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

贾立政

旬刊

1004-3381

rmlt@people.com.cn

010-65363747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人民论坛/Journal People's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刊物。研究和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活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策取向与形势前瞻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6-7页

    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守正创新推动经济稳中求进

    于泽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加之国内需求不足,传统政策手段稳增长挑战加大。新情况要求我们有超常规的政策规模,打好"组合拳",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超越常规的新思路,创新政策工具,疏通传导机制。要通过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发挥好消费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以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外部冲击内需不足消费新质生产力"内卷式"竞争经济工作规律超常规

    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郑联盛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 2025 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更加积极有效的宏观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提升投资效益,践行全面扩大内需发展政策,有效统筹内需和外需,系统关联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以更高的效能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财政政策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准确理解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蔡之兵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是一脉相承的调节模式,两者在方向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前者的政策力度较后者会更大。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是助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振社会信心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使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发挥"超常规"效果,不仅需要加大政策力度,还需要在政策的精准性、协同性和持久性上下更大功夫。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宏观政策经济周期

    着力扩大服务消费:趋势特征与政策取向

    刘奕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未来一年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应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换的过程中,服务消费日益呈现"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新场景新品类不断涌现、多业态联动和热点轮动明显、满足即时性需求的新业态持续迭代、沉浸式服务消费日益普及、更加注重服务性价比等方面。我国服务消费呈现出的新特征,是新消费行为模式同数字技术优化服务供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应把扩大服务消费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从创新技术手段、支持数智化转型、建设新型消费载体、培育多样化消费场景、打造良性服务生态、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入手,着力壮大服务消费。

    服务消费趋势特征驱动因素

    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吴福象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这就需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向开放要活力,善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为此,建议从发挥好政府技术公地投资带动资源配置的挤入效应、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借助耐心资本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对接高标准国际规则等方面入手,以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涉外法治建设

    政策优化与我国房地产市场新趋势

    刘彦平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下半年以来,为有效刺激市场需求、稳定房价进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引发行业反响,同时也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防风险、去库存、完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政策主基调下,各地积极推进因城施策,通过优化限购政策、调整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措施提振市场。在放开限购后,市场活跃度得到显著提升,各方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市场成交企稳。未来,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向存量转型将成为主流发展模式,居住品质提升将成为市场新动能,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会不断完善,区域市场分化发展会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市场将筑底企稳,行业也将由粗放式发展转向更加理性和健康的发展轨道。

    政策优化市场环境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态势与推进路径

    毛艳华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 5 年多来,大湾区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从"硬连接""软联通"到"心融合",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逐渐缩小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体制机制和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异,大湾区的分工效应、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增强,大湾区经济社会呈现全面融合发展的态势。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按照"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要求,更好推进粤港澳三地协同联动,促进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湾区经济

    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孙锐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引进用好海外人才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针对当前我国海外人才引进面对的形势、状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引才引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开创新时代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新局面。

    海外人才引进人才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与期待调查报告(2024)

    人民智库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发生格局性变化,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度较高。一方面,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具有技术强、学制短、费用低和就业稳等优势,得到公众青睐;另一方面,不同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良莠不齐,公众对条件差、晋升难、氛围乱和丢面子等现实问题有担忧。打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要破除盲目追求"升格""扩招""普教化"的发展误区,在提升社会认可度、职业获得感、就业精准度、产业契合度、机制协同度等方面发力,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

    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中职高职职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