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之友
人文之友

半月刊

人文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马赛克镶嵌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志书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马赛克镶嵌壁画是西方一种古老的镶嵌工艺,其独特的材质及镶嵌语言的魅力,此工艺一直延续至今,近几年通过艺术院校和社会组织力量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大部分都设有壁画专业及开设马赛克镶嵌课程。本文通过对传统马赛克镶嵌壁画技法的教学和运用,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对马赛克镶嵌壁画传统工艺的认识和材料的运用。

    传统马赛克镶嵌技法教学壁画

    中国书法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探讨

    崔言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方式,让它发挥最大作用培育德才是目前国内教育界重视探讨的一个课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国家和教育界极力推广使其融入教育从而实现更好的育人目的。而书法作为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之一,历经千年沉淀,从其多方面特质看,有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也恰是国家极其重视推广的文化。如此课程思政与书法的结合显得很有必要,且有着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中国书法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研究发现,目前国内也存在着像书法师资队伍极度短缺、传统书法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不高和部分学生未认真对待等问题,而这不能只需学校单个的努力,也需学生、社会媒体和国家的配合,从而有效推进书法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以此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推动书法文化的发展。

    中国书法文化育人课程思政

    "金课"导向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

    李畅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11月,国家正式提出了建设"金课"的要求,明确以"两性一度"作为衡量金课的标准。本文通过研究当前高校进行混合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案例,进行了以"金课"为标准的如何进行会计学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的初步探讨,结合笔者自己在制作线上教学视频时的实践体会,总结了在有限预算的制约下筛选线上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资料、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及"金课"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金课混合式教学会计学原理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分析

    陈燕娟蔡舟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环境的不断转变,高职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学活动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相挂钩,在进行学生的培养时,需要将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进行教育时,以丰富生动的形式进行展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方面的敬业精神,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为国家奉献的重要性。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财富,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大胆革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采用理论知识以及经典案例等方式,对于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借此保障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能够将自身的工匠精神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教学活动思政教育

    微课和慕课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吴宪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慕课和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线上与线下两种资源、两种手段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让教师充分发挥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本文主要探究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模式与应用策略。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应用策略

    浅谈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自信培养

    胡馨元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密码",大学生是未来国家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建设者,而大学英语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英语的学习传播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形成文化自信。作为中外沟通的桥梁--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是现代大学英语学习的又一个重要使命。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融入中国优秀文化教育,是提升中国学子文化自信和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所在。

    大学英语学习文化自信培养

    谈新时代思政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大学生思政公开课为视角

    曾晓芳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如何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一位思政教师探讨的课题。笔者以大学生思政公开课为视角进行研究,提高思政课堂效果。

    新时代思政课堂教学大学生思政公开课提高效果

    "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赵燕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当代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支撑。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环境下,高等学校的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升教学与科研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掌握和理解互联网的一个最为基础,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的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内容,不断跟进教学的技术,以网络新技术的特点来进行实践的教学,利用线上加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完成课程改革,能够高效的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应策略。

    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经管类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课程研究——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为例

    麦素欢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理念的独立学院,跨专业综合实习不仅是经济管理类院校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实训教学,更是经济管理类院校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如何根据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合理安排综合实践课程,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从学校向社会工作的过渡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教学组织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计研究

    李杰段杰许彩兰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将有利于发现现行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让职业院校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达到良性发展的目的。从管理角度讲,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能促进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各个部门更好地协调、规范化地管理和运行,对学校管理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