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朱海林李晓芬陆小猛黄浩宇...
    375-382,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聚氯氰、正辛胺、2-巯基苯并噻唑(MBT)和氨基乙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OMT),并采用ESI-MS、1H 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COMT在3.5%NaC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其在3.5%NaCl溶液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与MBT相比,COMT对碳钢具有更好的缓蚀性能,当缓蚀剂浓度为4 mmol/L时,COMT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84.65%,而同等条件下MBT对碳钢的缓蚀率仅为40.63%.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COMT结构中疏水链、亲水基以及三嗪环的引入增强了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能力,这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碳钢缓蚀性能

    化妆品植物原料(Ⅲ)——在保湿化妆品中的研究与开发

    张雨彤宋阳吴华金建明...
    383-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保湿是护肤的基础.人体自身的天然保湿屏障角质层和真皮层对皮肤保湿和储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外源性保湿方法也可以达到皮肤保湿的效果.许多植物提取物对皮肤有明显的水合和保湿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皮肤表皮和真皮的保湿机理以及保湿方法,主要介绍化妆品中植物提取物的天然保湿成分,主要为植物多糖、油、三萜皂苷、甾体皂苷、黄酮和多酚.植物提取物的保湿机制根据其成分结构有所不同:植物提取物中的水溶性保湿成分主要通过羟基或酚羟基的氢键作用吸收和保持水分,它们对水的不同结合能力从而影响皮肤的水合能力;而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保持水分,防止皮肤干燥.除了保湿作用,许多植物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在化妆品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植物提取物的天然保湿成分的详细阐述,以期为植物原料更好地应用到保湿化妆品中提供借鉴.

    植物提取物保湿剂化妆品

    EGCG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透皮性能研究

    陈凤凤曹振大梁蓉
    390-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边缘活化剂修饰EGCG脂质体,以粒径、包封率和产率为指标,考察边缘活化剂种类和添加量对EGCG柔性脂质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以Tween 80为边缘活化剂,添加量为50%(占卵磷脂质量比)时,粒径、包封率、产率较优,分别为(77.8±1.40)nm、85.18%±1.22%、96.77%±1.47%.进一步通过皮肤渗透实验证明,EGCG柔性脂质体拥有比脂质体更好的透皮效果,24 h透皮含量为21.13μg/cm2,明显高于EGCG脂质体,此结果与荧光显微镜观察的结果一致.最终储藏稳定性实验表明,相比EGCG脂质体,EGCG柔性脂质体稳定性更佳,4℃避光保存60 d保留率高达88.24%.

    EGCG柔性脂质体透皮运输稳定性

    常用表面活性剂对唾液链球菌与食窦魏斯氏口腔益生菌的影响

    王雁雯王亚静赵鑫高迪...
    396-40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PEG-40氢化蓖麻油(RH-40)、PEG-60氢化蓖麻油(RH-6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月桂酰肌氨酸钠(LS-97)、椰油酰甘氨酸钠(AK-30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6种口腔护理产品常用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以食窦魏斯氏菌和唾液链球菌为实验益生菌菌株,探究不同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对口腔益生菌生长的影响.改良牛津杯法结果表明,益生菌对质量浓度10 g/L的6种表面活性剂均敏感;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口腔益生菌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0.078 g/L的RH-60,质量浓度≤0.156 g/L的RH-40对益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0.156~0.625 g/L的RH-60,0.02 g/L的CAB-35,质量浓度≤0.039 g/L的LS-97、AK-301对益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而质量浓度≥0.313 g/L的SDS、LS-97、AK-301,质量浓度≥1.25 g/L的CAB-35则完全抑制益生菌的生长.质量浓度>0.156 g/L的RH-60、RH-40比相同质量浓度其余表面活性剂对益生菌的抑制作用弱.低质量浓度的AK-301、CAB-35、LS-97,各质量浓度RH-60、RH-40可优先考虑应用于口腔清洁护理产品中.

    表面活性剂食窦魏斯氏菌唾液链球菌益生菌时间-生长曲线

    不同烷基链长Janus g-C3N4的乳化性能及光催化应用

    郭晓萍张昊高娜张瑞琴...
    402-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石蜡-水乳液界面,使用不同烷基链长的溴代烃对纳米石墨相氮化碳(g-C3N4)单侧接枝改性得到了一系列Janus g-C3N4,用XRD、UV-vis、FT-IR、SEM等进行表征,荧光显微镜、接触角测试其乳化性能,苯甲醇光催化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用C4、C8、C12和C16改性的Janus g-C3N4中,以C12接枝的Janus催化剂(JCN-12)乳化性能最好、接触角相对较大(75°)且光催化性能最好,在苯甲醇/水(1 mL/1.5 mL)与20 mg催化剂的高浓度乳液中苯甲醇转化率为68%(选择性>99%),反应中超氧自由基(·O-2)起主要作用,其次为·OH和空穴(h+).该催化剂易分离回收、使用5次性能稳定,亦可拓至其他苄醇氧化.

