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MIP6的甘肃省不同气候分区未来干旱演变预估

    刘丽萍郑健鲍婷婷陈娅...
    124-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预测甘肃省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按照甘肃省气候类型和地理特征将其划分为 4 个气候分区,计算未来 76a(2024-2099 年)的季、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3、SPEI-12),并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空间插值等方法预估CMIP6 气候模式中 4 种情景下甘肃省未来 76a的气温、降水量以及干旱演变状况.结果表明:CMIP6 模式中各情景下甘肃省不同分区 2024-2099 年气温和降水量都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情景下气温和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由小到大依次为SSP126、SSP245、SSP370、SSP585;CMIP6 模式中各情景下甘肃省 2024-2099 年在春、夏、秋季表现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由湿润转变为干旱的突变年份都集中在 2040-2060 年,冬季表现为湿润化的发展趋势,SSP126 情景下由干旱转变为湿润的突变年份在 2033 年,其余情景下都在 2040-2060 年;轻旱和特旱在SSP370 情景下发生频率最高,中旱在SSP245 情景下发生频率最高,重旱在SSP585 情景下发生频率最高;甘肃省各气候情景下不同气候分区的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

    标准化降雨蒸散指数干旱CMIP6预测甘肃省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的引黄灌区作物结构提取和供需水分析

    孙斌毕春宁薛建春毕华军...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黄河流域用水指标严格控制的背景下,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引黄灌区为例,利用 2022 年时序Sentinel-2 遥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NDVI时间序列,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基于垦利站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1973-2022 年各作物的需水特性,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各作物种植面积,计算了 2022 年灌区作物在不同降水保证率(5%、25%、50%、75%、95%)条件下的灌溉总需水量,结合 2023 年分配给灌区作物的灌溉水指标探究了灌溉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平衡.结果表明:基于NDVI时间序列构建决策树分类方法可有效提取作物的种植结构,总体分类精度为 85.07%,Kappa系数为 0.819,能够满足作物灌溉需水量的研究.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水稻和冬小麦补充灌溉水量在所有作物中位列前两位,均值分别为 913 mm和 410 mm;处于雨季生长的夏玉米、夏大豆补充灌溉水量较小且灌溉需求均值较小.研究区 2023 年分配的灌溉水指标在降水保证率为 50%时研究区灌溉水亏缺量为 235.5 万m3,在降水保证率为 75%和 95%时灌溉水亏缺量分别为 1 754.5 万m3 和 2 261.5万m3.

    Sentinel-2影像种植结构需水特性灌溉水供需引黄灌区

    基于HYDRUS-1D模型的黄土积雨入渗数值模拟研究

    雷磊王晓东郑树海梁俊...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积雨条件下黄土水分入渗规律,设置室内黄土土柱积雨入渗试验,采用HYDRUS-1D模型对积雨入渗规律进行模拟,利用均方根误差(SRME)、纳什效率系数(SNE)对模拟精度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扰动法对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试验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两者误差很小,SRME为0.011~0.017,除土柱深度为20 cm对应的SNE值小于0.900 外,其余SNE值均大于 0.900,模拟效果较好.土壤水分特征参数对模拟结果影响排序为θs>ks>n>α>θr,θs和α扰动与模拟结果负相关,ks、n、θr扰动与模拟结果正相关,土壤浅层积雨入渗规律受参数扰动的影响较小,随着土柱深度增加,对参数的敏感性逐渐提高,参数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逐渐增大.

    黄土积雨数值模拟入渗规律参数敏感性

    不同粉煤灰掺量下SCC单轴压缩试验离散元数值分析

    程学磊王亚佐刘俊霞郑锦辉...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粉煤灰掺量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变化及破坏性状,利用PFC2D中的FISH语言及该程序自带的线性黏结模型,建立不同粉煤灰掺量自密实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离散元模型,并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内部破坏形态与力链变化.研究表明:不同粉煤灰掺量FA-SCC的极限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破坏裂缝均为对角裂缝,区别在于中部竖向裂纹数量不同,建立的二维离散元数值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结构轴压破坏时材料内部微裂纹产生、裂缝扩展及对角贯通裂缝形成的过程,弥补了室内试验仅仅依靠肉眼观测的不足,同时模型输出的不同粉煤灰掺量自密实混凝土的轴压强度及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室试验结果高度贴合,最大抗压强度误差不超过 7.1%.

    自密实混凝土粉煤灰单轴压缩离散元分析

    破碎带空间分布对隧道变形特性的影响

    彭军冯红春岳克栋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中的检修隧道为例,通过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不同破碎带空间位置影响隧道施工变形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隧道衬砌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所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破碎带的走向、倾角、宽度、破碎带到隧道的间距L、隧道埋深及侧压力系数.通过影响因素的不同组合来模拟不同的工况,以此获得隧道开挖过程中拱顶下沉、隧道收敛、仰拱隆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倾角较小时拱顶下沉量较大,收敛量较小,而倾角较大时相反;隧道变形随L的增大而减小,当L>0.4D(D为洞径)时变形趋于稳定;隧道变形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增大;隧道拱顶下沉量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且倾角越小下沉量越大,而隧道收敛量呈相反趋势;相比之下,破碎带走向与开挖方向斜交时隧道的拱顶下沉、仰拱隆起和收敛量更大.

    隧道破碎带空间分布有限元分析变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

    水资源短缺地区多能互补发电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竞争关系

    董得福段茗续曾坤姚华明...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北地区是"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亦是水资源匮乏且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围绕水资源产生的竞争关系相对突出.针对该关系,建立了梯级水库调度模型,以发电量最大、适宜生态偏差系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多能互补的出力波动平抑要求,获得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较优的调度方案,并剖析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发电与生态之间的竞争关系;引入协调性等指标定量评价调度风险,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调度方案的评分,从生态供水风险和多目标竞争关系两个方面评价了调度方案的优劣.以黄河上游为对象的实例研究表明:多能互补发电量越多,生态偏差系数越大,特别是枯水年的生态偏差系数变化较明显,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 0.069;枯水年不同调度方案的变化过程存在明显偏差,不同方案的生态偏差系数相差超过 2%,适当减小发电量可大幅提升生态效益;非劣解前沿端点的评分较低,为 0.171,拐点的评分较高,为 0.193.

    竞争关系多目标多能互补风险量化黄河上游

    文化自信视域下黄河文化的当代传播研究——评《黄河文化传播与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殷耀琦曹天航
    后插5页

    中学美育中融入黄河文化的意义及路径——评《黄河文化概说》

    韩梅朱薇琳
    后插6-后插7页

    征稿启事

    封3-封4页

    水利工程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与优化策略——评《基于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施工与创新管理》

    徐征亚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