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能动力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能动力工程
热能动力工程

邹积国

双月刊

1001-2060

rndlgch703@163.com

0451-55654932、56637728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热能动力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七0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期刊、主要是以军转民,军民结合为报导方针,大力报导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热能动力工程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12面,主要读者对象为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流体网络数值方法研究进展

    刘子祎王辉李星星王偲臣...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流体网络数值模拟技术,回顾了流体网络数值计算方法和流程以及典型流阻元件流动与传热特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总结了篦齿封严、轮缘密封和旋转盘腔等二次空气系统重要流阻元件特性分析的常用研究方法与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二次空气系统流体网络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需求和方向,主要包括:完善二次空气系统稳态计算方法,降低算法初值敏感性并提升收敛速度;流阻元件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及特性分析;提高元件一维流动模型的计算精度,优化单个流阻元件及其在整个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二次空气系统整体设计水平.

    二次空气系统流体网络法数值模拟流阻换热流动参数

    多级轴流压气机一维性能预测程序开发及应用

    刘稼昊耿少娟金芸张宏武...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准确预测,基于平均流线法建立了多级轴流压气机一维气动性能预测方法,编制了相应的Matlab程序,该方法允许针对不同类型压气机选择适用的经验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某四级亚音速轴流压气机和某八级高速轴流压气机的气动性能,对比分析发现,一维性能预测结果与实验/三维CFD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效率与压比计算偏差均保持在较小范围内,预测结果精度较高.为进一步提高压气机气动性能预测的准确性,发展了一种经验模型自动校准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选取的四级亚音速轴流压气机和八级高速轴流压气机模型进行校准,校准后对各转速下气动性能的预测精度均有所提高.研究工作表明,所建立的多级轴流压气机一维气动性能预测方法以及模型自动校准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轴流压气机一维性能预测经验模型校准Matlab程序

    常用湍流模型对某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泄漏流的预测研究

    庄昕伟安广丰赵永康刘宝杰...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常用湍流模型对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泄漏流的预测能力,对某低速轴流压气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湍流模型预测的转子叶尖泄漏流的流场分布、旋涡特性以及堵塞特性与实验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对于转子叶尖泄漏流的旋涡特性,在近失速点,k-ω模型预测的转子叶尖泄漏涡轨迹的斜率和位置在周向上的分布以及泄漏涡涡核的面积与实验结果最接近;对于转子叶尖泄漏流堵塞特性,在堵塞系数达到峰值之前,BSL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最相近,而在堵塞系数达到峰值之后k-ε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最相近,虽然k-ω模型预测的堵塞系数在整个流向位置都偏高,但堵塞系数沿流向的分布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最好.

    湍流模型叶尖泄漏流轴流压气机

    新型海岛发电技术

    孙嘉忆
    32页

    进口压力对燃气轮机气体燃料阀调节性能的影响及其修正补偿方法研究

    张嘉耕傅子隽戴义平杨彦平...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料调节阀是精确控制燃气轮机燃料流量和机组负荷的基本组件.本文基于调节阀的位移-流量特性及其液压伺服机构组成,建立了燃料阀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燃料阀组及其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了进口压力对调节阀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燃料进口压力修正补偿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压力修正后,系统响应频宽提高0.5 Hz,幅值裕量增大20°.

    燃气轮机执行机构压力修正系统控制燃料调节阀

    转捩对压气机叶片气动阻尼的影响研究

    彭威李雪松任晓栋顾春伟...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转捩对压气机叶片气动阻尼的影响规律,以某压气机平面叶栅R13为研究对象,通过7通道影响系数法,分别采用转捩模型和全湍流模型,计算了进口马赫数0.6工况下不同攻角和不同叶间相位角的气动阻尼.结果表明:转捩计算得到的攻角范围比全湍流结果窄,同时转捩计算得到气动阻尼随着攻角的增大而逐渐高于全湍流结果,攻角为负值时两者相差较小;转捩和全湍流计算得到的气动阻尼在叶间相位角接近0°时差别较小,但在远离0°时差别较大;转捩影响通过叶片表面压力幅值和相位角改变叶片表面的气动功密度分布,并且主要通过影响压力相位角影响整体气动阻尼;在不同攻角和叶间相位角下,转捩和全湍流计算得到的压力相位角差别较大,导致整体气动阻尼不同;当压气机叶片表面中部存在明显的转捩现象并且攻角较大时,气动阻尼的计算需要考虑采用转捩模型.

