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各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刘建厅刘芮妍续衍雪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河南省各地级市水资源状况,建立对应"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组合权重TOPSIS模型,对河南省各地级市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从空间布局对"以水定城"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河南省各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整体偏低,在Ⅲ级(临界)与Ⅳ级(超载)之间波动,虽均未达到Ⅱ级(弱可载)及以上等级,但也未出现Ⅴ级(强超载)等级,差异性不大;安阳、新乡、商丘、周口4个地级市研究期内出现Ⅳ级(超载)等级,郑州等其他14个地级市研究期内始终保持在Ⅲ级(临界)等级.

    水资源承载力熵权法变异系数法TOPSIS模型"以水四定"河南省

    城市多源供水系统成本优化方法分析

    陕永杰魏绍康原卫利苗圆...
    59-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水系统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社会生态发展的重要系统.然而,随着社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当前城市水资源紧张程度日益严重,此外,城市供水系统的整体建设与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在满足各类用户对水资源质量、压力及水量需求的基础上,为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并实现供水成本最低化,提出采用多源供水系统优化方案,对各类水源取水量、各水厂处理量以及各类用户的配给量进行优化配置.首先,简要介绍了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结构;其次,建立了多源供水系统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并对优化过程中采用的优化算法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最后,以遵义市旅游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所提出的多源供水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在较少的迭代次数下,实现对多源供水系统的优化配置.

    水资源城市供水系统优化配置遵义市

    基于Copula函数和不同时间尺度的人民胜利渠灌区干旱风险分析

    张彦梁志杰邹磊李平...
    63-6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灌区干旱事件频发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为了定量分析人民胜利渠灌区的干旱风险,基于灌区1951—2017年逐月降水量与平均气温系列数据,构建不同时间尺度下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游程理论识别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两个特征变量,并结合Copula函数建立联合概率分布函数,进而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灌区干旱联合分布概率及其同现重现期.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的最大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均不同,12个月尺度在干旱历时为31个月时干旱强度最大(24.4);1个月尺度、3个月尺度和6个月尺度的灌区干旱事件以短历时低强度的情况居多,而12个月尺度存在较少的长历时、高强度情况;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联合分布概率和同现重现期均不同,如6个月尺度在干旱历时大于5个月且干旱强度大于5时的联合分布概率为19.65%、联合分布概率的变化率为32.37%,干旱历时为5个月且干旱强度为5时的同现重现期为1.65 a.

    SPEICopula函数干旱风险同现重现期人民胜利渠灌区

    基于自适应罚函数遗传算法求解地下水管理模型

    王玉莲黄林显桑国庆刘治政...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充分分析地下水管理模型流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地下水流数值模型MODFLOW和遗传算法(GA),提出一种自适应罚函数遗传算法用于求解地下水管理模型.将MODFLOW嵌入到GA中,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返回到优化算法中作为约束条件,优化过程通过GA求解.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自主进行罚因子值的选取,克服了一般遗传算法中罚因子值选取的困难;能够确保获得可行域上的全局最优解;与传统的遗传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求解精度更高.

    地下水管理模型自适应罚函数遗传算法(GA)MODFLOW

    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适用性评价

    丁超李晨王振华宋宏...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污水排放是农村牧区湖泊和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推进农村牧区污水治理,依据各地区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科学有效地进行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可靠性的比选十分重要.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常用污水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综合指数评价法为基础,构建了结合技术自身通用性评价和根据不同地区特点进行匹配性评价的污水处理技术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东、中、西部进行了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的8种技术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Engelbart SST一体化设备、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和人工湿地是目前综合适用性较好的技术.

    农村牧区污水处理综合指数法适用性评价内蒙古自治区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研究

    于守兵李高仑管春城凡姚申...
    80-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紧缺、生态脆弱,且长期以来存在多个管理主体.生态保护与修复迫切需要制定相关制度,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保障了生态安全;1999年开始实施的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有效改善了河口的生态环境状况.黄河三角洲现有法规制度已初步形成体系框架,为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这些制度存在管理范围交叉重叠,生态用水保障较弱,流路保护效力偏低,配套规划滞后和标准有待统一等问题,建议确立黄河三角洲生态协调机制、黄河三角洲生态用水保障制度、严格的入海河道管理保护制度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综合监测制度,同时,作为配套措施,加快推动《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的批复,划定容沙区范围,制定地表水和海水统一的水质监测标准.

    生态保护修复制度黄河三角洲

    黄河下游宽滩区荒草湿地生境分布与时空变化研究

    孙煜航杜鹏举程舒鹏李振山...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黄河下游宽滩区荒草湿地生境的时空变化规律,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等,采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等,对2000年与2015年黄河下游宽滩区湿地生境分布及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水文监测数据,分析水文情势对荒草湿地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15年,宽滩区荒草湿地生境面积减少,且有向下游迁移的趋势;下游来水集中于植被生长期,洪水脉冲峰值最高近3 m,不利于荒草湿地生境植被的稳定演替;农业生产以及挖沙等人类活动严重影响荒草湿地生境;基于滩地各处水沙活动规律,分析得到沿黄宽滩区分布荒草湿地生境总面积为247.41 km2,占沿黄宽滩区总面积的9.01%.

    湿地生境时空变化影响因素湿地分布黄河下游

    汾河下游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无机氮的影响

    董锐汪银龙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汾河下游沿岸近域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影响,基于2018年7月、12月汾河下游9个断面无机氮指标数据和2018年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类型与无机氮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汾河下游无机氮污染严重,NH+4-N浓度高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丰水期近岸土地利用类型对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影响比枯水期的大;在300、500、1000、1500 m缓冲带下,不同水期,NO-3-N和NH+4-N浓度与耕地、城乡建设用地、林地、草地面积存在一定相关性,体现了耕地对NO-3-N起"源"的作用,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对NH+4-N起"源"的作用,林地和草地对NO-3-N和NH+4-N起"汇"的作用.

    土地利用无机氮冗余分析汾河下游

    竞争性用水河流生态流量确定方法研究

    马红亮葛雷王瑞玲周子俊...
    97-10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竞争性用水河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不同生境目标需求的生态流量指标体系.根据代表物种与水文条件的动态响应关系,以特定历史时期为河流最佳状态的参照系统,综合利用栖息地模型和环境流量分类方法,建立了一种面向竞争性用水河流的生态流量确定方法.以伊洛河入黄口为例开展实例研究:多年平均条件下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均大于85%,确定的伊洛河入黄口生态流量目标是合理、可行的,该方法确定的生态流量可以较好协调河流自然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均衡发挥.

    竞争性用水生态流量栖息地模型生态流量组成伊洛河

    庄浪县标准梯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张峰王彦武陈爱华高金芳...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标准梯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和思路,进而发掘标准梯田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价值潜力,从标准梯田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3个方面选择产品供给、土壤肥力保持、水土保持、土壤水分涵养、社会保障、休闲娱乐、人文景观旅游等7项功能价值指标,运用机会成本法、价格替代法和市场价值法等,对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48628.20元/(hm2·a),各功能价值指标大小顺序为土壤肥力保持>产品供给>土壤水分涵养>休闲娱乐>社会保障>水土保持>人文景观旅游;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05635.16元/(hm2·a),占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的71.07%;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生产服务功能价值为38291.01元/(hm2·a),占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的25.76%,仅是标准梯田综合服务价值的一小部分,可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选择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进一步提升其生产服务功能价值;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生活服务功能价值为4702.03元/(hm2·a),仅占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的3.17%,生活服务功能的开发利用水平还较低,未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

    标准梯田综合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价值评估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