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参研究
人参研究

赵锐

季刊

1671-1521

0435-3269804

134001

吉林省通化市龙泉路666号

人参研究/Journal RENSHEN 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惟一公开发行的人参专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人参、西洋参和长白山天然药种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药理药化研究,加工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参业工作者、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及参茸经营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参红补血颗粒对气血两虚模型小鼠抗疲劳作用研究

    黄世杰黄晓巍孙丽律广富...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参红补血颗粒(SBG)对气血两虚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50 只KM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 18~22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SBG组(3 g·kg-1·d-1)、中剂量SBG组(6 g·kg-1·d-1)和高剂量SBG组(9 g·kg-1·d-1).动物造模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在初次给药后第 4、6、8 天眼眶放血 0.25 mL·10g-1,第 5、7、9d进行环磷酰胺(40 mg·kg-1)腹腔注射,连续给药造模 10 d.观察各组小鼠行为表现及RBC、BMC和HGB水平,负重游泳实验检测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水转轮试验检测小鼠水转轮停留时间,并检测运动后小鼠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SOD和GSH-px的活性以及MDA的含量在脾脏组织中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毛发杂乱枯槁、行动迟缓、进食量下降、耳廓和尾部色淡白;与模型组比较,SBG给药组小鼠毛色、活动程度、食欲、耳廓和尾巴颜色情况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RBC、BMC和HGB水平显著下降(P<0.01),力竭游泳时间明显下降(P<0.01),水转轮停留时间明显下降(P<0.01),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明显下降(P<0.01),脾脏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的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SBG组小鼠RBC、BMC和HGB水平显著上升(P<0.05),力竭游泳时间明显上升(P<0.01),水转轮停留时间明显上升(P<0.01),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明显上升(P<0.01),高剂量SBG组小鼠脾脏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上升(P<0.01),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SBG具有抗疲劳作用,可通过增加糖原储备量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来发挥抗疲劳的功效.

    参红补血颗粒抗疲劳气血两虚小鼠

    姜西洋参与西洋参对大鼠2型糖尿病的保护作用

    睢诚张平付雯雯袁小平...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姜西洋参与西洋参对大鼠 2 型糖尿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 只Wistar大鼠灌胃脂肪乳剂4 周及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一次,建立大鼠实验性 2 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72h后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姜西洋参低、中、高剂量组,西洋参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每组 15 只.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 0.5%羧甲基纤维素钠,姜西洋参及西洋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姜西洋参及西洋参 0.5、1.0、2.0g/kg,阳性药组灌胃二甲双胍 0.1g/kg,每日 1 次,连续给药 28 天.每周记录大鼠体重及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 1h后,各组动物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INS)、C-肽、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取大鼠肝脏同一部位,制备 10%肝组织匀浆,测定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取胰腺组织,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 0~4 周体重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西洋参及西洋参各组体重均有上升趋势(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 0~4周FBG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西洋参、西洋参及二甲双胍均可使药后 1~4 周FBG明显降低(P<0.05 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FFA含量均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西洋参、西洋参及二甲双胍均可使TC、TG、LDL-c及FFA 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 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NS、C-肽含量及ISI明显降低,IR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西洋参可使INS和C-肽含量明显升高,西洋参可使INS含量明显升高,二甲双胍可使INS、C-肽含量及ISI明显升高,IR明显降低(P<0.05 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CAT及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西洋参、西洋参可使SOD、CAT及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二甲双胍可使SOD及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 或 P<0.01),姜西洋参、西洋参及二甲双胍均可使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 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 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西洋参、西洋参及二甲双胍均可使IL-1β、IL-6 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大鼠胰腺组织HE染色表明,姜西洋参、西洋参及二甲双胍对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均具有改善作用.结论 姜西洋参及西洋参均具有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及调节脂代谢紊乱有关,确切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姜西洋参西洋参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氧化损伤炎性因子大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皮肤炎症的作用机制

    周灿灿陈自豪尚亚丽刘芳馨...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人体皮肤炎症的相关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多个数据库获取人参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靶点及皮肤炎症的疾病靶点.通过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和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核心靶点.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 22 个人参潜在活性成分和 106 个药物靶点,获得了 496个皮肤炎症的疾病靶点.两组数据取交集后,得到 27 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关键成分包括山柰酚、β-谷甾醇、山槐素、灌木远志酮A、稀有人参皂苷Rh2 等.拓扑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1β(IL1B)、MAPK8 相关膜蛋白(MAPK8)、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1-α/β(STAT1)、肿瘤坏死因子(TNF)、核因子κ-B激酶亚基β抑制剂(IK-BKB)、转录因子p65(RELA)等蛋白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的作用靶点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DNA模板转录的正向调控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的作用靶点与皮肤炎症并发症鞘脂信号通路相关.结论 人参可通过调控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皮肤炎症.

