖区段)重点断面水质基本为Ⅱ类水,青云水厂断面化学需氧量(COD)在2022年6月超Ⅱ类水标准.②饮用水水源地断面上游存在规模型排污口——前湖电排站,污染扩散模型显示对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存在降类威胁.③赣江(西湖区段)沉积物总磷(TP)含量整体为轻中度污染状态,沉积物磷形态以铁铝结合态无机磷(Fe/Al-Pi)为主,其次是中活性有机磷(MA-Po)和钙结合态无机磷(Ca-Pi),平均占比分别为32.56%,20.72%,19.40%,平均含量分别为123.17,78.36,73.38 mg/kg.有机质(OM)含量与TP含量(R=0.873,P≤0.05)、Fe/Al-Pi含量(R=0.949,P≤0.05)显著相关.④青云水厂断面磷释放速率(vP)最大,存在较高磷释放风险.建议持续监测饮用水水源地上下游断面水质,密切关注青云水厂断面水质TP指标变化;对前湖电排站来水进行定期检测与排查溯源,避免雨污混流或废水直排入河;加强沿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减少人为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科学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物扩散衰减模型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磷形态赣江南昌市西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