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下游豫北区高砷地下水空间分布研究

    翟文华付宇曹文庚李泽岩...
    112-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模型对地下水砷的预测存在较大差别,现有机器学习模型不能较好预测地下水砷的空间分布.基于黄河下游豫北区1081个浅层地下水砷质量浓度实测值,结合人类活动、气候、沉积环境、土壤理化特征、水文地质等环境因子,构建以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支持向量机(SVM)为基学习器,线性判别分析(LDA)为元学习器的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对研究区高砷地下水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并对关键环境变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质量浓度为0.01~190μg/L,超标率为16.74%;相对于RF、XGBoost、SVM模型,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Accuracy)、特异性(Specificity)和敏感性(Recall)最大;研究区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前洼地及黄河决口扇地区,占总面积的33.81%;黄河决口情况、年均气温、年降水量、高程、水力梯度是影响研究区高砷地下水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沉积环境与地下水中砷富集显著相关.

    高砷地下水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黄河下游豫北地区

    郑州邙山近十年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分析

    胡瑜洁韦玲利李庆祥朱莎莎...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州邙山是郑州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流域郑州段生态保护的核心地带.采用SRP模型,以生态敏感性、恢复力和压力度为准则层,从地形、地表、气象、植被、社会经济要素中选择9个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河郑州邙山2010年、2015年、2020年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和分等定级,并对其生态脆弱性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实施效果显著,郑州邙山生态脆弱性规范化指数从2010年0.35下降到2020年0.28,生态脆弱性规范化指数的平均值为0.30,总体轻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面积较小且分布集中.

    邙山SRP模型主成分分析生态脆弱性

    基于MRSEDI与CA-Markov的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

    王丽霞郝晶刘招张双成...
    123-12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快速准确评价和预测生态环境质量的普适方法,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1998年、2004年、2010年、2016年6—9月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选取土壤侵蚀指数SEI、建筑裸土指数NDSI、湿度指数WI、植被指数NDVI计算改进型遥感生态距离指数MRSEDI,对1998—2016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CA-Markov模型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改进型遥感生态距离指数MRSEDI能够综合多指标信息、较为准确地反映延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可作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CA-Markov模型兼具CA模型模拟复杂系统空间变化的能力和Markov模型长期预测的功能,可用于模拟预测流域生态环境质量.②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1998—2016年负向指标SEI和NDSI均呈下降趋势、正向指标WI和NDVI均呈上升趋势,MRSEDI流域均值从0.873提高到1.376,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明显上升,但存在局部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现象.③未来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将整体持续上升,但流域北部和中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生态环境质量仍然较差,因此生态建设尤其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区的生态恢复须长期坚持.

    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生态距离指数土壤侵蚀指数建筑裸土指数湿度指数植被指数CA-Markov模型延河流域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渠道衬砌技术状况评价

    李清富周华德马强逯林方...
    128-13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采用的渠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忽略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在指标权重赋值上更多采用单一赋权法.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渠道衬砌结构的技术状况,克服评价指标单一赋权的不足,采用改进的AHP法与简单关联函数法分别确定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采用博弈论法进行组合赋权;利用云模型理论能在评价过程中体现事物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点,采用X条件云发生器分别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数字特征,再将指标云模型和指标组合权重进行综合计算,根据求得的综合云模型数字特征确定最终评价等级.以中国某渠道衬砌为例展开分析,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受损状况相吻合.

    渠道衬砌博弈论云模型技术状况AHP简单关联函数法

    基于目标检测的北方河道非法采砂智能监管应用研究

    蔺志刚刘瑾程尤林奇柳晴晓龙...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道非法采砂对河道河势稳定、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为提高河道非法采砂监管效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Faster-RCNN目标检测算法研发北方河道非法采砂智能监管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B/S架构、超图WebGIS平台、PaddleDetection开发框架在系统中实现视频基础服务、算法模型管理、非法采砂识别、业务监管等功能.该系统接入高点位河湖视频监控设备回传画面,对禁采区的非法采砂行为自动检测,固定非法采砂证据,辅助水行政执法人员完成非法采砂闭环处置工作.以北方迁安市试点应用情况为例,证明了该系统具有可行性,可提高非法采砂监管水平和效率.

