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地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孙天义

双月刊

1003-2398

rwdl@xisu.edu.cn

029-85319374

710061

西安市长安路437号西安外国语大学

人文地理/Journal Human Geogra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专门介绍和研究人文地理学中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述论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社区足球场地布局选址与多情景优化模拟——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

    石金龙李钢赵元吉张昭...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西安市主城区社区、学校和社区足球场等数据资料,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情景分析等方法,探析了社区足球场的多维供给特征和供需关系,并提出优化发展建议.研究发现:①西安市主城区社区足球场涵盖边缘型、相邻型、内含型3种选址类型和多种场地类型,依托公建公营、民建民营、公建民营3种投资运营方式,呈现9种途径融入空间规划建设.②场地数量于2015年始急剧增加,空间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多点分散"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③全域整体上看,社区足球场点分布与社区密度匹配度较低,集中在社区密度中低值区域,存在较多服务盲区,供需匹配效率较低.④综合对比分析城市足球场与社区居民的供需关系,提出"社区足球场精准增建+高校足球场联动开放+中小学足球场动态开放"的优化发展建议.

    城市足球场地布局选址供需关系多情景优化西安

    基于"舞台—互动"视角的城市创意空间生产研究——合肥罍街案例

    李桂莎赵春雨凌善金陆林...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背景下,充分探索城市创意空间生产过程和模式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合肥罍街为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网络点评获取文本和照片数据,结合舞台真实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构建罍街创意空间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旅游介入下的城市创意空间生产过程和模式,剖析游客互动实践促进创意空间再生产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罍街创意空间生产模式是政府与企业自上而下开发和游客自下而上建构的协作模式,开发商通过创意景观和创意活动构建沉浸式的创意舞台表征,游客通过在舞台中的"游览—影像实践—图像叙事—打卡"互动仪式实践解构创意景观,实现自我对创意空间的想象并映射至现实空间,促使创意空间的再生产,研究结果以期为类似城市创意空间生产提供路径参考.

    舞台互动创意空间空间生产罍街

    上书房行走:家空间视野下书房的表征与非表征

    宋佳倪刘培学张建新何家伟...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的地理学是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书房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特定家屋空间值得关注.本研究以空间表征与非表征为视角,深入探讨家空间视野下高校知识分子的书房空间.研究发现,高校知识分子的书房空间以"文化与情怀"为符号表征,并呈现出"暂时性书房"—"准书房"—"独立书房"的阶段性、扩张性空间建构过程,部分出现了"超书房"空间建构;在高校知识分子的空间实践与情感氛围下,书房成为其身份建构下的物质文化空间、记忆怀旧空间以及情感象征空间.情感意义丰富但边界模糊的书房塑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矛盾的"家"空间,本研究将家空间研究延伸向书房微空间,并在中国视角下进一步延伸了"家"的意义与内涵.

    家空间表征非表征书房空间高校知识分子

    滑雪场认知要素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研究——以京张地区为例

    蒋依依徐海滨张旖旎方琰...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在微博抓取的京张地区29家滑雪场的游客评论文本,通过SnowNLP模型和TF-IDF算法分析滑雪场游客情感和认知要素,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究不同认知要素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类型滑雪场的游客积极情感占比最大,中性情感占比最小,且随着滑雪场等级降低,积极情感占比呈下降趋势;场所/地域要素是滑雪场游客最主要的认知要素,而人文和建筑认知最少,其中积极、中性和消极情感游客的主要认知要素分别为活动、场所/地域和设施;不同认知要素对各类滑雪场游客情感的重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对全面理解滑雪场游客认知与情感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滑雪场经营管理策略,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滑雪场滑雪者认知—情感京张随机森林

    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北京为例

    李创新苟文静吴芳
    137-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牌个性作为吸引客源市场到访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但在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愿影响机理的研究方面仍显薄弱.本文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机理与路径.研究发现:①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的假设检验结果验证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愿影响的"评价—情绪—行为"过程.②自我一致性、积极情绪体验和满意度在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中搭建起不同的中介路径,并将"评价—情绪—行为"过程细分为"感知—情绪"路径和"价值—态度"路径.本研究证实了目的地品牌个性会通过积极情绪体验或感知价值影响游客的行为意愿,有效扩展了自我调节态度理论的应用场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目的品牌个性的影响作用研究范畴,且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工作改进与提升提供了相关理论参考及应用新视角.