    转捩气动阻尼攻角叶间相位角压气机

    燃机压气机启动工况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席晓雨张劭钦吴亚东欧阳华...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燃气轮机启动阶段压气机旋转失速及喘振问题突出的现象,对某燃气轮机压气机部件的启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比较了不同升转速率及进口可调导叶角度的升转过程中,速度云图、沿叶高总压分布等相关参数.模拟结果显示:不同的升转速率对于叶高较低位置流场的影响不大,但是在0.9叶高处会存在明显差异,2 r/s2升转速率下,动叶尾缘流动分离较弱,4 r/s2升转速率下,低速区基本占据流道空间;动叶叶片尖端的流动分离现象在进口可调导叶逆时针旋转5°时,较其他工况得到明显抑制;进口可调导叶角度的变化带来流场改变的同时,在叶顶间隙会出现一个沿着压力侧的高速区.

    失速数值模拟轴流压气机启动工况压气机进口导叶

    叶轮倒角尺度对大流量离心压缩机气动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朱亚迪陈洪粉冀春俊鲁业明...
    59-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不同倒角尺度对压缩机气动性能及疲劳寿命的影响,首先在控制离心叶轮主要结构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叶片根部及顶部倒角尺度得到一系列设计模型,其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设计模型的离心压缩机整级进行全三维稳态模拟并在设计转速下对离心叶轮进行强度计算,最后联合估算法及材料曲线计算叶轮部件疲劳寿命.结果表明:与倒角半径相比,倒角角度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大流量点倒角角度造成等熵效率减小幅度达5%左右,总压比减小幅度达0.07左右;与倒角角度相比,倒角半径更有利于减小应力值;选取经验参数对不同倒角尺度的离心叶轮进行估算得到的疲劳寿命值与实验值偏差最大为3%,最小仅为0.09%.

    离心叶轮倒角气动性能强度疲劳寿命

    间隙变化对轴流压气机转子近失速工况叶顶流场的影响研究

    刘志远王军利曹鹏王康杰...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间隙变化对轴流压气机转子近失速工况下叶顶流场结构的影响,以轴流压气机转子Rotor37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顶流场进行定常和非定常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叶顶间隙的减小,压气机的总压比和等熵效率均有所提高,稳定运行范围扩大;2倍设计间隙下,叶尖泄漏涡经激波作用后发生膨胀破碎,堵塞来流通道,诱发压气机堵塞失速;0.5倍设计间隙下,吸力面流动分离加剧,发生回流,部分回流与来流在压力面前缘上游发生干涉,进口堵塞加剧,致使部分来流从前缘溢出,导致压气机叶尖失速;不同间隙下压气机失速过程的主导因素不同,大间隙下失速由叶尖泄漏涡破碎的非定常波动引起,小间隙下失速主要由流动分离引发的周期性前缘溢流所主导.

    轴流压气机非定常流动叶顶间隙叶尖泄漏涡

    变几何涡轮可调导叶瞬时转动气动特性研究

    廖宇楠杜玉锋屈彬高杰...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单级变几何涡轮(VGT)在导叶转动过程中的过渡态性能,对某动力涡轮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应用动网格技术实现导叶转角的改变,并对导叶通道开大或关小过渡过程中涡轮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叶转角从0°变化到-5°时,单级涡轮效率逐渐下降1.6%,从0°变化到6°时,效率逐渐提高0.5%;质量流量和导叶出口绝对气流角随转角改变接近线性变化,而动叶出口相对气流角、熵增、效率和导叶出口总压损失等随转角改变呈抛物线型变化;过渡态下导叶流场内损失变化主要受上、下端壁处间隙泄漏涡影响,动叶出口熵增变化规律主要受动叶吸力侧泄漏涡和下部通道涡影响,其中下部通道涡的改变是引起熵增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几何涡轮可调导叶瞬时转动过渡态气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