    非法采砂Faster-RCNN目标检测算法视频监控监管业务流程迁安市

    水电站叠梁门进水口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戴杰戴启璠李晗玫
    140-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电站叠梁门分层取水进水口水力特性,探讨叠梁门运行、布设方案,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不同叠梁门开启工况下的流速分布及水头损失等水力特性开展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叠梁门层数的增加,门顶过流空间不断压缩,加剧了进水口水流的紊乱程度,导致进水口处涡旋的发生;水头损失则随着叠梁门层数的增加先急剧增大再缓慢增大.同时,结合库区垂向水温分布特征,在垂向温差较小的季节,可以选择较少叠梁门层数引水以减少水头损失;在垂向温差较大的季节,可根据目标水温灵活选择叠梁门层数.

    水电站叠梁门分层取水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水库土石坝阶梯式上游护坡消浪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杨海滔吴允政巩维屏宋双喜...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阶梯式护坡在满足一定人文景观需求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消浪效果,近年来已应用在部分堤坝工程中,但目前依然缺乏相关设计参数的系统研究.针对中大型水库土石坝工程,基于速度边界法建立二维波浪数值模型,分析了台阶布设范围、台阶尺寸、坝坡坡度、波坦等因素对波浪爬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光滑斜面护坡,阶梯式护坡可以有效减小波浪爬高;在同一波坦及坝坡坡度情况下,波浪爬高随台阶布设范围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随台阶高度的增加有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推荐台阶布设范围为自由水面以上1倍波高至自由水面以下2倍波高,推荐台阶高度为入射波高的0.4倍,其波浪衰减系数在60%至70%之间.在推荐阶梯式护坡布置形式下,波浪爬高随入射波坦的增大而增大,随坝坡坡比变缓而减小,当坝坡缓于1:3.0时,坡度系数对波浪爬高的影响有所减弱.根据推算的综合糙渗系数,可初步估计阶梯式护坡波浪爬高,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波浪爬高阶梯式护坡数值模拟水库土石坝综合糙渗系数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储能作用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向异王学斌马晓伟柯贤波...
    151-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对电力系统调峰资源需求迫切,亟须全面提高电力系统中灵活性电源的利用水平,以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作为我国新能源并网比例最高的区域性电网,西北电网受近年来煤电新增装机少、抽水蓄能电站尚未投产、电化学储能调节规模小等因素影响,调节资源不足,制约了新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充分发挥黄河上游已投产梯级水库的调蓄作用,进一步释放梯级水电站的调峰潜力,可实现类似储能的作用,有效节省抽蓄、电化学储能等调峰资源的建设成本.通过设立对照模型,分析了梯级水电站不参与调峰、直调水电站参与调峰和梯级水电站均参与调峰3种情景下的调峰能力差别,论证了梯级水电站参与调峰对电网调峰资源的积极贡献.

    梯级水电站储能作用新型电力系统黄河上游

    改进云模型的水库大坝应急预案可行性评价

    周聪聪沈振中马福恒胡江...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水库大坝应急预案可行性评估难、评价过程中缺乏技术层面指导的问题,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应急训练四个维度,建立了水库大坝应急预案二级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各级指标的主、客观固权,引入遗传算法和变权理论对其进行耦合修正,并结合云模型理论建立了水库大坝应急预案可行性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某水库工程,结果表明:该水库应急预案可行性综合得分为85.66,评价等级为优秀,与预案评审结果一致,验证了改进方法在水库大坝应急预案可行性评价上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水库大坝应急预案可行性遗传算法变权理论云模型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及技术分析——评《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

    邵志平龚向荣吴建平
    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