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能动力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能动力工程
热能动力工程

邹积国

双月刊

1001-2060

rndlgch703@163.com

0451-55654932、56637728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热能动力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七0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期刊、主要是以军转民,军民结合为报导方针,大力报导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热能动力工程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12面,主要读者对象为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斯拉涡轮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吴嘉诚王星李文陈海生...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索特斯拉涡轮的应用潜力,分别从机理研究、优化设计、应用研究和性能研究 4 个方面对特斯拉涡轮相关研究进行全面阐述.首先,整理了特斯拉涡轮的流动机理和流场分布及效率预测的主要数学模型.然后,回顾了研究者开展的优化设计研究,指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喷嘴数量、转子表面粗糙度及喷嘴与转子的耦合优化.最后,归纳了特斯拉涡轮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废热回收、能量收集和有机朗肯循环等.性能研究表明,特斯拉涡轮的最高实验效率介于20%~30%,而模拟效率在50%~70%之间,并且输出功率主要集中在低功率范围.

    特斯拉涡轮小尺寸涡轮流动机理数学模型优化设计应用研究

    英国和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公司建立1GW电池存储管道合作开发伙伴关系

    孙嘉忆
    14页

    风扇轮毂泄漏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增压级特性的影响

    李艾挺杨小贺刘世文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出口轮毂流路的气体泄漏对增压级内涵特性的影响,构造了多种简化的轮毂气体泄漏三维计算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泄漏流量、泄漏缝位置、泄漏缝宽度和泄漏气体温度对增压级内涵特性及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轮毂流路的气体泄漏对增压级入口气流造成了阻塞,使入口导叶根部的流速、总压亏损,S0 静叶入口攻角增大,二次流增强,增压级的流量、压比、效率、裕度特性下降.泄漏流量、泄漏缝位置、泄漏缝宽度、泄漏气体温度均对增压级特性有一定影响,其中泄漏流量对增压级特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泄漏流量由0.7%增加到1.5%,增压级的流量、压比、效率和裕度分别下降3.87%、1.52%、0.98 个百分点和10.8个百分点;当泄漏缝位置向下游移动,增压级的流量和压比分别下降0.2%和0.08%,裕度升高4.6 个百分点;当泄漏缝宽度增加4 mm,增压级的流量、压比和裕度分别升高0.2%、0.09%和6.2 个百分点,效率下降0.34 个百分点;当泄漏气体温度升高50 K,增压级的流量、压比、效率分别下降0.44%、0.18%和0.56 个百分点.

    涡扇发动机风扇/增压级轮毂泄漏数值模拟

    考虑湿度变量下GE公司9FA型燃气轮机热力模型优化及分析

    张继宏贺轼李国伟陈华冠...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空气湿度对燃气轮机的影响,针对GE公司PG9351FA型重型燃气轮机机组建立了两种热力模型用于分析并优化燃气轮机热力参数设计,通过修正拟合公式进行热力计算,加入压气机变工况模型后分析了湿度变化对机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只考虑湿度变化时,湿度增加会使机组发电量由最初的 256 959 kW 降低至254 674 kW,降幅近1%;机组效率由37.10%降至36.77%;透平排气温度由881.00 K升至882.74 K,变化较缓;透平冷却空气量占比接近20%,其中一级静叶冷却空气量达总冷却空气量50%以上;空气、燃料和ISO模型燃气比热比分别为1.388 5,1.251 6 和1.304 9,透平各级燃气比热比分别为1.289 9,1.308 5 和1.322 4.两种模型计算误差均在工程可接受误差范围内.

