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抽水蓄能开发研究与思考

    唐梅英张钰周翔南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水蓄能作为新能源大范围开发的稳定器与助推剂,是促进黄河流域节水减排的关键,其大规模发展势在必行,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如何在碳排放与水资源双重约束下,实现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系统梳理了黄河流域八省(区)(不包括四川)抽水蓄能已建、在建及拟开发项目规模,初步估算了抽水蓄能大规模开发对地表水资源指标的占用情况,从调节库容占用和综合利用效益发挥两个方面分析了抽水蓄能运行对既有水利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已建、在建、规划、储备抽水蓄能站点共计 100 座,总装机规模126 050 MW,累计耗水约 2.521 亿m3;依托已建水利工程加装可逆式机组对梯级水电功能进行再造时,应充分评估对原有水利枢纽综合利用任务与工程安全的影响.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趋势地表水资源指标库容占用综合利用影响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刘同超吴丹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选择沿黄 67 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以 2010 年、2015 年、2020 年为时间节点,在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机理的基础上,运用WSR理论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演变趋势,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在 2010-2020 年整体上先升后降但变化幅度不大,在空间上呈现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态势;2)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对 67 个城市按良好协调、勉强协调、轻度失调、严重失调进行聚类的城市数量分别为 4、7、41、15 个;3)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不同,除经济韧性指标中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专利授权数和生态韧性指标中的园林绿地面积一直是主要影响因子外,GDP在前期属主要影响因子而后期为非主要影响因子,建成区绿化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等生态韧性指标在前期属非主要影响因子而后期为主要影响因子,整体上看,经济韧性指标的影响力由强变弱,而生态韧性指标的影响力由弱变强.

    经济韧性生态韧性WSR理论耦合协调度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绿色信用制度

    谢瀚鹏古小刚
    12-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制度建设需求、流域治理的整体性要求与现实碎片化管理的矛盾等.在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的前提下,可通过找寻同时覆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小工具单位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而绿色信用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间的最小公倍数.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制建立绿色信用制度,是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必要基础和逻辑起点.黄委会和黄河流域九省(区)可以依据《黄河保护法》等上位法和相关政策,尽快出台适用于流域和区域的可操作规范.

    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绿色信用制度黄河流域

    基于水箱模型的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河小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孔纯正张红艳代俊峰吕玉娟...
    17-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岩溶地貌分布和岩溶发育的影响,岩溶地区降雨径流过程复杂,径流模拟有助于识别岩溶地区径流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河小流域岩溶地貌特点,建立双水箱并联错时模型,采用以Excel为基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优选.以睦洞河小流域实测出流量为评价依据,采用相对误差、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和相关系数对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径流模拟效果进行评价,率定期的年均相对误差为 7.5%、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 0.63、相关系数为 0.72,验证期的年均相对误差为10.5%、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 0.56、相关系数为 0.63,说明模型能够在研究区得到良好的模拟效果.对睦洞河小流域水箱模型径流模拟的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表下渗性能、岩溶快速流和慢速流的存在以及岩溶基流等岩溶地貌特点主要影响岩溶小流域的径流分配和产流量大小.

    水箱模型岩溶湿地径流敏感性分析

    沙柳河流域1969-2020年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

    田庆斌王海彬刘家宏严建功...
    22-2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青海湖盆地沙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探究流域潜在蒸散发量ET0时空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及Pettitt检验法检验沙柳河流域 1969-2020 年径流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基于水热耦合平衡理论分析量化各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1969-2020 年沙柳河流域潜在蒸散发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 4.8 mm/10 a.突变检验识别径流在 2004 年存在突变点(2004 年之前径流减少,之后显著增加).基于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的径流变化弹性分析表明,研究期内年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量、下垫面参数分别增大 10%时,年径流量增加 14.4%、减少 4.4%、减少 8.8%.径流变化归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柳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 70.4%和29.6%,气候变化是导致沙柳河流域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且降水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水热耦合平衡理论归因分析沙柳河流域青海湖盆地

    流凌封河预报指标法及其在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应用

    陈冬伶霍建伟刘吉峰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作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关键指标,明确累积负气温与封河流量、降温强度、河槽形态等的关系,确定现有河槽形态以及海勃湾水库运用影响下不同流量和降温强度封河所需的累积负气温,并建立了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预估公式.指标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的预见期与精度.

    封河指标封河流量河槽形态累积负气温黄河内蒙古河段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评估

    张运兴李紫阳杨美玉翟飞飞...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评估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以豫中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学理论,借助GIS平台绘制地理信息图,结合熵权法、AHP-熵权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并利用加权栅格数据叠加分析,获取村落敏感性区划图表.结果表明:豫中地区传统村落洪涝灾害环境以中度敏感为主,三分之二的传统村落处于中低敏感水平,结构上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空间分布上,中低敏感水平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高海拔远河区域;熵权法和AHP-熵权法评估共同高敏感性传统村落有 7 个,即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大营村、翟集村,郏县纸坊村、小张庄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村和许昌市禹州市扒村.

    洪涝灾害敏感性评估传统村落豫中地区

    基于改进条分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江俊杰刘东泽卢应发吴京戎...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及稳定性演化规律,在传统条分法基础上引入两种土体本构模型,将变形与受力结合建立新型条分法,并提出一种新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从滑面点、滑面和滑体进行多维度描述,有效地展现滑坡渐进破坏过程.对卡子湾滑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传统稳定性方法计算的稳定系数为 1.065 9,即滑坡为欠稳定状态,结合滑坡的点面体评价指标分析,滑坡在临界状态前移过程中,条分法计算的第 29 条块出现突变,证明滑坡在临界状态点移动至第 29 条块后可能会突然发生整体破坏,并且将理想弹塑性模型与剪应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基于剪应力本构模型的条分法更加接近滑坡受力情况,此类方法可以为滑坡的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条分法本构模型临界状态滑坡渐进破坏

    孔隙介质渗流过程诱发声发射信号特征研究

    吴鑫朱旭刘永红林华李...
    47-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破坏结构情况下,利用声发射(AE)监测技术探究不同流速下间断级配颗粒介质运动规律,以及孔隙渗流过程声发射信号变化规律.通过渗流过程中由小颗粒介质位移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和PIV技术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颗粒介质数量一定时,流速较大的试验组AE事件数更多,即振铃计数更大、频谱重心更高;水流量相近时,试验中小颗粒介质含量直接影响AE事件数量,即含砂量较大的试验组AE事件数更多;含有小颗粒介质情况下,水流量越大小颗粒运动速度越快同时AE初始信号强度越大.研究表明:声发射监测技术能较好地反映孔隙渗流中颗粒介质的运动,为孔隙介质渗流过程中的小颗粒搬运监测和堤坝管涌预警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孔隙介质渗流声发射间断级配PIV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的阶段性成效与展望

    张迪王煜郑小康王莹...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黄河水量统一调度 24a年工作的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结合调度执行情况、水文测验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科研成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客观全面评价统一调度所带来的河道水力连通、生态环境改善、用水保障均衡、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效;结果发现水量调度存在难度加大、节水发力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从分水、节水和调水 3 个方面展望提出现阶段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和对策.

    水量调度成效展望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