    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苯甲醇氧化

    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稳定性的条件和机理——多元醇的作用

    汤小芹陈明华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4种多元醇(甘油、丁二醇、聚乙二醇400和二丙二醇)对以椰油酰基甘氨酸钾为主表的结晶型洁面膏稳定性的影响及机理.小角度衍射SAXS数据显示,椰油酰基甘氨酸/钾在纯水中可形成层状液晶结构,甘油的加入可使层状液晶结构的层间距增加,使产品微观结构往层间距更宽的层状液晶结构转变.二丙二醇的加入,未发现明显的层间距增加情况.PEG-400的加入,层状液晶结构发生破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数据结果表明,多元醇的加入可提高产品的结膏温度,对结膏温度的影响依次表现为:丁二醇>甘油>PEG-400>二丙二醇.其中甘油体系中结晶产生的放热峰最干净、尖锐,而丁二醇体系放热峰最平坦不规则,证明了椰油酰基甘氨酸/钾在甘油体系中形成的结晶颗粒最均匀细腻.因此甘油可促进体系形成更加稳定的层状凝胶相与均匀细腻的固体结晶,二者稳定共存,保证了以椰油酰甘氨酸钾为主表的结晶型洁面膏产品的稳定性.

    椰油酰基甘氨酸钾多元醇层状液晶稳定性

    月桂酰基赖氨酸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研究

    何怡静许虎君
    413-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月桂酰基赖氨酸(LL)稳定W/O型Pickering乳液的效果,以月桂酰氯和赖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LL,探究了温度对颗粒尺寸的影响,以LL为颗粒乳化剂,制备Pickering乳液,探讨了均质速率、乳化温度、颗粒质量分数和油水体积比对乳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LL在最佳结晶温度下的粒径为(1347.4±156.9)nm,LL的接触角为145.8°;较优的Pickering乳液制备条件是均质速率为11000 r/min,乳化温度为20℃,颗粒质量分数为2%,油水体积比为5:5,此条件下制备的乳液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月桂酰基赖氨酸结晶Pickering乳液

    党参复方提取物的活性及洗发液制备与质量研究

    贾颖赵婧萧猷勤
    42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党参复方提取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研制了一款中药复方洗发液.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党参复方总黄酮含量;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党参复方的抗氧化能力;筛选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基本配方,依据GB/T 29679-2013《洗发液、洗发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党参复方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得率为8.32%;抗氧化试验表明党参复方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在一定范围随着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性能评价表明制备的洗发液符合国家标准.党参复方洗发液是一款成分安全、抗氧化能力强、稳定性好的产品.

    党参复方中药洗发液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抗氧化

    温敏性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铵盐制备及性质研究

    钟国媛张黎明胡冬敏彭化南...
    428-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均聚物,利用溴化苄对PDMAEMA进行季铵化得到一系列不同季铵化程度的PDMAEMA季铵盐.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表面张力测试、动态光散射和Zeta电位对产物进行表征和性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DMAEMA和聚季铵盐,芳基季铵化的PDMAEMA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在25 g/L质量浓度下季铵化程度对其表面张力值影响不大.季铵化后的聚合物粒子流体力学直径变大.随季铵化程度增加,PDMAEMA季铵盐的温敏性逐渐消失.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铵盐温敏性表面活性

    汤原温泉水联合甘草酸二钾抗炎舒敏功效的研究

    乔武贾霆涵陆静贺来健...
    433-437,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角质形成细胞和3D重组人表皮模型构建炎症和过敏模型,验证汤原温泉水(HW)联合甘草酸二钾(DG)的抗炎和舒敏功效.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DG安全作用浓度为100 μmol/L,HW使用浓度为1%.抗炎方面,1%HW联合100 μmol/L DG对炎症因子复合物诱导活化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率为56%.在炎症因子复合物诱导的重组人表皮模型中,HW联合DG有效降低白介素1α(IL-1α)和白介素6(IL-6)分泌水平.舒敏方面,HW联合DG能够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水平并下调辣椒素受体(TRPV1)与环氧合酶(COX-2)mRNA表达.

    人重组表皮模型汤原温泉水甘草酸二钾抗炎舒敏