    燃气轮机热力模型冷却空气设计工况空气湿度

    基于选区熔化制造工艺的涡轮预旋喷嘴结构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谢晋熊艳华张灵俊陈阿龙...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减轻航空发动机涡轮预旋喷嘴重量、缩短制造周期,根据涡轮预旋喷嘴组件的结构和加工特性,基于选区熔化制造技术(SLM)对其进行适应增材制造工艺的结构优化设计,并对预旋喷嘴的增材制造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预旋喷嘴的最优成型方向和在增材制造中的变形情况.后期制造表明,通过SLM增材工艺的预旋喷嘴结构优化设计,可获得17.08%的轻量化效果,缩短了制造周期,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增材制造激光选区熔化预旋喷嘴结构优化设计轻量化

    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组合超过10GW

    孙嘉忆
    41页

    转速对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及性能影响研究

    蒋振宇赵天笑吴磊高杰...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涡轮反转鼓风损失的影响因素,掌握可倒车动力涡轮反转鼓风损失控制策略与控制方法,以某船用可倒车动力涡轮为例,建立了计算模型.在 1.0 工况下以正车涡轮额定转速n为基础,分别计算了 0.6n,0.8n,1.0n和1.1n转速下可倒车动力涡轮产生的鼓风损失,并对比分析了4 种转速下可倒车动力涡轮的性能及鼓风损失的变化.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旋向倒车涡轮的内部流场,分析鼓风损失对流场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机组正车运行时,倒车涡轮会产生鼓风损失,导致倒车级内流场参数出现异常;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时,动叶栅的温升现象和输出功率为负;1.1n转速下因鼓风产生的损失最高,功率损失的占比也最高;1.0n转速工况下的效率较1.1n转速工况低0.02%,但机组输出功率最高.

    倒车涡轮转速鼓风损失涡轮性能温升

    燃气轮机高压涡轮盘超速预应力试验研究

    孙彦博田强何建元秦鹤勇...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涡轮盘的服役应力、提高涡轮盘的寿命和可靠性,对加工过程中未去应力的涡轮盘试验件进行超速预应力试验,并对试验前后的轮盘试验件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研究表明:超速预应力试验可以对轮盘的关键部位(盘心)预制残余压应力,残余周向应力计算值与测量值相比误差为 9.2%;超速预应力试验可以降低轮盘表面的残余应力,与试验前相比残余周向应力最大降幅达58%;超速预应力试验可以提高轮盘的服役寿命,与试验前相比寿命预测提升1 倍.

    燃气轮机涡轮盘超速预应力试验

    基于mRMR与多级LSTM网络的火电机组响应AGC调控能力评估

    郝晓光金飞张庆浩张文彬...
    57-6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测火电机组响应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控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和多级深度学习的火电机组响应AGC调控效果的mRMR-mLSTM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mRMR)对机组运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影响AGC调控效果的相关变量集以提高建模效率;其次,采用多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Multi-stage Long Short Term Memory,mL-STM)对实发功率进行预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功率曲线图,结合功率指令曲线计算AGC调节能力指标;最后,使用某600 MW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预测偏差在10 MW以内.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相较于未进行特征提取的模型和单一LSTM模型分别提高了21%和40%,证明该模型可精确评估深度调峰下火电机组响应AGC调控的能力.

    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响应能力预测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两机一塔布局下空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及发电机组热经济性研究

    唐隶康马欢司风琪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两机一塔布局下空冷塔流动换热特性对两台发电机组运行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空冷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和机组热力系统一维仿真模型并进行耦合求解.在两机一塔布局下,研究了变环境风速、两机变负荷工况运行下空冷塔的流动换热特性及其与机组运行热经济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机非均等负荷搭配运行会导致空冷塔各方位散热器进气温度冷热不均,削弱静风下空冷塔的通风与散热性能,但会改善中、高风速下塔侧散热器性能并减缓环境风对空冷塔散热的不利影响,且机组负荷越高,机组背压对环境风速的变化越敏感;在全厂热经济性方面,在均等负荷搭配运行下两机的总负荷越高,全厂热经济性越优越,且整体加权标准煤耗率明显低于相同总负荷下两机非均等负荷搭配运行.

    两机一塔间接空冷流动换热热经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