    品牌个性自我一致性感知价值积极情绪体验满意度

    中国海外移民主体对入境旅游影响的多元差异研究

    郑鹏赵月光刘壮席建超...
    14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和新兴旅游目的地国,其海外移民具有融通中外、连接东西的优势,已然成为推动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主体.本文以中国海外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2010-2019年全球6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海外移民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多元差异.结果表明:①中国海外移民显著促进了入境旅游发展,中国海外移民规模越大,对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越显著.②移民国属性和旅游者特征使得中国海外移民对入境旅游的影响表现出显著非对称性.③中国海外移民在高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产业实力的移民国,更易发挥影响力,推动入境旅游发展.④中国海外移民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发挥的旅游影响力存在差异.本研究尝试"以人为媒",探讨海外移民对入境旅游影响的多元差异,客观解读其多元关系,为促进国际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海外移民入境旅游双向固定效应多元差异

    "人—忆—场":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内在机理研究

    任莉莉刘民坤邓小桂梁连健...
    16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夜间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如何深度融入夜间旅游"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游客感知的微观视角,以典型夜间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的方法进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过程是通过场景营造、主客互动、具身体验等方面构成的,但这一过程受"文化属性"的约束,最终生成记忆联结和文化内化.②"人""忆""场"是推动文化深度融入夜间旅游的核心三要素.③"脱嵌""嵌入""融入"是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三种状态,并建构出三状态模型,而主客互动质量是进一步检验其融入程度的"标尺",且影响着游客的具身体验效果.④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联结点是"忆",最终目标是文化内化,本质是实现"情感共鸣",有益于拓展游客旅游的深度与广度,让游客在"热闹"之后有所得.

    文旅融合夜间旅游内在机理人—忆—场

    "双碳"目标下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影响路径研究——基于SEM和fsQCA混合方法分析

    马嘉遥李九全常芳
    17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下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整合了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并在传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乡村游客低碳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多元路径.研究发现:①八种内生性因素促成了五大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路径类型.其中,低碳价值观、低碳旅游认知、道德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条件都存在的路径,最容易触发乡村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②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构成了低碳旅游行为产生的充分条件,而低碳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则是四个必要条件;③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态度显著正向影响乡村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低碳旅游认知显著正向影响道德规范,利己价值观显著反向影响责任归因,道德规范不能直接影响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④责任归因难以驱动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

    环境责任行为低碳旅游行为低碳价值观影响路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旅游具身体验质量的量表开发与验证

    潘莉任文顾方睿哲
    18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审视游客出行感受,还是提升行业服务品质,旅游体验的优劣评价都是一个重要依据.然而,旅游体验的身心在场与情境交互特性导致其科学测量问题尚未得到较好解决.鉴于此,文章依据具身理论阐释旅游具身体验质量的内涵,通过严格遵循量表开发流程,采用理论演绎、文本分析、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发出一份可靠有效的具身体验质量量表.21个问项归入6个维度,分别是:身体层面的强化的感官体验、交互的感官体验与整体的身体体验,场景组织层面的具身感觉性,以及情绪情感层面的情感升华与惊喜之情.本文为旅游体验评价提供新的测量工具,相关结论将为目的地创设特定场景以满足游客具身体验需求提供思路借鉴.

    具身性具身认知旅游具身体验质量旅游体验量表开发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四届国土空间规划青年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

    殷江滨郝庆秦萧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