    人参皮肤炎症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不同原料加工黑参中皂苷类成分分析

    冯惠柳于晶徐清华徐涛...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 10 批不同年生、不同原料加工的黑参中总皂苷和人参皂苷Rg5 进行含量分析.方法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544nm处测定黑参样品中总皂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5,色谱柱:ZORBAXSB-C18(250mm×4.6mm 5μm),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进样量:10μL;柱温:30℃;以乙腈-水(45∶55)为流动相洗脱.结果 黑参样品中总皂苷含量范围在 33.6~87.9mg/g,人参皂苷Rg5 含量为 4.22~7.80mg/g.结论 同种原料黑参总皂苷和人参皂苷Rg5 均为 5 年生产品含量,高于 4 年生产品含量;相同年生不同原料生产的黑参样品中,西洋参和生晒西洋参制得的黑参制品人参皂苷Rg5 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品.本研究为黑参质量控制及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黑参总皂苷人参皂苷Rg5含量测定成分分析

    人参皂苷Rg3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王千新何鑫孙泽翟月含...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选用人参皂苷 Rg3 为主要成分与透明质酸(Gel)水凝胶相结合,开发一种可以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伤口敷料.方法 ①制备负载Rg3 的复合水凝胶,在乙酸溶液(0.5%w/v)中加入Cs并持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通过低温冻融的方法用P407 包封Cs溶液.将HA添加到蒸馏水中,使用冷搅拌法包封P407 和Cs,然后除去这些聚合物中的沉淀物,获得原位形成的水凝胶.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观察负载Rg3 的Rg3-Gel的结构表征和性能表征.③进行复合水凝胶的体外抗菌实验,将实验组分为Blank、Blank+40℃、Gel、Rg3 和Rg3-Gel组,分别进行体外抗菌实验.④负载Rg3 的Rg3-Gel的抗菌性能体外研究—动物建模实验.本研究使用了 30 只健康雄性SD小鼠,无菌条件下,在每只小鼠的背部制造直径 10mm的圆形全层创面.将这些小鼠随机分布在 3 组(n=10)中,Ⅰ组未接受任何治疗(裸伤)的小鼠作为对照,Ⅱ组用Blank-Gel治疗,Ⅲ组的小鼠伤口每天用Rg3-Gel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第 4 天,观察到所有动物的伤口大小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而Rg3-Gel组小鼠在第 8、12 和16 天表现出最小的伤口面积.与空白凝胶组相比,Rg3-Gel组在整个愈合过程中的愈合率比其他组更快,第 16 天闭合率为 90.68±1.3%,而原位水凝胶和对照组的伤口愈合率分别为 87.63%和 83.67%.结论 Rg3-Gel可加速伤口愈合,将人参皂苷 Rg3 和透明质酸(Gel)水凝胶相结合,既可以利用微环境加速伤口愈合,又可以动态调节和响应伤口微环境的自适应性.

    人参皂苷Rg3水凝胶敷料慢性创口

    基于CiteSpace技术人参保健品的研究现状动态分析

    王璐璐康爽王润欣黄梓骏...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人参保健品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度分析探讨.方法 使用中国知网等检索平台,搜集与人参保健品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采用共现网络分析技术,构建相关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知识图谱,对人参保健品研究进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通过检索和筛选,共得到了 333 篇有关人参保健品研究的中文文献.发文机构以吉林省为主,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发文量较大,作者中林向辉、林晓熙等人发表多篇文献.结论 近年来,人参保健品相关的文献多以人参和保健食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人参保健品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

    CiteSpace人参保健品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

    林下山参与园参单体皂苷的比较

    徐涛高宇杜跃中王明芝...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林下山参与园参单体皂苷的差异,为林下山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液液分散微萃取技术对人参水提取液中人参皂苷进行微萃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人参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用方差分析F检验比较林下山参与园参单体皂苷的差异性.结论 林下山参(参龄 20 年)单体皂苷Rg1、Rb1、Rg3(S/R)与园参存在显著差异,而单体皂苷Re、Rc、Rb2 差异不显著.

    林下山参园参人参皂苷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畲药十二时辰总皂苷的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雷婷赵立蒋畅周春权...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畲药十二时辰总皂苷的有效提取方式,本研究采用了 70%乙醇回流法、70%乙醇浸泡法和 70%乙醇超声法 3 种提取方式,对十二时辰中的总皂苷进行提取,通过HPLC法对提取物中的总皂苷(以齐墩果酸计)等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法的浸出物得率为 24.26%,总皂苷得率为 1.34%;乙醇浸泡法的浸出物得率为20.67%,总皂苷得率为 1.06%;乙醇超声法的浸出物得率为 9.92%,总皂苷得率为 0.96%.乙醇回流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是更为有效的总皂苷提取方法.

    十二时辰总皂苷提取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健脾复胃颗粒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研究

    张燕娣徐竞罗生霞崔永蕾...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和完善健脾复胃颗粒的质量标准,建立健脾复胃颗粒的定性鉴别方法,确保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专属性强、准确可靠等特点,开展了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健脾复胃颗粒中黄芪、浙贝母、茯苓、甘草 4 味中药,确定黄芪、浙贝母、茯苓、甘草 4 味中药的最佳TLC条件.结果 成功建立健脾复胃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在供试品色谱中无阴性干扰,其斑点颜色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色谱图对应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斑点.结论 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有效提高健脾复胃颗粒质量标准,该方法简便、重复性较好.

    健脾复胃颗粒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白金平喘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王瑞鑫刘航宇靳腊李庆杰...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完善和提高白金平喘口服液在医疗机构制剂中的质量标准,确保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专属性强、准确可靠等特点,建立白金平喘口服液的定性鉴别方法,开展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白金平喘口服液中白屈菜、麻黄、百合、款冬花、白鲜皮 5 种药材.结果 成功建立白金平喘口服液中所含以上 5 种药材薄层鉴别方法,在实验样本的色谱中,没有阴性影响存在,而且与对比药品或者对比样本色谱相应部位上的斑点色泽一致.结论 建立的白金平喘口服液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

    医疗机构制剂白金平喘口服液质量标准薄层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